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皇明皇太孙在线阅读 - 597 自己的选择

597 自己的选择

    洪武皇帝无疑是尚武的,根本不需要什么犹豫,这从他结束了乱世、建立了大明就可以看出来。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基本上就没有不尚武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不能带兵的。

    被一些人认为是流氓皇帝的刘邦,他的优点可不只是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他也没少带兵、亲上战阵,顶多也就是这方面的天赋和能力不是最强。

    而作为外戚的隋朝文帝杨坚,很多人说他篡了北周的皇位,他也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平司马消难之乱。北宋的赵匡胤就不用说了,出身行伍的他成为后周大将,才能有机会篡位。

    洪武皇帝尚武,英示皇帝实际上也是尚武的,顶多也就是没有什么天赋而已。

    这两代帝王培养的接班人,此刻一身金甲金胄,虽然看起来稍微的袖珍了一点,这是童装版的甲胄。但是根本不要紧,小小朱此刻就是威风凛凛的坐在马背上。

    小小朱看着校场,严肃问道,“曹国公,那银袍小将是谁?”

    曹国公李景隆看过去,立刻回答,“启奏殿下,此人乃俞通源之孙俞宗。”

    小小朱仔细想了想,问道,“可是那河间郡公之后?”

    李景隆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正是。”

    河间郡公俞廷玉,这是老朱早期极其重要的力量。当年老朱准备夺取江南地区时,苦无舟船天堑难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俞廷玉带领水军来投,并攻取太平等地,协助老朱建立了根基。可惜他战死沙场,被追封为河间郡公。wap..OrG

    而他的两个儿子俞通海和俞通源也是很出息。俞通海官至相当于宰相的中书省平章政事,不过同样战死沙场,时年只有三十八岁,而且还没有子嗣。

    所以俞通海的俞通源弟弟承袭官位,老朱当年追封俞通海为虢国公,封俞通源为南安侯。俞廷玉的幼子俞通渊,为越巂侯。

    感念俞家当年的功绩,老朱在位期间对俞氏封赐五十四次,除俞通源封为南安侯之外,俞氏还有另外二人封侯,俞家也有一将二相三侯的说法。

    不过大约十年前,俞通源早年卷入胡惟庸案,虽然他已经身死,不过还是爵除。而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俞通渊被老朱以率师讨建昌叛贼,在越巂筑城为功劳封侯。

    不过这俞通渊也是小错不断,所以失去了侯爵,现在在高丽打熬想要复爵。

    徐膺绪这个时候则说道,“殿下,越巂侯坐累失侯,其长子俞翊壮年而亡,次子俞靖重病,尚余幼子俞端在锦衣卫为荫官,臣听闻其人身子骨也不康健。”

    小小朱看了看徐膺绪,说道,“传本宫教令,令俞端迁詹事府左中允。双全,记下且报与父皇。”

    徐膺绪有些激动,俞家算得上老朱班底的早期山头之一,但是俞家在俞廷玉战死后,也有些靠向徐系。当年俞通源、俞通渊,都曾经是徐达的部将。

    想了想,小小朱说道,“咱记得****夸耀俞家皆为佐运之良臣。令太医院去俞府,务必要医治好俞靖,不吝医药。”

    小太子平时顽劣,那也是在老朱和小朱跟前,也是在自家人跟前。在外人眼里,皇太子还是很有威严的,皇太子还是很宽厚的,据说比早年间的英示皇帝还要宽仁。

    都说早年间的英示皇帝在宫里宽待宫人,轻易不会惩罚,但是和武勋几乎没有太多来往。但是小太子呢,对于武勋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小小朱这个时候则说道,“俞信到底是河间郡公之后,不坠先祖威名。弓马娴熟、若是好好历练报效朝廷,说不定可以复爵。”

