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噩耗
书迷正在阅读: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影视穿越大反派:开局暴捶易小川、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从太监到皇帝、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之大贤良师、穿越之傻皇帝、数风流人物、我们的时代:至死不渝
敲定了井陉关的驻守部队之后,王镡、李肃杰和张耕黍三人就开始商讨雁门郡、汾川郡和上党郡的防务。 尤其是上党郡,此郡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境内主要有长子盆地和长平盆地。 “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为“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上党郡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东部以太行山与冀州为界、西部依霍山和盐山与河东郡接壤。 在三人眼中,上党郡算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且河内郡已经被雍国占据,壶口关的防御地位下降了许多,而第三师完全可以在据守这块形胜之地的同时,进行发展,招募士卒。 而第二师,理所当然地被分派到了雁门郡,这里连通冀州、幽州和草原,是并州重要的马匹来源地,军都陉和飞狐陉是第二师的防御重点。 一个师防守一个郡,在加上郡兵和乡兵,每个师帅能够指挥的兵马,已经超过了三万人。并州狼骑旅和先登死士旅被收为并州军直属,大锤和铁塔这两个哼哈二将重新回到了王镡的直接指挥下,两人非常的高兴。 两个旅的员额被重新规定为五千多人,王镡决定进行精简,这一万多人就是并州军的机动兵力,哪里有危险就去哪里支援。 王镡、李肃杰和张耕黍三人在樯槔城忙里忙外了近一个月,却依然没有等来酆鄗朝廷派来的官员。这样的情况真的很少见,三人从来都没偶遇到过这种事情。 这一日,三人正常地来到了汾川郡守府正堂内,正在打算正常办公,却看到王湔急匆匆地进来,手中还有一个竹筒,上面的筒盖被涂成了红色,这代表着竹筒中的情报万分紧急。 王镡接过竹筒,拆开封盖,抽出里面的绢帛,就开始看了起来,李肃杰和张耕黍两人也凑了过来,三个脑袋看到上面的情报,倒吸了一口冷气。 上面写的很清楚,大雍皇帝秦恒在半个月前驾崩了。如今酆鄗朝廷内已经混乱不休,各个派系的大臣都有自己支持的皇子。 废太子秦瞌在弘农王府召集了旧部,迅速成了酆鄗城内势力最大的一派,同时三皇子秦睦同五皇子秦瞬联起手来,共同抗衡这秦瞌。但是在这两股势力明争暗斗的时候,以二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为首的一个联合派系悄然崛起,一举将其他两个派系给击败了。 废太子秦瞌,带着残兵败将向西退到了凉州,而三皇子则带着五皇子退往了巴蜀。二皇子秦省则在酆鄗朝廷中文武百官的高呼声中,继承了皇位。 但是这个结果显然并不被大皇子和三皇子认可,秦瞌直接在凉州汣湶郡福禄县城登基称帝。老三秦睦则在益州蜀郡蓉城登基称帝。 至此,整个大雍被分裂成了三分,凉州、巴蜀和关中,而并州因为是新近归附的地方,在很多事情上同这三部分是大不相同的。 首先因为当年大雍只占领了并州的河东郡、朔方郡、云中郡和临沃郡,各方势力纷乱复杂,河东郡是二皇子的封地,二皇子登基称帝,河东郡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归附了过去,同时还带来了一个蔺河郡。 朔方郡情况特殊,郡守是朔方侯张松奇,在背景上,天然的就是巴蜀一派,毕竟是三皇子的舅舅。但是因为张松奇一直都反对三皇子求取自己的女儿,两人的关系反而不好。m. 云中郡和临沃郡就不用说了,是征北军的底盘,秦恪的立场站在谁那边,这两郡就站在谁那边。 而作为并州军管辖的雁门郡、汾川郡和上党郡,则并没有特别的倾向,因为王镡等人也才刚刚知道朝廷的变故。 王镡是真的没有想到,这本来好好的一个大雍,如今却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地步。王镡对王湔说道:“去,把第五候叫来。” “喏!” 不一会儿,第五候就来了,他先是对三人躬身行礼。 王镡摆摆手,说道:“礼节什么的就先放一边吧,说说西域、草原、高原和中原的情况。” 第五候点头表示明白,他先从西域说起来了:“将军,西域那边的蒲莎国如今正陷入激烈的内斗中,能够继承王位的王子基本上都下场参与了夺取储位的争斗,蒲莎王如今还稳坐钓鱼台,可是蒲莎国因为诸位王子的争斗,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中。大雍发生的变故,蒲莎国暂时无法顾及。” 王镡接着问道:“高原呢?” 王镡之所以关注高原,是因为那里是羌族的底盘,他们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体制的国家,叫旄羝国,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羌族的历史十分悠久,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牧羊著称于世。 