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按田亩收税
书迷正在阅读:昭雪令、抗战,杀敌爆部队,以战养战、乱世之庶民崛起、网游:进化成超神级BOSS、神魔游戏中的美食家、网游:开局建立天下第一村、完美级射门的我,让全世界都惊了、纯禽记者、从游戏王打工开始、作为恶魔的我实在是太善良了
大周立朝之处,有的地方人口流离,土地荒芜,召农户耕种,每户给十五亩地,蔬地两亩。 现在将军的意思,大致是每户十亩,蔬地一亩。 看起来比前者要少。 但是以前是什么状况,现在是什么状况。 真要是颁布每户给田十亩,蔬地一亩,连内地的流民都会涌入金州,哪怕需要先为官府屯田数年。 多少百姓一辈子为人做佃户,自家一亩田都没有。 就算家里没田,同样要为大周服徭役,不但没有工钱,还要自带粮食衣物。 而为金州官府屯田,不但提供吃喝,还会提供农具,衣物,盐,鱼,肉等物资。 因此很多官员不同意。 十井分巡道戴国伟,受到过多次将军的夸奖,和将军的关系比较熟,因此极力反对。 “现在有强敌在侧,不比太平时节,把田亩分给百姓容易,税赋怎么定? 定少了不够官府之用,定多了百姓不满,和内地不也是陷入同样的困境。 而且一户十亩地,一亩蔬地,金州的田亩够分吗?分不到的百姓怎么办?” 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张达基改变了态度。 “金州田亩不够分,长白山东岸旧日没什么人口和田亩,镇江也是人口不多。 现在的长白山东岸各地和镇江,开垦了近二十万亩田,而辽左之大,远远不止于此。 又有沈阳,辽阳,复州,盖州,海州等上千里之广的富庶之地,哪怕不开垦新田,也是足够所有辽左百姓一家十亩以上的。 以前田亩大半被军户大户占据,现在都被蛮族所得,所以只要光复辽左,辽左的田亩是足够的。 加上源源不断的开垦新田,每户分二十亩也不算办不到,还有海外诸岛呢。” “哈。” 戴国伟知道张达基是什么样的人。 此人虽然有能力,但是极其的倨上。 因此知道张达基这番话,只是为了迎合将军。 “我当然知道辽左最富庶的地带在蛮族手中,可我们才站稳脚跟几年,如何能把蛮族手中的田亩算成我们的。” “如何又不能?将军去年提出五年平辽,五年后这些地方当然会被我们收复。” “既然如此,那就等光复辽东后再分。” 见戴国伟激动起来,担忧引起私仇,张达基不在开言,停止和他继续争论。 他已经表明了态度,达到了目的。 其实。 他的内心里,也不是很赞成分田,向百姓透漏口风,给他们希望,弊大于利。 现在各地的确形势渐好,但是未来的事谁说的准。 蛮族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蛮族势不可挡了几十年,虽然在金州吃了亏,但这才几年,蛮族又没有伤筋动骨过。 而且蛮族占据的奴儿干司不提,又占领了辽左最富庶的地方。 不论田亩,人口,还是地盘,数倍于现在的他们。 将军从来都是有信心。 但是上位者自信是好事,他们这些属下却不能盲目自信,要脚踏实地的做事。 万一一时间解决不了蛮族,陷入僵局几十年也是有极大可能的。 而真要是如此。 那么向百姓做的承诺怎么办? 岂不是自找麻烦。 官员们都停止了争论,看向了将军。 唐清安沉吟了一番。 “田是一定要分的。” 这句话众人都没有意见。 什么时候分,要不要向百姓透露,这两点才是关键。 先收复辽东,然后分地。 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唐清安的确计划五年内平辽。 按照各地民生的发展。 三年后。 各地将会有百姓两百余万,军兵十余万,而田亩,经济,渔政,船政,济州岛贸易等等。 都会走向正轨,达到自给自足且有余力。 辽西出动十余万军,金州镇江出动十余万军,带上朝鲜数万军,民夫骡马不计。 只军力高达近四十万。 稳打稳扎。 蛮族顾头不能顾尾,只能疲于应对。 顺利的话。 三个月就能平掉蛮族。 可是这是他的想法。 正如人们担心的,未来的事情谁能保证。 唐清安也无法保证。 辽西锦州军,北镇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能不能和蛮族进行野战,谁也没有底。 就是他的金州镇江各将,也没人向唐清安保证,野战里一定能打败蛮族。 只不过正如郑永廉所言。 官府的执行力跟不上如今的形势。 几年里不能改变的话。 现在变相的“农奴制”,会导致百姓和官府离心。 “为官府屯田的民户,四年以上者不足五千户,三年以上四年以下者不足一万户。 两年以上三年以下者,不足五万户,一年以上两年以下者,不足八万户,一年以下者不足七万户。 如果按照为官府屯田七年以上者,每户分田十亩,蔬地一亩,三年后,分地只五万五千亩。 四年后,分地十一万亩,五年后,分地五十五万亩,六年后分地八十八万亩。 三年后的那三年时间,合计分地不足一百六十万亩。 将军对于明年五月前,要求各地,包括朝鲜各岛,新垦田亩一百万亩。 不提这一百万亩,就如今已经有一百一十万亩地。 