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汉祚高门在线阅读 - 1460 雅宴乡贤

1460 雅宴乡贤

    大将军沈维周之名,在如今的河北自是如雷贯耳,但其实真正得睹风采的河北乡流并不多。

    北上督战以来,大将军便始终身在行伍,纵然有什么政令的下达与实施,自有随行的行台官吏出面。邺地乡流虽然已经入治不短,与行台官吏也多有接触,但也鲜有机会能够入军叩见。

    因是当得知大将军将要入府,一众河北乡流俱都整理衣冠,肃然列队,恭候沈大将军驾临。

    很快,一身瓷青锦袍、头戴金冠的沈大将军便在亲兵们簇拥之下,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场众人无论此前有没有见过大将军,俱都忙不迭深揖礼拜:“小民拜见大将军!”

    施礼之后,才有人小心翼翼抬手以视线余光去打量这位沈大将军,入眼便是那英挺卓然的形象。

    而在刚才的谈话中,顾昌也偶尔说起大将军旧年江东旧事如“玉郎君”之类的旧称,如今真人站在他们面前,自然而生一股实至名归的感慨,言及仪容风采,沈大将军确是冠绝南北,最起码在场这些人,确是生平仅见如此如璋如玉人物,令人愿意怡然亲近,而那股不怒自威的威仪,有令人心生局促,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今日宴请诸乡贤,全为顾使君接风洗尘。还未入园,便闻此中笑语欢声,怎么我一如此,诸乡贤反而惜声?若真是恶客叨扰,那我真要羞惭自退了。”

    沈哲子阔步行至顾昌面前,又转望向在场一众乡流们,语调中不乏打趣。只是在场众人还未从大将军那股慑人的威仪中舒缓过来,纵然有心回应缓和气氛,也只是勉强挤出几丝生硬笑容。

    “大将军威行北进,就连桀骜凶横的羯贼石季龙都要溃退后避。譬如九霄雷鸣,天威仰承,恩威俱重,又岂敢放纵言笑。”

    顾昌上前一步笑语说道,想要缓解一下紧张的氛围。在场众人这才将思绪稍作整理,纷纷附言,才令气氛为之轻缓下来。

    见众人还是有些拘泥,沈哲子也不再强求氛围,摆手示意行往厅堂,准备开宴。

    刺史府虽然乏于修饰,但这厅堂规模倒是不小,数十人鱼贯而入,再加上几十名精悍魁梧的胜武将士环立此中,仍然不显局促。

    “入境以来,一直困于军务,不曾雅宴乡贤,今日也是适逢顾君履新,与我并宴乡贤,小作聚乐,集问乡声。如今境中,旧恶并除,焕然新貌,乡情若仍有困顿疑难,不妨于此浅言小论。行台诛恶之余,更重播善,若仍有饥馑困厄流散乡土,则不敢夸称竟功……”

    待到入席之后,沈哲子便开口侃侃而谈,神态轻松和缓,倒让席中众人不再如此前那样紧张,谈笑声便也渐渐响起。

    刺史府设宴,虽然乏于珍馐美味,但餐食种种堪称丰盛。饮食之间不乏交流,乡士们或仍慑于大将军威仪,不敢谈论什么过于尖锐的话题,但也不乏独属于乡人的狡黠,通过一个个旁敲侧击的问题,力求了解更多行台关于魏州施政的思路。

    当然,这也正是沈哲子召集乡流赴宴的原因之一,通过谈话了解这些邺地乡户的种种诉求,并让顾昌得此机会了解更多乡情,同时向乡人们提前透露一部分之后施政复治的举措。

    魏州可以说是河北首屈一指的精华之地,未来也是行台重点经营的地域之一。农工等各种基础都非常优厚。

    此前通过乡产之类的调配,单单在邺地周边,刺史府目下便直接掌握了万数顷的耕地。这些耕地并不同于因战乱而撂荒的原野,早前俱都分散在乡境各乡户人家中,一直都有耕垦。

    当然眼下这些耕地跟乡户们并没有了直接的关系,将作为刺史府直接控制的资本用以在开春后进行耕作。有了这些基础,之后的垦荒便也可以从容展开。

    目下的魏州,初步整理入籍的乡民有五万余户。这个数量实在不多,要知道早年中原大战时,羯国魏王石堪控制此境时,民众都多达三十余万户。当然石堪覆亡之后,行台将大批河北民众遣往河南,总量达于百数万之多,也成为行台日后真正崛起的重要基础。

