分卷阅读176
手, 只是摇头叹气。 顾软软沉默坐在一侧, 垂头看着自己腰带上的紫藤花,这紫藤花绣的极为漂亮,栩栩如生,指尖抚过藤蔓,杏眸有些黯然,早就不期待刘氏了,可是,心里也有些难过, 也想和爹一样,问问她。 为什么呢? 为什么就那么在意刘家呢,在意到连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枉顾的地步,非要挑在自己最期待最高兴的一天么。 手背忽然覆上了一只有些肉的小手,抬眼看去, 是顾怀月,顾怀月已经十三了,今天发生的的事她也知道,她也很明白,若是没人拦住刘枣,就任由她这么闯了进来,哪怕她什么都不做,那一身的破烂也足够村民的谈资了,好好一场定亲宴沾了晦气,喜气自然就没了。 也不知道如何劝慰顾软软,因为自己也和爹一样,想问问她,她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怎么就是转不过来弯呢? 只得红着眼拉着顾软软的手,无声的安慰她。 顾软软抿唇对着她笑了笑,唇角难掩苦涩。 “怀月。” 无声的堂屋中,顾怀陵忽然出声。 “在。” 顾怀月抬眼看向顾怀陵,顾怀陵也在看着她,看着她尚显稚嫩的眉眼,勉强笑了笑,眸中满是愧疚,“我本来想着,至少等你出嫁以后再说。” 没了母亲的姑娘,议亲时难免被人拿着说道,软软已经有了将来,俞叔和惊澜也不会在意,只有怀月,她还有两年才及笄。本来想着,把她带去芙蓉城,这期间和娘少些来往,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谁知道,有爹看着,她还是能闹出这般波折。 一家人,如何做到千日防贼? 根本防不胜防,她根本就不知道悔改如何写,心性早就定了,掰不回来了。 闭眼,长长舒了一口气,再睁眼时,所有犹豫挣扎都收进了心底,看着怀月不解的眼,微微一笑,“放心,以后有大哥。” 我会为你寻一门好亲事的。 顾怀月没听懂顾怀陵话里暗藏的意思,顾二叔和姜氏懂了,两人对望一眼,也没多意外怀陵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毕竟,是她不对在先,而且这么多年了,完全没有改变。 只是――― ‘不可以。’ 顾软软一把拉住顾怀陵的手,让他扭头看着自己,快速道:‘这事不能你来说,你在读书,你将来还要科考,你不能背上忤逆不孝的名声。’ ‘我来说。’ ‘我是出嫁的女儿,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这事不能你来。’ 除非顾父想通自己提出,但哪怕顾怀陵是在一旁规劝,将来一旦被别人知道,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一顶不孝的帽子是压的死死的,读书人的名声不能毁。 “你放心。”顾怀陵先轻声安抚了一句后才缓缓道:“我的名声,爹比我还在意,他不会让别人知道的。” ‘那也不行。’ 顾软软坚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可以。’ ‘你不要说,我来说。’ “软软―――” “咳!” 两兄妹正争执之时,姜氏猛的咳了一声,兄妹回头,就见顾父正垂眼跨进了门槛,眼睛还有些红,整个人看起来很是萎靡不振。 ‘爹。’ 顾软软抢先一步站了起来,顾怀陵伸手去拉她,也跟着站了起来,“爹,我有事跟你说。” “说什么?” 顾父抬眼看着齐齐站起来盯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声音有些沙哑,两兄妹谁也不让,都马上要开口,却见门口又来了一个人,来的是俞凛,手里拿了一封信。 顾父回身,见来的是叶家人,勉强笑道:“可是有什么事?” 俞凛摇头,双手将信呈给顾父,“这是家主给您的信。” 俞凛送完信就走了,顾父一脸不解,就在不远处的厢房歇着,如何还要写信?顾父也不认识字,将信递给顾怀陵,“你来念念。” 其他人也都围了上来。 顾怀陵将信打开,刚看到字迹就顿了顿,顾软软探头去瞧,也跟着抿了抿唇,这哪里是俞叔叔的信,这分明是叶惊澜的字迹。 顾怀陵顾软软知道这是叶惊澜写的,但其他人都不知道,都以为是俞墨有什么要紧事说,顾怀陵一目十行的将信看了一遍,“俞叔叔给您讲了个故事。” “故事?”顾父不明白,“讲什么故事?” “您先坐。” 顾怀陵扶着顾父坐在椅子上,又让顾二叔和姜氏都坐下了,回头给了顾软软一个放心的眼神,同样看完信的顾软软也不和他争了,安静坐在一边。 这件事“俞叔叔”以一个外人的身份从旁提点是最好不过的了。 顾怀陵这才朗声道:“俞叔叔说,这是他在京城见到的真事。” “说是一寒门子弟十年寒窗终于金榜题名,入了翰林院为官。” “十年苦读终于有了回报,这本是好事,只是翰林清贵,本没什么银钱,够他自己活罢了,只是乡亲们不知道,都认为他出头了,在京城当了大官了,有能耐了,就该把爹娘和家中兄弟姐妹接到京城去享大福才是。” “胡闹!” 听到这,顾父就训斥出声,他虽是农家汉子,但因儿子一直在念书,勉强也知道科举,和科举之后会经历的事情,“翰林清廉,最重名声,他的例银能养活他自己就不错了,如何还养得起一家人?” 而且京城宅子贵,自己一直节约至此,就是想着将来怀陵去了京城,能给他买个小宅子,也有了落脚的地方,那信里的一家子人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情况?不说帮衬,还跑去添乱? “确实是养不起的。” 顾怀陵点头。 “只是他家里,爹娘懦弱,尤其是她娘,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本来他家中姊妹也算和睦,就算到了京城,也不会给他添什么大麻烦,只可惜,不仅他家中亲人,他娘还把娘家的两个侄儿也带去了京城。” 说到这,顾父神情一顿,显然察觉到了这故事背后的深意,顾怀陵若无其事继续道:“他娘娘家那两个侄儿,说是去跟着哥哥念书,其实就是在京城玩耍,没钱了就跟他娘要,他娘的私房都给了那两个侄儿。” “后来实在没法子,侄儿逼她,她就去逼自己儿子。” 顾怀陵看着顾父微微紧缩的瞳孔,缓缓道:“那人是个孝顺的,亲娘哭求,他就想方设法去敛钱,不出两年就被查到贪污受贿,一身官服丢了,还判了流放,更有子孙三代不能入仕。” 顾父已经彻底明白了,这哪里是在说故事,这是在给自己讲道理。明明是别人的故事,顾父却忍不住代入自家,若是怀陵有朝一日当了京官,哪怕自己压着刘氏不去京城添乱,但刘家人不会借着怀陵的名头在家里生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