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大贤良师在线阅读 - 第233章 荀彧荀攸

第233章 荀彧荀攸

    却听荀爽又道:“不仅你与公达要出仕,我还会安排你兄长荀谌、荀悦至兖州。还有荀衍、荀棐至豫州。”

    荀彧眉头皱了皱:“叔父,大汉已然危及存亡至此了么?”

    荀爽欣然点头,不愧是我荀家第三代翘楚,一下就看出我的用意。

    只不过他心地太过纯良耿直,不似第四代中公达之机谋权变。

    所以他有时跳不出禁锢自己的心牢,对大势之透彻与顺应,要较公达略差了一筹。

    “原本以大汉之现状,虽然内忧外患,却并未伤及世家根本。各世家终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出头,甚至会竭力维持一段时间。”

    “只要不是朝廷遭到滔天浩劫而失其鹿,各世家顶多割据以待,并没有借口开始逐鹿。”

    “但冀州的纸和书一出,各世家哪还坐得住?”

    荀彧闻言,顿时明白了,刀剑顶着胸口,哪怕世家是头猪,也得扑腾几下。

    何况他们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狼!

    若不能将造纸术与这神奇的制书技术搞到手中,并加以控制,他们便会想办法将其毁灭!

    而无论想达成哪种目的,都只有唯一解法——攻打冀州。

    并且各世家已经有了这个实力,冀州虽强,却在幽、并、青、兖四州包围之下,徐、豫、扬三州也可跨州相助。

    难怪当初各世家支持将冀州割据给东方帅以解洛阳之围。

    他们是将冀州当成了羊来养,而他们就在这只羊的周围悄悄磨刀。

    或许当初他们没料到这只羊脱掉皮之后会变成一只老虎,随便亮亮爪子都能危及到他们的命。

    但那又如何?

    虎再猛,也架不住群狼。

    只是大汉,却已经不住折腾。

    鹿失,则群雄起。

    荀氏哪怕是诗书世家,也不得不面临选择。

    坐,只能是待毙。

    荀彧顿时满面凄然,长叹了一口气。

    沉默半晌,方才又问道:“叔父是看好冀州?”

    荀爽却反问道:“你还记得在书院就读的单福么?”

    “嗯,当然记得。单福聪慧无比,尤其在谋略军筹方面,不在书院任何人之下,得以被叔父亲自授业。他不是回老家去了么?”

    荀爽呵呵一笑:“文若或许不知他本名,姓徐,名庶,字元直。”

    荀彧一惊:“什么?他就是冀州兵部尚书徐庶?”

    “没错。元直至冀州后,一直与我有书信往来,对冀州政事军事皆与我有过许多探讨。我方才问你如何看待冀州牧,你说的只是表象。”

    荀爽自案几后的暗格中取出一叠书信:“这是我整理过的一些东西,你不妨拿回去看看,再做决定。”

    “是!”荀彧双手接过书信。

    “亦可与公达探讨下,却勿得再与第三人看见。”

    “侄儿记住了。”

    荀彧回到房中,将信一封封拜读。

    里面有一些冀州治理的过程及现状,也有徐庶写的一些东方帅言论。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官的虐待百姓就是不孝......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屁股......

    汉人在,大汉就在,与皇帝姓什么有何关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管他什么道德大义,对胡人,就得以牙还牙,除非你有将狼感化成猫的口才。

    ......

    总共有二十多封信,据徐庶信中所言,有些是东方帅在公开场合讲过的话,有些是他偷偷记下来的话。

    有些很有深度,有些说得粗鄙不堪,却又态度鲜明。

    有些荀彧认可,有些引起他的深思,令他有了些动摇。

    汉人在,大汉就在......这句大逆不道的话,荀彧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反驳。

    一夜未眠,荀彧一大早便匆匆找上了荀攸。

    “见过叔父!”荀攸行了一礼。

    虽然比这叔父大了六岁,但礼不可废。

    况且叔父之才,足以令侄儿折服。

    荀彧一把将荀攸拉进书房,将书信塞到他手上。

    荀攸仔细看了一遍,笑道:“这个冀州牧还有些意思呀,我还真想快点见到他。”

    荀爽昨天便已经知会了荀攸,让他与荀彧一同去冀州的事。

    “说重点。”荀彧瞪了他一眼。

    荀攸微微一笑,知道这个小叔父的性格。

    “叔父,《尚书》有一句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合冀州牧之意。叔父何必舍民之本而计较邦之末?”

    荀彧一愣,又陷入沉思。

    荀攸知道叔父但凡一事未想通,便寝食不安,劝道:“叔父,此时还未到危邦之时,不如想想是否要去冀州。若过去,又将如何破局。”

    荀彧顿时醒悟:“对,还未到危邦之时。就算真有那日,或者亦能劝说危邦之人效周公还政,以成美名。”

    荀攸心中暗叹,却没再继续劝说。

    在绝对权力诱惑之下,美名算个屁!

    再说了,君临天下与美名又不冲突。

    到时再看吧,希望叔父能想通。

    两人商议了一整日,决定尽快北上,好赶在常山书院开学之日,见证下令天下称奇的全免费书院是如何运作的。

    -

    袁家。

    袁逢、袁隗、曹嵩、司马防、杨彪及十余名世家之主齐聚一堂。

    这种盛世,还是上一次谋划分取大汉十三州的时候才有过。

    只不过这次众人都面色凝重,各人面前放着一些冀州出品的纸和书。

    “诸位有办法做出同样的东西来吗?”袁逢问道。

    杨彪摇头道:“纸是做不出来的,哪怕是宫里的将作监也没有办法。不过这书倒是有人觉得是雕板印上去的。”

    袁隗道:“不可能,那样得费多少人工?只怕成本都是甄家所卖书的十倍不只。”

    片刻后,袁逢道:“行了,不纠结此事了。反正一定要想办法拿下冀州,将甄家工坊占据。大家先想想如何做吧。”wap.

    杨彪道:“先得师出有名。”

    “嗯,那是必须的,只是这个名如何来?”

    司马防道:“不如让丁原与刘虞先出兵讨要两郡之地,若那东方小儿敢反抗,便以造反的罪名,聚各州之兵镇压。”

    袁逢点了点头:“好主意!”蚂蚁不敢闲的三国之大贤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