    小小朱这也是有意说的,就是为了让一些人听到这些。

    俞家曾经一将二相三侯,但是现在俞通源卷入了胡惟庸案,他的子孙想要复爵就要加倍努力了。而俞通渊还在高丽拼命,为自己前些年的行为不端、枉顾国法付出代价。

    对于俞家子弟来说,复爵就是他们极大的追求,他们也确实需要努力了。

    小小朱虽然看似给了俞家子孙一些待遇,给了他们一些机会和优待,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给了他们机会,就要看俞家子孙争不争气了,就要看他们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了。

    毕竟俞通源也好,俞通渊也罢,这两位被除爵都是老朱做出的决定,小小朱现在可不好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更何况调一个俞端去东宫效力没问题,小小朱随口的一件事情,令太医们去俞家,这也没有问题,老朱和小朱肯定支持。

    说到底,这就是惠而不费的事情,可以帮助小小朱收买人心,可以让小小朱得到勋贵更多支持。

    但是真的要是涉及到爵位的事情,小小朱现在可没有什么发言权。要不然以这小子的跳脱,说不定他的一些个堂兄弟、表弟,不是亲王就是国公了,侯爵他都看不上。

    坐在武英殿的老朱和小朱一边看着奏折,一边时不时的听着一些太监、侍卫送回来的关于校场的一些情报,两个人都是满脸笑容,还是比较骄傲的。

    老朱看着朱允煐,笑着说道,“这到底是标儿的孙子,这收买人心的手段就是高绝。要咱来说,这小东西比你还会收买人心。”

    朱允煐就不乐意了,不太高兴的反驳说道,“皇爷爷,咱早年间是不去朝堂,不和武勋打交道,要不然咱肯定也有这手段。皇爷爷你自个说说,咱早年间在宫里,不管是宫里人还是宗室,哪个不说咱宽仁,和皇祖母一样?!”

    老朱一听更是眉开眼笑,说道,“这倒也是,你倒是给你皇祖母教得好,有她爱民如子、宽待宫人的样子。就是这当了皇帝,越看越像咱了。”

    “谁让咱是老朱家的血脉,和咱爹一个样,就是不了解咱的人才说咱宽厚。”朱允煐笑着开口,自黑说道,“不过咱和咱爹一样,狠辣果决的时候肯定不会心软,不过对待子民咱可是好的。”

    老朱更加开心了,对待勋贵、文武百官,老朱很多的时候是苛刻的。但是对待黎民百姓,老朱一直都是很好的,这也是真正的爱民如子。

    看了看老朱,朱允煐说道,“既然这样,那垠儿的东宫教令,咱这边就给准了?”

    老朱点头,随即调侃说道,“现在知道咱当年多难了吧?有些事情咱不乐意,你爹和你非要应了。那咱能怎么办,咱要护着你们,就算是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朱允煐不这么认为,他知根知底,“皇爷爷,咱爹早年间也没少和皇爷爷起争执,好些时候皇爷爷也是不准的。皇爷爷准的事情,都是好事。”

    “好事?”老朱不乐意了,吹胡子瞪眼说道,“你自个说说,那迁都的事情,要不是你撺掇能办成?”

    朱允煐不背这个锅,他底气十足的说道,“这事真的不是咱撺掇,也就是皇爷爷和咱爹喜欢说咱,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事就是咱做的。就算咱不说,皇爷爷和爹都是要迁都的。”

    这是绝对的事实,别看朱允煐在迁都这件事情上上蹿下跳的,好像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顶多也就算推进一下,因为老朱和大朱很早前就有迁都的心思,朱允煐顶多也就是顺水推舟,稍微有点发挥。

    这么些年外头都在传迁都的事情几乎就是英示皇帝一力主导,这就有老朱推波助澜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增加朱允煐的威望,好像十来岁的朱允煐就要承担起来治理天下的大任一般。

    老朱这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有些事情外人不知道,但是小朱知道啊,小朱这开始较真,老朱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不过转瞬之间,老朱就找到了理由,“那说说削藩,这个事情咱肯定是不乐意。要不是你一个劲的在闹,要不是你胡搅蛮缠的,咱能认这个事?要不是咱疼你,咱早就给你收拾了!”

