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在线阅读 - 第两百五十五章 论及名士古来多,皓首全终知多少?

第两百五十五章 论及名士古来多,皓首全终知多少?

    日中,咸阳宫。

    嬴政吃完午食,坐在偏殿休息。

    不多时。

    殿外有宦官来报,称李斯廷尉正在殿外求见。

    “宣!”嬴政直接道。

    很快。

    李斯便进到殿中。

    一进到殿中,李斯连忙作揖道:

    “臣李斯参见陛下。”

    “平身吧。”嬴政看了李斯一眼,澹澹道:“这次入选百大名士之列的士子名单出来了?”

    李斯作揖道:

    “回陛下。”

    “名单已全部公示。”

    “至臣入宫之前,并无士子有异议。”

    “说说吧。”嬴政道。

    李斯道:

    “回陛下。”

    “此次盛会共有五千四百七十五人作试。”

    “经由王老丞相,隗老丞相,顿弱御史大夫及臣不间断审阅,一共择出了九十六名名士,这些士子都为才能卓绝之人。”

    “本次盛会人才之济济,可谓是空前绝后。”

    “而参与盛会的士子之多,也可谓是有史之最,比魏国早期的‘西河之学’以及稷下学宫的士子都要多上不少。”

    “当年的西河之学,稷下学宫,参与的士子,鱼龙混杂,虽有不少名士,但数量并不多,跟此次大秦之盛况,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此正代表着大秦文运昌盛!”

    “臣为陛下贺!”

    嬴政冷哼一声,冷声道:“这些人恐怕不少都有更名换姓吧。”

    李斯道:

    “回陛下。”

    “臣对此却是不知。”

    “但以臣之见,恐怕确实如此。”

    “大秦本次虽对这些士子广开言路,但天下士子以往大多轻秦,就算朝廷特许开恩让他们参与,他们恐也不敢显露真名。”

    嬴政道:

    “朕早就猜到了。”

    “你既然对这些盛会有这么高的评价,那就给朕好好说道说道,究竟是那些人能入你李斯之眼,朕顺便也想听听,你们对这次盛会,士子的择选标准是怎样的。”

    李斯苦笑道:

    “还请陛下恕罪。”

    “臣......臣只负责审阅,并不知纸张上具体的对应之人,陛下让臣说出入选的名单,臣却是能直言一二,但让臣说出具体的士子,以及他们具体的作试文章,臣恐不能如陛下之愿。”

    嬴政眉头一皱,疑惑道:“你们真没看他们的名字?”

    李斯摇了摇头。

    说道:

    “臣等确实未曾一观。”

    “这次盛会的参与人数规模空前,我跟朝堂的三位诸公,是片刻不得闲,一直在伏桉评阅这些士子所作经文,未曾有任何懈怠,这才堪堪在辰时之前,将所有士子的评级评出。”

    “再则。”

    “秦落衡对士子经文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不仅在上面盖了泥印,在名字处盖了木板,还特意钉上了不少的铁钉,就是以防中途有人拆开,杜绝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

    “秦落衡如此谨慎小心,臣又岂敢生出小人之心?”

    “而且这次盛会关乎大秦颜面,臣何以敢行这等小人之策?臣跟王老丞相等人,从未想过观看士子名字的心思,请陛下明鉴。”

    嬴政微微额首。

    笑道:

    “这小子倒是防的严实。”

    “但理应如此。”

    “大秦既对外宣称要公平公正,自当要言行合一,你们的所作所为无任何问题,是朕小人之心了。”

    李斯惊惶道:“臣绝无此想法。”

    嬴政轻笑一声道:“你既不知他们名讳,那朕就不问这些了,你给朕说说,他们所着经文中,何以让你让他们入选,让朕也听听,他们是不是真为大才之人。”

    李斯道:

    “臣定知无不言。”

    “这次入选的九十六名名士,可谓各有春秋,他们所着经文,类别各有不同,有讲处事之道者,有讲经略文章者,亦有感叹生不逢时者,种类繁杂,但都有独特见解。”

    “可谓是百花齐花!”

    嬴政略一沉思,缓缓道:“当年博士学宫建立,他们中有多少人受到过朝廷征召。”

    李斯面色一沉。

    凝声道:

    “回陛下。”

    “只有不到二十人。”

    “当时天下刚一统,朝廷对士子的认知不充分,所以才导致当年只有不到二十人的名士受到了征召。”

    闻言。

    嬴政冷笑道:

    “你不用多说了。”

    “朕当年以高官厚禄待之,他们全都选择隐匿逃亡,而今朕不给官职俸禄,他们一个个又全跑出来了,甚至那些名声不显的人,这次也敢抛头露脸了,大秦对他们的吸引力,还不如一场盛会吗!”

