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秃笔三国在线阅读 - 第144章 巧遇司马徽

第144章 巧遇司马徽

    刘备跃马过了檀溪之后,想起刚才的卢马的神奇表现,有一种做梦般的不真实感。

    “如此宽阔之涧,竟能一跃而过,莫非真有天意注定?”他伸手摸了摸的卢马的鬃毛,自言自语道。

    就这样一路往西南方向行去,襄阳城巨大的城郭终于渐渐消失不见,刘备在马上辨认了一下方向,决定绕过襄阳,从南漳方向返回新野。

    这时日头即将西沉,暮色渐起。

    他遥望四周想要看看有没有村庄一类,恰好看见前方的乡间小路上,一头老牛缓缓走来,牛背上还骑着一个十来岁年纪的牧童。

    牧童的手里把玩着一把竹制的短笛,稍后被他横在唇间吹响,笛声清亮而悠扬。

    乡野之间、日落之际,一头老牛和一个吹笛的牧童,这一幕宛如水墨构成的画面,平淡而又写意。

    刘备目睹这一幕,想起半生沉沦官场、勾心斗角的往事,忍不住大生感慨:“吾不如此幼子惬意也!”

    老牛载着牧童慢慢接近,刘备便勒马让在了道边,等这一人一牛先过。

    谁知老牛来到面前,牛背上牧童突然收住了笛声,对着刘备上下打量几眼后,老气横秋地问了一句:“将军莫非是大破黄巾的刘玄德?”

    刘备大奇,忍不住问道:“汝不过是个偏僻村庄的小童,怎会知道吾之姓字?”

    牧童摇摇头:“其实我并不认识阁下,只因常在师父身边服侍,经常有客来访,他们总会说起有一人名叫刘玄德,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光能自视其耳,乃是当世之英雄。我看将军的长相,与话中所说一模一样,因此才会问起。”

    刘备顿时好奇道:“汝师何人也?”

    那牧童露出一脸的自豪:“吾师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氏,道号‘水镜先生’。”

    刘备又问:“你说常有客来访,又常常会说起我,请问你师父都与谁为友?”

    牧童倒是有问必答:“与我师父来往最密者,一个是襄阳的庞德公、另一个则是庞统。”

    刘备从来没听过这两人的名字,于是追问道:“你口中的庞德公与庞统,究竟是什么人?”

    牧童嘻嘻一笑,竟然很是健谈:“此二人乃是叔侄,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小俺师父五岁。某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恰好庞统来访,就坐在树下与我师父高谈阔论,一直说了大半天也不觉得疲倦。吾师甚爱庞统,称之为弟。”

    刘备被这小童说得大起兴趣,忍不住问道:“汝师现居何处?”.

    牧童伸手遥遥一指:“就在前面林中,便是我师父的庄院。”

    刘备呵呵一笑,和颜悦色地说道:“吾正是刘玄德,不妨引我去拜见一下你的师父。”

    牧童拍手笑道:“好啊好啊,师父若是知道刘玄德来访,必定欢喜。”

    于是就带着刘备往前方的树林走去,一个骑马、一个骑牛,慢慢悠悠走了大约二里地,果然在暮色下看见树林里隐约出现了一座庄院。

    牧童领着刘备来到庄院中门,翻身从牛背上下来,正想要进去通禀师父,忽然间“铮铮”声起,一阵琴声悠扬响起。

    刘备急忙挥手示意牧童先不要去通报,随后翻身下马,站在门口微闭双眼,认真地聆听起琴声来。

    琴声响了一阵之后,忽然“铮”一声大响,随后偃旗息鼓,再无半点动静。

    刘备正在诧异时,有人长笑着从门里走了出来:“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调,想必是有英雄窃听之故。”

    童子看见来人,急忙施礼叫了一声“师父”,随后转头对刘备说道:“此既是吾师水镜先生。”

    刘备见来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急忙上前一步施礼道:“刘玄德见过先生。”

    水镜先生见他衣服还是湿的,也不以为怪,回过礼后笑眯眯地说道:“刘公今日幸免大难也!”

    刘备被他一句话说得惊诧不已,这水镜先生竟似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随后他就被请入了正堂,双方分宾主坐下。

    刘备转头四顾,见屋中的书架上堆得满满当当,都是竹简书卷,而窗外种着许多松竹,竹林中的一座石床上,还摆放着一架古色古香的瑶琴。

    他忍不住暗叹一声:“果然是一处清气飘然的神仙居所!”

    水镜先生闻言呵呵一笑,问道:“明公从何而来?”

    刘备回道:“偶尔路过此地,因牧童指引,得拜尊颜,不胜万幸!”

    水镜先生哈哈大笑:“公不必有何隐晦难言之处,我料定汝今日必是逃难到此!”

    刘备见他料事如神,心中暗暗钦佩,于是也就不再隐瞒,将自己如何从襄阳城逃出、的卢马越过檀溪的经过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水镜先生听完后连连点头:“吾观公之气色,便知端倪,原来是这般回事。”

    他笑眯眯地看着刘备,突然问了一句比较扎心的话:“吾久闻皇叔大名,却不知为何至今仍落魄至此而一无所成也?”

    刘备被他问得汗颜无地,只能无奈回道:“命途多舛,所以如此......”

    水镜先生大大摇头:“不然,其实只因将军身边人才太少之故!”

    刘备却有些不同意这句话,反驳道:“备虽不才,但手下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之流,彼等都在尽心竭力地辅佐我,我也颇为依赖他们。”

    水镜先生继续摇头:“关、张、赵等确是万人敌,可惜却无人能善用他们。至于孙乾、糜竺之辈,不过是些白面书生,并非是经纶济世的大才!”

    刘备被他说得有些无奈:“备也曾放下身段寻求隐身于山林间的贤才,只是一直未能找到大才。”

    水镜先生哈哈笑道:“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

    (孔子曾说过,哪怕只有十户人家组成的小地方,也必有忠诚信义之人,皇叔又怎说无人可用呢?)

    刘备听他话中似有深意,于是拱手道:“备愚昧不识人才,还请先生赐教!”

    水镜先生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说了一段让刘备瞠目结舌的话来:“皇叔可曾听闻荆襄诸郡的小儿谣言?谣中说道:‘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刘备缓缓摇头,表示不曾听说过这段童谣。

    水镜先生解释道:“此谣从建安初年便开始流传,到了建安八年,刘表前妻逝世,此后他家中便有了生乱的预兆,这便是童谣中第一句‘始欲衰’的意思。”

    “至于‘无孑遗’一句的对应意思,则是说到建安十三年,刘表将会死去,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也将七零八落再无孑遗。”

    “而‘天命有归’和‘螭龙向天飞’这两句,其实对应的就是皇叔了!意思是说刘表死后,皇叔便将乘天命所归,如飞龙一般大展宏图!”策冠才的秃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