    不过邺地的优势摆在这里,尽管早年被南国招抚迁走了一大批的生民,但之后又有各方流离失所的难民们向此汇集。毕竟哪怕是从头开始的垦荒谋生,邺地求活也要好于别处。

    前年麻秋的羯军迫于大势而撤离此境,在枋头并冀南王师的合力逼迫之下,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征敛掳掠此境生民,也让邺地民生元气不至于亏损太多。

    去年王师如此,虽然进行了一些梳理归治,但毕竟主要的职责还是北伐作战。所以乡野之间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若能将此境乡民尽数规整入籍,籍民有望达到七八万户之间。

    行台鼓励工商,但是对于民生根本的耕织农业却把控严格。毕竟在一个农耕为主体的政权中,唯有土地和人口才能够最直观的体现国力,也是整个政权财富总量的最稳定增益,是征战诸夷与商贸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因为行台本身便拥有着超强的行政能力,而且未来战争任务仍然非常沉重,对于河北这一片久经蹂躏的土地,行台并没有直接采取均田授地,仍然保持着集中屯垦的政策。

    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营建出几座规模庞大、收效稳定的大粮仓基地,在兼顾民生的同时,用以支持继续向北放用兵,哪怕是攻灭了羯国,还有塞上得代国与辽东的鲜卑。为了彻底征服这两个外虏对手,未来的河北在十到二十年之间,都应该是一种军备的状态。

    而社会财富对民生状态的改善,就需要仰仗工商业的发展,其中魏州更是需要着重发展的地域之一。

    魏州目下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即便是有,也只是简单的木石开采、矿产挖掘以及烧制砖瓦。但是工业前景非常明朗,单单列举砖瓦一项,哪怕仅仅只是满足河北当地诸多城池的复建,便可以将产业快速铺开,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内达于顶峰,培养出一批技艺精湛的匠人。

    当然,若仅止于此,这一项工业也仅仅只是堪堪满足当地民生基本需求。而且在达到饱和之后,势必会有一个大的跌落。

    至于行台的思路,是在此境窑砖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立足于此更作精益。比如发展陶瓷烧制,河北在工艺方面其实很长一段时期都领先于江东,沈氏旧年发展自家陶瓷业的时候,便大量招募来自河北的匠人。而在河北当地,这种工艺基础仍然存在,只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汇集与引导。

    除此之外,魏州还有另一桩优势,那就是工艺较之普通的砖瓦更高一筹的琉璃瓦。琉璃瓦在建筑中可谓是最高端的材料之一,除了技艺本身,对原始材料的要求也很高,而在邺城这一项工艺便有着非常优良的基础。

    魏州境内有磁山,而在磁山范围内就有着储量庞大的青土、缸土等适宜烧制琉璃瓦的原料。原来羯主石虎在邺城周边兴建许多寺庙,这些寺庙中便大量使用琉璃瓦。

    王师入此之后,寺庙虽然多有摧毁,但也剩下大量残迹,哪怕是以沈大将军挑剔眼光来看,这些琉璃瓦的工艺,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层次。

    若是能在魏州形成此类产业集群,随着天下一统,各方民生逐渐恢复,建筑方面的需求更大,琉璃瓦这种高端材料绝对可以成为热销各方的货品,足以支持这一项工艺成为魏州的支柱产业。

    有了商贸上的往来,便会有人情风物上的沟通,这对于河北真正融入行台或者说未来的新朝治下,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外,这当中所产生的惠利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当顾昌在席中直接言及这些行业前景的时候,在座这些邺地乡流们一个个也都惊叹不已,充满向往。特别是那个本就产业诸多的乡人王氏,更是乐得眉开眼笑,甚至主动捐输青砖数万方,用以支持邺城的营建,豪气之余,也不乏商贾的精明,希望在这位新任使君关照下,能够始终保持自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对于顾昌与在场乡流的沟通与交流,沈哲子乐见其成。河北的潜力当然不止于此,其地能够长久的领先于江东,自然有其道理。哪怕羯国仅仅只能维持相当粗暴简陋的统治,仍然能够支撑其国一度统一整个北方。未来此境整体入治,自会成为新朝重要的版图支撑。

    之后用餐完毕,沈哲子也并没有即刻起身离开,饶有兴致的让人奉上一整套的茶饮器物,便在厅中继续请人饮茶。

    所谓的沟通与交流,除了要给河北当地挖掘他们的工艺潜力与价值,当然也需要有所输送。茶叶作为这些年行台一直力推的饮食商品,沈哲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要向河北时流展示如今在河洛已经蔚然成风的饮茶文化。衣冠正伦的汉祚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