    李斯颤巍不敢言。

    嬴政冷哼一声,平复了情绪。

    继续道:

    “罢了。”

    “他们既不愿仕秦,朕也不去勉强。”

    “你全程审阅了他们所着经文,你就跟朕说说,他们文章的精要之处,朕倒想看看,他们是何等才识,竟敢对大秦置若罔闻。”

    李斯道:“诺。”

    李斯沉吟片刻,沉声道:“臣脑海中有印象的经文不少,但给臣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这几个。”

    “其中一个当为一老者所着。”

    “其在经文中写道:‘年年岁月崔己老,功名万里他身找。论及名士古来多,皓首全终知多少。’”

    “臣若非得陛下赏识,恐也跟这人一般,终生碌碌无为,只能徒叹皓首白头,臣对这几句感触越深,也愈发对陛下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

    “陛下知人善用,乃众臣之福!”

    嬴政依旧面无表情。

    李斯眼皮微微一跳,继续道:“再则便是一名道家士子所着,其言道:‘天道有常,无往不复!易曰:时有否泰,用有行藏,一时之制可反为用,一时之吉克反为凶。’”

    “还有。”

    “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氂(mao)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

    李斯对此是信手拈来,念诵时更是头头是道。

    洋洋洒洒说了近十人文章精要后,李斯好似意犹未尽,继续朗声道:“这次盛会的士子中,有一人才华不浅,但似乎他对自己没有太大信心,因而写了一篇略显心迹之文。”

    “其言曰:宰相者,上左天下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有一人......”

    嬴政静静听着,暗暗摇头。

    李斯博闻强识不假,但他说的这些内容,恐怕是另有心思,他这是在暗搓搓的明示,他年岁不小了,早已明晰丞相职能,只是一直没得到正式的令书,在向自己吐苦水呢。

    想到这。

    嬴政就想到了王贲。

    王贲昏迷前,曾点评过李斯。

    王贲言: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

    这一点。

    他其实也清楚。

    只不过李斯的确是有大才之人,也的确为大秦立下过汗马功劳,这是无可置辩的。

    殿内。

    李斯的声音不绝如缕。

    又过了一刻钟,李斯的声音才停止,他的嗓子已有些沙哑,但脸色却十分亢奋,彷佛真为这些文章喝彩。

    嬴政道:

    “这些经文的确才具不凡。”

    “他们入选百大名士之列名副其实。”

    “诸卿这两日受累了。”

    李斯正色道:

    “这是臣之本分,当不得夸奖。”

    嬴政微微额首道:“这两日,审阅数千经文,也属实辛苦,先下去好好休息一下吧。”

    “诺。”李斯拱手:“臣告退。”

    说完。

    李斯缓缓退出了大殿。

    在快要走出大殿时,嬴政的声音传了过来:“老丞相的辞书已呈上来了。”

    李斯身形一顿。

    随即,快走了几步,走出了大殿。

    殿内。

    嬴政摇了摇头。

    李斯有野心,他一直都清楚。

    他以往也在刻意压着李斯,李斯为人相对势利,若是一朝得势,恐会显得有些志得意猖,他以往一直在思考,李斯该为左丞相还是右丞相。

    眼下。

    他已经确定下来。

    嬴政朝殿外道:“来人,取一份士子入选名单过来,朕要亲自看看是那些人入选。”

    殿外当即响起一阵脚步声。

    不多时。

    宦官便把写有名单的羊皮纸呈上。

    嬴政把羊皮纸摊在大桉上,望着上面一个个陌生人名,眼中尤然露出一抹森然冷意。

    这些人大多对秦无好感。

    看完。

    嬴政把羊皮纸合上。

    冷声道:

    “秦落衡,这次是你挑起的士子纷争,就当由你自己来平息,这些士子来咸阳,太多不怀好意,你想整合天下士子,让天下士子为大秦所用,只能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但朕既然答应了,便纵容你一回。”

    “朕也想看看,面对天下士子,你会作何应对?”

    嬴政拿出秦落衡呈上的奏疏,望着秦落衡的请求,提起御笔,大手一挥,在上面直接落了墨。

    准!

    !

    他把这份奏疏放到一边,拾起另一份奏疏,继续面无表情的批阅起来,对于这次士子盛会,他并没有太过关心,他更关注的还是盛会之后的官员调动。

    这些士子终究是游离在朝堂之外的!

    他之所以看士子名单,除了看一下有那些士子,更多的便是看一下有无仕秦官吏。

    若有,自当予以重用!

    若无,等盛会结束,大秦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也是最后一次。

    这也是士子盛会在嬴政眼中的唯一作用。

    咸阳宫中对士子名单的公示,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在咸阳城中,底层民众对此却是热议不断。

    士子盛会。

    俨然成了民众街头的谈资。冥狄z的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