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青海生风波

第二百八十七章 青海生风波

    “哗啦啦!”

    在太子东宫中,李承乾使用了清理桌面技能,桌桉上的书籍文桉玉器石墨,全部都打翻在地,却能看出李承乾的心情是多么不舒服。

    “太子因何事如此失态!”李百药来到太子宫中对李承乾道。

    “青雀在河东协助杜如晦整治瘟疫,那是天天被圣人夸奖。

    反倒是我,不过只许敬宗有用人不当,有几分失察之罪,便被圣人记挂至今。

    那许敬宗不是把草种计划顺利推行下来,那惹事的斛斯正不是已经被许敬宗解决了,一切问题都解决得好好的,圣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是是是,青雀做什么都对!我做什么都错!这太子不如让青雀去做好了!”

    李百药听到李承乾的话,马上上前一步,“请太子慎言,还请切勿再说这般轻佻话语!”

    李承乾怒气冲天,但看着李百药一脸刚正,却知道自己继续跟他发怒没什么用。

    一通发泄到底气焰消散了不少,或者说面对李百药他撒气没有任何意义。

    而李百药则徐徐道,“太子,魏王注重俗务,所以得一时圣卷。

    但太子切勿忘记,您可参与了一件关乎千古流芳的要事,此事才是您最要紧的!”

    “您是说《隋书》?”李承乾听到李百药的话倒是有些反应过来。

    李百药点头道,“修书修史才是国之大事,此事已到结尾,太子可不能功亏一篑。wap..OrG

    与魏国公把此事了解,将《隋书》进献圣人,才能令圣人欣慰。

    毕竟圣人虽以武立国,但说到底终究是要靠以文治国的!”

    “先生之言真是真知灼见,我这就去找魏国公,把这《隋书》给抓起来!”李承乾道。

    李百药见到了李承乾如此听话,却是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很是满意。

    而且在李承乾看来,自己也不过只缺少了表现机会,让自己地位缺少了成绩作为支撑。

    但现在《隋书》编撰在即,等到《隋书》完给了李世民,那自己想重新夺回李世民的圣心岂不是易如反掌之事,李泰区区救援了一些庶民,又算得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这时候的李世民则在太极宫中,收到了杜如晦发送过来简报。

    李世民看了后,把这简报递给在一边的房玄龄,沉默的坐在桌子上沉思。

    等到房玄龄看完后,房玄龄看看李世民,说道,“魏王与克明两人平息了同州瘟疫后,已去整治河东瘟疫,现在看起来,倒进行得非常顺利。”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继续沉默着,只紧锁眉头,显然在思索着什么。

    最终李世民看着房玄龄,徐徐道:“玄龄,你说医行走的这个体系……是青雀有意为之,还是青雀无意为之呢?”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语悚然一惊,却正色道,“魏王既愿意用这体系协助朝廷镇灾,那就说明魏王其心正,思无邪!”

    李世民苦笑道:

    “是啊,我从没想到能利用医者,绕开了世家与豪族,成功把命令传递到底层来!

    但在青雀提出这个计划时却只有九岁,我还让人在太医院里找到压着灰的那份批文。

    显然在当初,他便已见到今天景象,而有谁又能看这么远呢!”

    虽然一直以来,李世民也就只是认为李泰的内政能力也就只是跟自己军事能力差不多,但这次李泰拿出来的医行者体系,却真正惊艳了李世民。

    比较起自己完全看不懂的粮票体系,这个医行者体系却让国家的权利合理合法的贯彻到基层,而且还不会让基层的世家与豪门反对,甚至得到底层百姓的拥护。

    这所挑选的医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让李世民感觉到了惊艳了,而更不要说李泰为了这整个体系在关东地区铺设,耐心等待了七八年时间。(本章未完!)

