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都市小说 - 我的系统不正经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曲中之《大韶》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曲中之《大韶》

    好的东西,所有人都想要,真品得不到,仿制一件实在是太正常了。

    现在陈文哲做的,也不是这种事情吗?

    古人做的,明代人就做的,而且做的还算不错。

    前面陈文哲已经说了,只是一个吴昊十九,就是仿制薄胎杯的大师。

    只不过,遇到这样的重器,一般专家都是疑罪从有。

    所以这件出现在鉴宝节目之中的民间蛋壳薄杯,情况就很不乐观。

    专家认为,经过对比,鉴宝人手中的这款天字薄胎杯,要比大明成化年间制造的薄胎蛋壳杯,大了不少。

    为什么会把杯子做大的,其实主要是因为古人造这种杯子的手艺,已经失传了。

    而且杯子大一点,往杯底写字和在杯壁上留下暗纹,都更方便。

    另外因为真正的薄胎蛋壳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所以做出来的杯子杯壁的厚度,从杯底到杯口是依次变薄。

    而现在仿制的薄胎蛋壳杯,杯壁厚度上下都是一样的。

    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那位鉴宝人手中的这款天字薄胎杯是赝品。

    这种鉴定结果,不会让人感觉意外,因为蛋壳杯真的很难制作。

    不说后来仿制的这些瓷器,只是说四千年前的蛋壳陶杯,一般人能仿?

    出土的那些蛋壳黑陶杯的神奇之处,不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它的制作过程。

    如果有幸走近那件陶器,会从陶器底部,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快轮制作的痕迹,这恰好显示了它轮制的痕迹。

    黑陶蛋壳杯的质料,全部是细泥质黑陶土,无任何杂质。

    它要用沉淀的细泥粉作坯,经过快速的轮制和手工,分部位制作等若干程序,以高超的烧窑技术和火候控制,最终造出这杯小壁薄、结构复杂、表面抛光、黑亮细腻、造型美观的“蛋壳陶”。

    试想,如此薄壁的陶胎,制作时快速旋转,非常容易破碎。

    所以,这类小型器皿,对制作设备的精密性与旋转时的稳定性,要求非常严格。

    由于至今并没有发现窑址,四千多年前这些动力设备,谁也不清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目前,只能止步于想象。

    蛋壳陶质朴的材质,是那个远古时期所能达到的极致。

    器物的拉坯塑形,与成型之后的细密坚硬,窑炉的温度与烧制时间的把握……

    这所有的因素,都决定着陶器的最终命运。

    “蛋壳陶”是我们先祖,在远古制陶业中的代表作。

    可谓曲中之《大韶》,被誉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美的代表”。

    遗憾的是,或因工艺过高、技术太难,或因青铜器的兴起,或因历史未能明示的其他原因,“蛋壳陶”在龙山文化时闪亮登场,独领风骚1000年,至岳石文化时却倏忽不见了。

    这种顶级工艺,仿制起来困难,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失败。

    但是明代成化时期,确实仿制成功了一批。

    当然,因为不是陶器的原因,加上技术进步,烧制的成功率还算可以,要不然到现在也不可能传世之物都有三件。

    少见,难仿,器型稍大,跟明代不同,这些就是认为一件工艺精湛的薄胎杯是赝品?

    所以,这样的鉴定结果,很多人都是不认可的。

    在当时的现场观众之中,就有一些专业人士,直接讽刺那位专家也是假的。

    认为他说的根本不对,因为那件杯子根本就不是暗刻,它是用银画的,上面是一层白釉。

    那位专业人士直接表明,他本人就有四个,还有两只甜白釉暗刻款的。

    原来陈文哲不懂,就是看個热闹。

    而此时他想到这件事,自然是也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还有,那位专业人士说的杯子,也就是他收藏的杯子,其中另外两只居然是明成化斗彩暗刻龙纹鸡缸杯。

    这样的一位收藏大家,你要说他胡说,那你真是没睡醒,说的梦话!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很多人认为是真品,因为认为明成化瓷胎及透明白釉,现在无法做。

    几百年氧化包浆产生的微细橘纹和油脂润,谁能制作出来?

    之前陈文哲是很赞同这一观点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他能做出来。

    还有,很多人认为,现代仿品怎么能和真品相比较?

    如果是80年代仿品,其龙纹暗刻就有很大问题。

    一般现代新仿,刻工呆板,龙纹不生动,且用手摸能感到有粗糙感。

    而真品,即使在自然光下也看不清刻工,只有在内壁向外照,才能看清画纹和天字款暗刻。

    而且其画风流畅,无呆板现象。

    真品是先刻在瓷胎上,后上釉。

    而现代仿品是在釉上刻画后处理,有质的不同。

    如薄胎器,无手工拉坯,由内向外慢慢变薄,此器就有问题了。

    但是,谁又能限制古人,就一定要这么做?

    怎么做重要吗?最终做出来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啊!

    还有,蛋壳杯四五千年前就有了。

    到了明代各种工具更齐全,很多技术也更加成熟,因为陈文哲知道的,古代匠人就有独特制胎方法。

    所以,仅仅被专家一句话就否定了,太不象话!

    原来陈文哲就是看热闹,他们谁说的,他感觉都对。

    现在却不一样了,虽然他能仿制出那么一只薄胎杯子,但是,此时想想,那件杯子应该是真品。

    毕竟就因为器型有点大,就说是赝品,也太扯了。

    天字薄胎杯,重点是暗刻、薄胎。

    就因为比大明成化年间制造的薄胎蛋壳杯大了不少,就认为是假的?

    就认为把杯子做大的,是因为古人造这种杯子的手艺,已经失传了?

    其实想一想就知道这个理由很扯淡,薄胎蛋壳陶杯做的大一些,就容易了?

    是,杯子大一点,往杯底写字和在杯壁上留下暗纹,都更方便。

    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东西大了,都会让一些瑕疵,也同时放大,很多细节就全都秋毫必现。

    就算是此时的陈文哲,在仿制一些顶级工艺的经典瓷器之时,都不会仿制大型器,为什么?

    就是因为大型器不说仿制,就算是随意烧,成功率都低的让人发指。疯神狂想的我的系统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