那么到了明年五月,我们将会有两百一十万亩田地,以现在各地人口一百七十万算,预估户数两百万户,如何会不够分?” 郑永廉坐在最下方,见主官们都安静下来后,终于慢条斯理的说了起来。 人们纷纷侧目。 眼神里各色各样。 有认为他为了出头无所不及,有人认为他真是胆大,有人认为他的确有些才能。 “还有辽民在投奔我们。” 听到有官员小声提醒。 张达基自信的笑了。 他在西洼做文书,不光管理西洼的文书,也负责各地联络的公文,又从无到有看着西洼发展。 可以说眼光得到了极强的锻炼。 对于分田之事,他既然敢提,当然就事前做了无数的推演。 “今年开年以来,投入我们的辽民之数,比往常翻倍的下滑,可见辽左中部有能力投奔的辽民,大多都已投奔。 而蛮族腹地的辽民,虽然也有投奔而来的,但是靠他们自身困难极高。 如果我们不能收复这些地方,则人口也不会再有前番的暴增。 能收复就会有更多的田亩,不能收复,那么辽民数也不会暴增,何必杞人忧天。” 说话很犀利,那官员住口不言。 “现在的田亩已足够分,明年,后年还会继续开垦田亩,而三年后才会开始分田。 我不知道诸公到底是顾忌田亩不足,还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呢?” 这话太难听。 大部分人都脸色难看起来。 “永廉,说话注意分寸,各地有如今的形势,各官都功不可没,如何能轻易妄言。” 唐清安呵斥了一声。 听到将军的话,郑永廉面不改色。 “我在老家,只是一名童生,习惯了往常的生活,不愿意改变,老家陷入了蛮族之手。 外部的因素逼我改变,活不下去,带着家人逃到了将军治下,然后被派到西洼做文书。 西洼做事两年,从一开始的陌生,到习惯,有一天雨打芭蕉,趁着空闲,我观着景致,突然惊醒。 两年的时间,我就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西洼官府管理民生,事无巨细都要安置,从一开始的数千民,到上万民,三万民,以致如今的十余万民。 这其中的弊端,我不提,各位也知晓,比我都懂,却为何不愿意改呢? 我想,因为习惯了安逸吧。 可是正如刚才戴道台所言,咱们身旁有强敌在侧,我们看到弊端不改,是不是也到等着哪一天,敌人逼着我们该呢?” 或碍于此人的激进,不想与此人在将军面前发生争执,或自持身份,或认可。 现场一时安静下来。 “如果田亩发下去,怎么收税呢?” “十税一。” 这税不低。 但是现在是战时,又不是太平时节,也说的过去。 “十税一不够供给官府和军队。” “境内一百六十万百姓分了田后,一年只靠卖盐铁等,可得三十余万两白银,对国内的人参皮毛等贸易,每年可得四十余万两白银。 两百万亩田,一年田税就是四十万石,如果有了三百万亩田,一年的田税则是六十万石。 而咱们还有渔场,现在渔场有船一千三百艘,每月可提供七万石渔获。 三年后,一年就可以提供两百万石渔获,有什么还担忧粮食不足的呢?” 有人发现了不对。 “不按人口,只按田亩收税?” 郑永廉嘴角翘起。 将军召见了他,郑重的告诉他,只要落实这一条,那他的万言书就能载入史册。 “只按照田亩收税,而且每户只需一丁,一年为官府服役一个月,由官府提供吃住。 一年中为官府服役超过一个月的,要么记入来年,要么抵扣银钱。” 众官员惊呆了。 唐清安面带微笑。 大周承袭大明,却没有大明晚期名臣张居正的变法。 只其中清丈全国田亩。 还是在各地还极力推诿的情况下。 最后全国清出了两亿八千万亩田。 什么概念? 没有修建水利,没有开垦田亩,两亿余百姓,平均每户增加了几亩田。 至于后世有人抹黑张居正,抹黑明朝,拿山东,湖广,四川清查出新的田亩数量,比其余地方翻了数倍之事,来否认这个成果。 山东是京师权贵太监势力范围,隐藏田亩当然居多,百姓叛乱一半发生于山东。 湖广熟天下足,正是出自明末官员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中,然后产生的谚语。 四川是天府之国,明初因为历史原因,导致此地不清,万历朝历史原因已经消散,张居正既然清查,得出新田的数量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更重要的是。 这些清查出来的田亩,是要交税的,怎么可能往多了报。 就是官员想如此,地方大户也不会同意。 没有张居正改革清查出来的这两亿八千万亩新田,以大明畸形的财政制度,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为何贤明的隆庆违背祖制,强硬的推行福建开关? 就是因为财政已经破产了。 逼着他们改革。 以史为鉴。 唐清安知道大周的田亩是足够的,不过和朝鲜一般无二,大部分都在大户手中。zWWx.org 大户是谁? 权贵,太监,退休归家的官员,世袭的武将。 分田。 是可以分的。 就看怎么分。 什么时候分。 “各位还有什么意见吗?” 唐清安笑着问道。键盘战斗家的红楼从辽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