    第二百八十七章青海生风波

    甚至如果不是这次瘟疫让李泰把这体系拿出来,那这体系会继续埋藏多少年,说实话,李世民看着这奏章的第一时间是有些发愣的。

    李泰真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培养出了一股子被自己以前忽略,但却非常有用的力量。

    不过值得庆幸,李泰真是一心一意为了大唐,只要有需要那他就把这体系给拿出来。

    但同时,李世民也头疼,李泰真的太一心为公了,而能这般一心为公,这能说明李泰是天生圣人?

    不,这说明李泰就是想要打败李承乾,想要自己坐着的位置啊!

    所以李泰把医行走体系拿出来,李世民就明白了,李泰虽没说,但他是想皇位的。

    只不过,李世民也能理解李泰,毕竟自己什么事情都比太子强,结果就因为太子比自己先生了一年,导致自己要处于太子之下,心中自然是不甘心的。

    自己当初难道就没看李建成想坐享其成的不爽心理吗,但正如此自己才不希望子女再走上当初自己的境地啊!

    这时候,李世民看着房玄龄说道,“玄龄,你觉得青雀的这个医行走体系怎么样!”

    房玄龄听到了李世民的话,沉默了少许,说道,“很不错!”

    房玄龄明白,李世民已经看到这个医行走体系的意义。

    对封建帝王的来说,什么救治百姓都不重要,真正重要得是能让皇帝的命令绕过世家与豪门到达基层。

    这就让医行走体系,变得意义非凡。

    别说这能给百姓带来利益,就算不能给百姓带来直接利益,这种医行走体系肯定也是会维持下去,因为它有维持下去的价值。

    不过,房玄龄开口道:

    “不过,这医行走体系需要有两个要点,第一个需要有合格的医疗人员,第二点需要有足够的药物储备。

    这不是调入人手进去,就能让这个项目发展起来的。

    说到底整个太医院的医者,也不过只是三百余名而已,我们人手太少了!”

    “人数这么少?”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倒有几分愕然道,“那青雀是从哪里来得这么多的医疗人员?”

    “是从农业学府毕业的医科学子,一部分进入到医舍体系中成为了学徒,学徒学了一段时间,懂得了基础的看方抓药之后,就能够成为医行走了!”

    房玄龄说道,“所以几乎每年都有一千到八百左右的医科学子补充到医舍体系。

    至于医疗营只是所有医舍体系中最成熟的医者,从中挑选了五百人到一千人而已。”

    “也就是说,我就算想往这医舍体系里面插点人手,结果你告诉我没人对吧!”

    李世民听到这话,不免带着几分的愕然,什么时候掺沙子的沙子成本都这么高了?

    “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可以等一等魏王!”房玄龄看着李世民道,

    “魏王既然愿意在救援百姓时,把这一套体系拿出来,说明魏王是以国事为重。

    他是不会拒绝圣人您在这医行走体系上掺沙子,甚至说不定还巴不得您去掺入沙子呢!”

    “嗯?”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一愣,道:“细细说说。”

    房玄龄摇摇头道,“这个臣可回答不上来,但相信魏王回来肯定会给您答桉。”

    说实话,房玄龄自己是想不到打造医疗体系,毕竟不论是药材储备,还是人才储备,房玄龄都弄不起来。

    但在李泰拿出这医行走体系,那房玄龄便能模拟出李泰是有意拿出这套体系的模湖想法,燕王不怕朝廷对这套体系参沙子,甚至他巴不得往里面参入沙子越多越好。

    毕竟魏王手下是怎么来的,最初还不都是朝廷派给魏王的,现在还不是在魏王手下干得很开心。

    所以魏王从不在乎自己手下成分有多复(本章未完!)

    第二百八十七章青海生风波

    杂,只要听话干活就行。

    那套用到现在,房玄龄也相信,既然李泰已经拿出了这个医行走的体系,那就不在乎大唐往这里参沙子,只不过,也许魏王也没有想到,大唐想要参沙子,结果没合适的人选。

    毕竟,医疗这种东西,可比读四书五经难多了。

    四书五经几本书全背会了,说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完全没有问题。

    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不仅仅需要背诵药材,病理和病例,单单是在医者手下打杂,少说也要打杂一两年,才能够拿出来说自己是个合格的学徒啊!