羌族本来是中原对居住在中原西边的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最初,羌族分布在河西走廊之南,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之西的广大地区。以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为活动中心。 夏朝的时候,羌族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留居黄河以南,被封为许多方国。 商朝的时候,羌族作为他的“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 羌族大都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少数人从事农业生产。 周朝时,羌族中的一支“姜”与周朝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一时期有大量的羌人融入中原。 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其疆域居于秦国北部,面积是秦国的数倍,实力雄厚,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进行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战争。 秦国强大以后,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很多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融合。 而拒绝融入秦国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 位面之子东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之后,因为东汉都城东迁到了洛阳,对关中陇右的掌控力不足,所以大量羌人向东迁徙,占据了原本的汉人故地。而且迁徙频繁,于是便有了“东羌”“西羌”之说。西羌仍是原来意义上居甘肃陇右地区、青海湟水河谷、河西走廊之南、洮岷二州之西广大地区的羌人,而东羌则指内迁到安定(今陕北榆林)、上郡(今宁夏固原)、北地(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的羌人。 汉朝对边郡的羌民的管理很粗暴,虽不纳入编户,但设官置尉严加管理,官吏对待羌族豪酋和民众任意欺压榨取,大肆侵夺其耕地和牧场,甚至滥加屠杀,致使羌民起义连绵不断,严重地削弱了东汉的实力。 三国时,魏、蜀、吴为扩充地盘和势力,把羌人作为争夺和利用的对象,羌人亦不堪压迫奋起反抗。 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豪帅拥众割据,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三十三年。之后,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一百四十多年,显赫一时。 到了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羌人中的党项一族建立西夏国,其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与宋金对峙百余年,这一时期也是羌族最后的高光时刻。 第五候翻了翻自己的小本子,就汇报道:“将军,羌族好像已经同三皇子结盟了,他们并没有对巴蜀产生威胁,反而两地边境非常的热闹。巴蜀的特产经过茶马道进入高原,而高原盛产的盐和战马则被输送进入了巴蜀。” 王镡听到这个情报,摩挲着下巴,饶有兴趣的对李肃杰和张耕黍说道:“这位三皇子的能量不小啊,能够让桀骜不驯的旄羝人同他共进退,应该许诺了不小的报酬。” 第五候接着汇报草原的情况,如今东西獯鬻互相之间攻伐不断,而草原的动荡,也滋生了一大批的野心家。他们本来都是獯鬻可汗的仆属,无偿地为獯鬻提供各种资源:牛羊、马匹、粮草等,甚至还有貂皮、熊皮等贵重物品。 但是如今草原动荡,强则强,弱则亡,野心家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东西獯鬻的可汗和单于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草原上已经崛起了好几支大部落,他们对自己的威胁丝毫不比自己的同族小。 接下来就是中原,中原各国对于大雍的分裂都是拍手叫好的,尤其是同大雍接壤的几个国家。冀国实力大减,所以他没什么实质性的动作。豫国刚刚被揍完,正想着复仇呢,所以跳的很欢实。荆国则同巴蜀接触,打算插一脚。木原十二钺的大雍一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