    这一下朱允煐就要沉默了,因为这件事情朱允煐确实没有什么反驳的底气,这件事情确确实实就算朱允煐一力主导的。就算是当年的大朱看似有点心动,可是也不好意思在老朱面前提。

    在朱允煐看来分封藩王,那就算开历史的倒车。也别说什么明朝的藩王和西汉早期的藩王不一样,没有太大的实权。

    可是实际上明朝的藩王手里也是有兵权的,也别说只有什么藩王三卫。历史上的朱棣在奇兵后就是朝着宁王借兵,当时的宁王朱权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朱权就藩才十年左右啊!

    看到朱允煐似乎气短,老朱继续说道,“你提削藩是什么年岁?咱记得那时候那些人讨咱欢心叫你太孙,你那时候可还没被咱册封成皇太孙!不到十岁的小东西,也敢提这些个国家大事!”

    装孙子的本事,朱允煐那叫炉火纯青了,“那也是咱的家事、家事,咱当然要上心一些,咱迟早是要接班的。再者说了,咱这个当孙儿的不贴心,给你送了个贴心的重孙,皇爷爷也不亏。”

    老朱一下子就乐了,对于晚年的老朱来说,情感上的缺失是最大的,也就是在孙儿、重孙跟前,老朱才可以快活一点。

    只要朱允煐闹起来,只要小小朱闹起来,现在的老朱绝对可以发疯,这两位也是老朱认为这个世间他唯一在乎的了。

    两个人在闲聊着,也是在关注着校场那边的一些事情。实际上现在不只是武英殿这边在关心着,在东宫的徐妙清抱着胖嘟嘟的小儿子,也是时不时的让人去打探小小朱的表现。

    至于在宫外,无数武勋在踮着脚啊。虽然现在也有不少武勋在高丽,不过在应天府他们的家眷可都是在这里。皇太子现在亲自主持武勋考评,这比往常的武勋考评就值得重视太多了。

    以前也就是五军都督府、兵部主持,很多的时候就算走个过场而已,毕竟五军都督府也就是武勋的自留地,多多少少的也是有着一些关系。

    兵部,从大明开国到现在,兵部虽然可以稍微的制约一下五军都督府。可是实际上大家也都明白,兵部经常被五军都督府欺负的话都不敢大声说。

    这一趟就不一样了,皇太子在那主持武勋的考评呢,这要是表现出色一点,说不定就要被皇太子看在眼里。

    武勋也是有追求的,武勋也有一些富贵闲人,或者位高权重的。好些武勋,也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还是会不断的降等,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简在帝心。

    在小小朱跟前留下好印象,这是很多武勋家庭的心思。尤其是现在大明朝开国到现在,勋二代已经全面上台,勋三代都有不少人崭露头角了。勋四代,有些人都要开始慢慢发力了。

    这一次出现在小小朱跟前的,基本上都是勋三代、勋四代,这些人也都觉得自己要是被皇太子看中,机会也就要多起来了。

    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这么些年下来,谁不知道皇太子地位特殊。英示皇帝早年间不按老朱家的规矩起名字,现在的这一位皇太子是英示皇帝刚刚登基立刻就被册封,根本不按十岁才册封的‘祖训’来。

    英示皇帝父子两个,基本上就是为了让老朱自己破坏自己制定规矩而来的,这样的事情也确实不是一件两件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因为皇太子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打算隐瞒自己的一些看法。最重要的是皇宫里不时的传出一些太子教令或者皇帝圣旨,表现的好赖自然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大家其实也都很清楚,大明朝虽然现在偶尔还有战事,可是现如今也确实有不少的武勋失去了血性,一些武勋家庭也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别人表现优秀,那只能羡慕了。自家这边的儿孙表现不争气,那才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或者是继续混吃等死、安享富贵,就不要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了。

    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全都是自己选的,怪不了别人!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