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吴霸春秋在线阅读 - 第392章 伍子胥毒计

第392章 伍子胥毒计

    伯噽所言,不无道理。

    像是晏婴这样的人,不可能为名利所动。

    因为晏婴一向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

    他担任齐国相邦之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

    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

    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

    他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的行为,义于名而利于实……

    想到这里,庆忌都不禁有些羡慕起了齐侯。

    齐国的人才贤能,不知凡几,尤其是在齐侯杵臼(齐景公)这一时期。

    虽然有崔杼、庆封这样的奸臣,也有田乞这样脑后生反骨的二五仔,但是,诸如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哪一个不是治国之臣?

    还全都是齐国人!

    哪里像是庆忌这般,开局就一個季札,还是千辛万苦得来的,之后的范蠡、伍子胥、孙武、文种等人,也都不是吴国人……

    “大王,廷尉所言极是。”

    在一侧的卫尉伍子胥跟着赞许道:“以晏婴之为人,断然不可能为利益所动。昔日庆封逃亡,齐侯打算封给晏婴邶殿和它沿边上六十个城邑,晏婴却不接受。”wap.

    “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若换做常人,莫说常人,试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做到晏婴这般当真淡泊名利耶?”

    “再者说,晏婴的确年岁已高,与季子一般,不堪大任也。大王要这一风烛残年之人,何用?”

    伍子胥跟伯噽一样,是不理解庆忌为何要晏婴这个老头纳入麾下的。

    不难理解,已经是古来稀之年的晏婴,活不了多久。

    说不定随时随地都可能寿终正寝。

    庆忌依稀记得,历史上的晏婴会在公元前500病逝!

    但,这都不是重点!

    只见庆忌意味深长的道:“伯噽、子胥,岂不闻彼之英雄,吾之仇寇耶?”

    闻言,陛台下面的伯噽与伍子胥不禁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参悟得出庆忌这句话的玄机。

    庆忌志在天下,所以在发展吴国自身国力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削弱列国。

    如何削弱?

    使其国家内乱,乃至于分裂,此消彼长之下,对于吴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譬如眼下的齐国,庆忌暗中扶持田乞,试图成就“田氏代齐”之箴言。

    若是能将晏婴挖过来,甚至是阴谋除掉,都未尝不可。

    “大王英明。”

    伍子胥赞道:“齐国人才济济,其中更不乏治国之才。”

    “而齐侯用之,可使国家兴旺发达,然,齐侯虽有识人之明,却无用人之能也!”

    “齐侯善于弄权术,贤臣、媚臣皆用之,看似甚合帝王之道,实则落了下乘。”

    伍子胥对于齐侯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

    在齐国的国情有所好转后,齐侯便不再从谏如流,而是采用忠臣、奸臣“两用之”。

    他既需要晏婴、司马穰苴等忠臣为其治国安邦,又不能离开梁丘据、裔款等奸臣的阿谀奉承。

    以至于在历史上,齐侯也就是齐景公临终前,废长立幼。

    致使景公死后不久,田乞乘虚发动政变,夺取了齐国朝政大权,拉开了“田氏代齐”的序幕。

    玩鸟丧志,重鸟轻人才!

    这更是之前晏婴对于齐侯的评价。

    庆忌微微一笑道:“晏婴在齐国深得人心,且晏氏一族,久受齐国之国恩,寡人欲使齐侯与晏婴晏氏离心离德,如之奈何?”

    “大王,如此不难也。”

    伍子胥冷笑道:“晏婴为齐国敢言直谏之诤臣,其人虽不在朝堂,然齐侯对晏婴仍旧备受信重,于晏婴之逆耳忠言,也可从善如流。”

    “然,今晏婴使吴,人在金陵,君臣相隔千余里,若如此,大王何不遣人或令田乞在临淄造谣,言及晏婴有叛齐投吴之心?”

    闻言,庆忌摇摇头道:“如此,未可也。晏婴公忠体国,其为人齐国上下有目共睹,如何能在垂垂老矣之际,做出此等晚节不保之事?”

    “大王或可将晏婴滞留于吴多时,再伪造晏婴之手迹,传书于其子,令其举家迁至吴地,待为上宾。”

    “再以威逼利诱,使晏婴之随从告发晏婴私通吴国之事。或以重金,使田乞、梁丘据等齐国重臣弹劾晏婴!”

    “若是这般,三人成虎,以齐侯多疑之个性,岂能不排斥晏婴,排斥晏氏?”

    一听这话,庆忌顿时笑吟吟的道:“子胥,不愧是你。此等计谋都能想得出来。”

    “大王谬赞。”

    伍子胥连忙躬身道。

    他所提出的这一条计策,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而是“毒计”!

    先是将晏婴暗暗扣押在金陵,再让人模仿晏婴的笔迹伪造一封家书,让远在齐国临淄的晏婴之子举家迁徙到吴国。

    接着,再威逼利诱,让晏婴的随从告发自己的晏婴即将叛齐投吴的事情,然后再让田乞、梁丘据这些齐国的大臣弹劾晏婴……

    这条毒计,堪称是天衣无缝的。

    也只有伍子胥这种心如蛇蝎,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狠人能想得出来!

    “报!”

    这时,一名宿卫急匆匆的进入滋德殿。

    “何事?”

    宿卫连忙递上一道竹简,单膝跪地道:“临淄急报!八百里加急!”

    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可谓是吴国独有的。

    吴国现在有着较为完善的驿站制度。

    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

    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而且撞死人不负责!

    此时的吴国,有驿站405个,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五千多人,其中驿兵四千人左右。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迷惘的小羊羔的重生之吴霸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