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都市小说 - 我的系统不正经在线阅读 - 第六百八十七章繁华终落寞

第六百八十七章繁华终落寞

    为避免釉水与匣钵产生粘连,在烧制瓷器的时候,都会采用粗泥的窑具,将器物托起。

    当时耀州窑采用的是三足支烧架,这样就会在瓷器底部留下三个凹痕。

    而采用叠烧的方式,又能节省空间,这样就难免在器物的内部底面,也留下痕迹。

    但是法门寺地宫里出土的秘色瓷,内壁与外底皆光洁如镜,不见一丝瑕疵。

    这样的工艺水准,只有在上林湖窑场才能够达到。

    最终使用瓷质匣钵,并以釉封护,才能将千峰翠色呈现给我们。

    如果说以匣钵烧制瓷器,是制瓷史上的一个创举,那将匣钵口缝用釉料进行密封的方法,则无异于锦上添花。

    在比窑温还高的温度下,瓷坯中大量的铁离子被还原。

    这也许就是秘色瓷,质量更好的原因之一!

    有人曾经对秘色瓷和普通青瓷的成分,进行过检测、对比。

    数据显示,秘色瓷中被还原的铁离子,是普通青瓷的十倍之多。

    完全密闭空间里的高温,造就了千峰翠色,差一点点,就只能是青黄釉。

    法门寺地宫发现的《衣物帐》里,有两口青黄的碗,更有可能是在以釉水密封匣钵缝隙的方法,被发明之前烧造的。

    到了此时,陈文哲才恍然大悟,秘色瓷向来都是一个匣钵里,只装一件器物。

    一件秘色瓷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件匣钵的破碎!

    这样的烧制手法,绝不可能采用叠烧。

    好像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釉面的光洁。

    越是向下看,陈文哲的收获越大,他这时才知道,烧制秘色瓷的匣钵,也很有讲究。

    它们的泥料,比普通窑具来得更为细腻。

    匣钵用料尚如此,秘色瓷坯胎的泥料,更是要比一般青瓷细致,甚至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在烧制完成之后,要将密封的匣钵敲碎,才能得见成品的真容。

    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了很多,不是一般阶层能够负担得起。

    所以,这种瓷器从出现开始,就是专门为贵族、皇室烧制。

    到了这个时候,这只匣钵的主要经历,也就差不多看完了。

    果然,最后一件瓷器,被放入这件匣钵之中封好,送入窑中。

    而从此之后,它就一直被尘封在窑炉之内,直到千年之后的一天,它被大雨冲刷,从腐朽的窑口之内流出。

    最后几经转折,才来到陈文哲跟前。

    这是一只保存完好的青瓷匣钵,它没有被人打开过。

    所以,当年放进去的秘色瓷,还在!

    当看到他的时候,陈文哲真是满心的惊叹!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只不过,他没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它,只能说漂亮!

    这也不能怪他没文化,实在是它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这是一只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

    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

    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以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

    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

    莲花碗施青釉,釉层厚且通体一致,光洁如玉。

    它器形敦厚端庄,比例适度,线条流畅,丰腴华美,通体恰似盛开的莲花,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工艺就不说了,什么薄如纸肯定是达到了,明如镜也肯定没问题,最主要的是其通体的宝光,这是怎么回事?

    之前看过图片,只知道秘色瓷有如水、如冰、如雾,但是真正看到了,陈文哲才知道,那整层釉面,都如梦似幻。

    千峰翠色,最终还是绿吧?绿的不深,但是耀眼。

    那不是火光,而是一种宝光。

    宝光如盈盈秋水?如果说瓷器底部的是秋水,那瓷器表面上的宝光,又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宝烧是什么?陈文哲很怀疑,这跟北宋的宝石瓷汝窑器,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这样的光泽,他除了在铜红釉上见到过之外,就是使用宝烧技术烧制的瓷器,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仔细想想,先前秘色瓷的制作工艺,里面加入宝石材料了?

    好像有,因为添加各种矿石粉末,一时之间,陈文哲也分辨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再说,那些天然矿物不仔细分辨,真的是分辨不出来。

    就好像钻石,没有加工,和加工之后的样子,根本就没法比。

    “这东西,肯定跟柴窑和汝窑有关啊!”

    最后看了一眼那只莲花小碗,陈文哲收回目光。

    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这几句形容词,最早被用在传说中的柴窑之上。

    但是,看到了越窑秘色瓷,陈文哲知道,相比柴窑,它一点也不差。

    再说,越窑最后的辉煌,也许就跟柴窑的出世是重叠的。

    最后柴窑肯定又被北宋继承,也就是说,汝窑也传自柴窑。

    传说加推理,都间接证明,秘色瓷、柴窑、汝窑,应该是一脉相承。

    通过最终烧制出来的精品瓷来看,秘色瓷与传闻飘渺的“柴窑”,肯定有着一些的联系。

    尽管“柴窑”是否存在,依然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至少在明代文献中,“柴窑”不止一次地作为几大名窑之首出现。

    对于“柴窑”之名,普遍的解释是,后周皇帝郭荣本姓柴,应极好某个窑口的瓷器,则将此窑以柴命名,以示恩泽。

    明代张应文《清秘藏》有载,论窑器,必柴、汝、官、哥、定。

    在上林湖一带的山里,散落着各个年代的瓷器碎片,有些可以确定年份的唐代残片,已经非常薄,完全区别于早期越窑器的厚重稳实。

    从遗址发掘出来的,烧制失败的两只叠在一起的碗底来看,这些残片更有可能,是来自普通的窑口。

    即便如此,器壁不过三四毫米的厚度,也足够说明问题。

    民窑尚如此,那仅供御用的秘色瓷,要达到“莹薄”的厚度,自然问题不大。

    而且在五代,制瓷工艺较唐代更精进。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在唐至五代时期,没有任何一个瓷种,在质量、形制和艺术成就上,可与越窑秘色瓷抗衡。

    而“柴窑”,又是代表了这一时期工艺的最高水平,两相契合,决定了“柴窑”非秘色瓷莫属的唯一性。

    然而,繁华终归落寞。疯神狂想的我的系统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