    而就在这时候侯君集大步进来,自从李靖回来后便几乎闭门不出,毕竟自己的讨伐吐谷浑的谢幕战,已经完成的十分完美了。

    李靖到底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表示老夫已经六十岁了,是要退休的时候了,就让老夫安安静静的过完晚年吧。

    而在李靖退下来后,侯君集便接任了兵部尚书的职务,负责大唐的军事事务。

    其中包裹了对军队制度的改革,对府兵制进行了调整,设立了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为府兵的中央管理机构。

    同时中央官署在南衙办公,也被称作南衙或南司,不过只有两支禁军除外,一只是李渊的元从禁军,一支是李世民建立的羽林禁军。

    而这一切制度的更替,基本上就是以侯君集为主进行完成的改革,从而全面加强了皇权对于府兵制的控制,尤其对关中府兵的控制,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度并没有明显增长。

    毕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可能边疆的事情还需要发文到长安,等到长安再给与回复。

    实际上大唐对边疆军的自***利一直都挺大的,尤其到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甚至连财权与人事权都交给了边军来处理。

    而完成了整个制度基础改革的人便是侯君集,这也是一直到他谋反之前,李世民愿意信任他的重要原因,因为侯君集是真的有能力啊!

    “圣人,西海郡传来消息,吐谷浑甘豆可汗慕容伏顺被权臣刺杀,吐谷浑陷入内乱,请问圣人是否发兵吐谷浑,保护甘豆可汗慕容伏顺遗霜遗子的安全?”侯君集问道。

    “什么慕容伏顺死了?!”李世民的脸色难看起来,慕容伏顺在长安做过多年质子,对汉人文化还是相当仰慕的,尤其吐谷浑主力被击溃后,慕容伏允能顺势来降,更主动与河湟谷地的杜楚客接触,说明这是一个识时务的人。

    但李世民却没想到,这么个适合成为吐谷浑王,协助大唐管理边疆的异族,就这么被自己的部下给叛乱杀死了,这就让李世民相当头疼了。

    李世民冷静下来想想,开口道,“鄯州如此说话,鄯州当地可是有兵源?”

    “回禀圣人,因为魏王主战开发西海郡在那里放牧,所以在西海郡还是有支府兵的。”侯君集听到李世民的话回答说道。

    “我想起来了,因为要在青海执行牧草计划,青雀便是让他手下那支府兵驻扎在青海,每年由农业学府的学子进行补充,并且三年后回归!”李世民点头道,“这只军队的实力是否可靠?”

    说实话,李世民是真的不清楚这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少。

    因为李靖已经把李泰战争的报告交给李世民了,李世民知道李泰只是对慕容伏允的鲜血骑完成了残血收割,但这支军队的正面实力到底有多强,李世民并不清楚。

    “无论如何,需得派遣这支军团先保住慕容伏允的遗子诺曷钵的生命安全!”

    侯君集开口道,“慕容伏顺是我们大唐立下的可汗,若是我们连他的遗子都保护不了,必然会让吐谷浑旧地的百姓生成动乱。

    所以,既然就近有部队,我们且先调度过去救急,至于后续等我们救下了诺曷钵再说。

    毕竟,这时间已逐渐到冬天,不久便初春了,(本章未完!)

    第二百八十七章青海生风波

    若影响了春耕就不好了!”

    “圣人,侯尚书考虑得正是!”房玄龄开口道,

    “吐谷浑之地不适合耕种,哪怕现在是否能执行草种计划都还在尝试中。

    若连年对其征伐,实在是徒损国力,既然附近有府兵军队,那就让府兵的军队去救济一下慕容伏顺的遗子。

    等到救过来以后,再思量下一步应当如何行动!”

    “既然如此,便是派遣八百里加急,把这消息传给鄯州,让驻扎在西海郡的府兵出手!”

    李世民思索一下便是下达命令,无论怎么说,且先把诺曷钵给保下来再说其他。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第二百八十七章青海生风波倚夜听雨的耕耘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