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六章 第二笔借款

第六十六章 第二笔借款

    如何才能灭了许家庄?

    靠文武官员们的嘴炮,可以么?

    这显然是不行的,嘴炮若是有用,别说小小的许家庄,就是从山、陕肆虐到河南的流寇,就是关外的建奴鞑子,也早被他们的嘴炮消灭N次了。

    而这次皇帝明显站在了许家庄一边,不是因为许家庄占了理,许家庄提供的那些视频证据,能被挑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在口舌之利上从未输过的文官们,有一百种办法驳斥的毫无效用,拍一万个的视频都没用。

    但先声夺人这招太厉害了。

    最根本的,是每年30万块的银元 8000石极品雪盐,是这些实打实的利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后若是再跟许家庄爆发利益冲突,只要先来个恶人先告状,占住三分理后,再拿出一些的利益贿赂讨好皇帝,许家庄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他们文官们再怎么疯狂弹劾,嘴炮攻击,估计也没什么效果,动摇不了皇帝的决心。

    打法发生彻底的改变了。

    怎么办?

    某私密场所内,多位重量级文官聚集一堂,进行探讨。

    “陛下如今贪财好货,大类神宗,已经忘却圣贤之教诲,令人痛心,要想让陛下悬崖勒马、回心转意,只能采取非常规之手段,尝试以利相诱了,既然许家庄每年给陛下50万两盐税,那我们加倍给陛下100万两,我们给的更多,陛下自然会回到我们身边,再也不会被许家庄妖人蛊惑了。”这位大臣阴恻恻的声音道。

    “每年一百万两,我们从哪里弄到这么多钱?”另一位大臣不解。

    “当然是让扬州盐商掏,这些盐商富可敌国,奢靡之生活过的比老夫还好,他们不掏钱谁掏?每年百万两,不过九牛一毛耳,他们定能拿得出来,而我们只要说动陛下对付许家庄,待朝廷大军拿下海港城后,将晒盐池交给盐商们经营,掌握了雪盐这等商货,何愁不能日进斗金?”又一位老者道。

    “此计甚妙,只要能灭了许家庄,一切的支出,最终是由许家庄承担,而朝廷每年岁入增加的一百万两,只要进了户部,便如同进了我等的口袋,就算不能全部截留,也能吞下大半,这往后的日子,我们会愈来愈好过了。”这位男子哈哈大笑。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我等明天便一同上奏,劝说陛下回心转意,另派人去做江南官场与扬州盐商们的工作,让他们乖乖的每年拿出百万两,不然我们帮不了他们,现在唯有砸银子才能胜过许家庄!”

    ……

    很快。

    总结前面的失败教训,群臣百官们又纷纷上奏了。

    这次他们没有之乎者也的重复一些陈词滥调,而是砸出了真金白银,祭出了实际的利益。

    每年一百万两的盐税。

    “陛下,大明盐业垄断在许家庄这类的私人产业手中,尤为危险,不如给予许家庄些许补偿,将海港城的制盐厂收归官有,再将产出的雪盐,交给扬州盐商们经营销售,如此大明几十万百姓的生计,就此保了下来,既能增加朝廷收入,又能安定民心,不至于生出更大的乱子,此乃两全其美之策啊。”阁臣吴宗达道。

    “是啊陛下,每年五十万两太少,于大明杯水车薪,至少得百万两!”

    “陛下,许家庄不愿交出制盐厂也行,要么每年拿出百万两盐税,要么朝廷重兵围剿,盐业暴利,绝不可落于私人之手。”

    “我等没有丝毫私心,我们都是为陛下,为大明的利益而考虑啊!”

    这……

    面对这么多大臣的提议和劝谏。

    原本是想将这个事情翻篇的崇祯朱由检,忍不住又犹豫了。

    这些大臣们说的,似乎挺有道理的。

    而且跟每年五十万两盐税相比,还是每年一百万两更香。

    既然扬州盐商们,都愿意每年交百万两的盐税,那么许家庄为什么不能交?

    盐业暴利如此之大,每年才区区五十万两盐税,这着实是少了点,几乎干不了什么大事,要知道单单关宁锦防线每年就要耗银400多万两,九边军镇也欠了太多的粮饷,闹饷兵变年年发生,若是靠着许家庄提供的这点钱粮物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连缓解都谈不上。

    要不,还是把盐业还给扬州盐商,或者让许家庄加钱?

    动摇了。

    崇祯朱由检性格上的缺点又暴露无遗了,被文官们稍稍影响,便带上了歪路,有点想推翻前面的决定了。

    不过他还没有到昏聩的程度,文官的那点小心思他如何猜不出来,就是为了针对许家庄而已,为此乱了大明腹心精华之地,坏了大局也再所不惜,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明,其实还是为了他们自己。

    故而他连夜召见了自己当前最信任的心头宝——方以智,询问他该如何是好?

    还隐晦的询问,盐税增加到每年百万两,对许家庄而言,问题算不算大?

    “许家庄富甲天下,每年百万两盐税问题当然不大。”

    方以智道:“不过曾经的盐商,江南之地的无数富商,他们许多人都富可敌国过,每年拿出十万两、数十万两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为什么江南地区的盐税、茶水、商税连年下降,而不是年年增多?如果这次没有许家庄插足盐业,文官们会轻易承诺,盐商们愿意每年交百万两的盐税么?”

    “不会。”

    朱由检摇头,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当然懂。

    “商人皆是自私自利之辈,作为商人庇护伞的江南权贵们,只会将好处往他们自己口袋里塞,过着奢靡至极的生活,绝不会主动把银子上交朝廷,这次他们感受到了许家庄的威胁,鱼缸里进了一条鲶鱼,为了对付许家庄,他们甘愿付出一些代价,只要许家庄这个威胁不存在了,他们又会故态复萌,偷税漏税,朝廷税收又年年减少,这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这话听的朱由检连连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陛下!”

    方以智拱手深揖道:“我虽然在许家庄待过一段时间,算是许家庄之人,但并非一味的偏袒倾向于许家庄,而是想为陛下的利益考虑,许家庄这条鲶鱼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每年五十万两的盐税,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字,符合三十税一之规定,如果扬州商人想与许家庄雪盐竞争,完全不必采用排他的方法,也可以创办一座更大的制盐厂,许家庄愿意提供技术支持,每年也只要交50万两的盐税即可,公平竞争,一可以让市面的盐价降下来;二可以避免垄断,一家独大;三则朝廷的岁入没有减少,这难道不是对多方有利的好事么?我这个方案,难道不比群臣包藏祸心的办法好么?”

    “好好!”

    朱由检拍手叫好,连连赞叹:“不愧是朕之子房,考虑周全多矣,远胜于一班文臣阁老。”

    只是方以智的这个办法,虽然周全稳妥,是上上之策,他不能再认同了,但大明现在是多事之秋,财政极其困难,需要的是快速来钱的渠道,可能等不了上上之策的实施了。

    他现在需要的,要么是许家庄同意把盐税增加到每年百万两,抑或是从扬州盐商那边征收每年百万两的办法,钱越快到账越好,一天天败坏下去的大明形势,真的等不了了。

    方以智吃了一惊。

    急躁。

    他没想到皇帝陛下急躁到了这个程度,连有毒的药丸都考虑吞下去,明知是文臣百官的计策,居然都考虑采纳。

    对银子的渴求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哪怕冒着可能引发许家庄不满的风险,也甘愿承受。

    “陛下,若实在缺银子,可以想办法借,但万不可行此下策!”

    方以智只得拱手道:“在下跟许家庄许庄主关系不错,常以兄弟相称,私下也有联络,若陛下急需要钱,我可作为中介帮忙牵线,以在下之薄面,借个一两百万银元,当不会太难!”就在来京城之前,方以智就得到了不少许家庄给予他的权限,包括联络皇帝借钱,对此他可以便宜行事。

    “两百万两?”

    崇祯朱由检眼睛亮了,虽说是借来的银子,但确实能起到救急的效果,帮忙缓解一些问题了。远明不渐的崇祯欠了我十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