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万历佑明在线阅读 - 第三百零八章 边事要慎

第三百零八章 边事要慎

    “启奏陛下,总宪赵公之侄赵士祯献大追风枪图纸,臣听他说,此器利在不用火门,止燃药线,射可达数百步远,可谓快而远!故奏于陛下知道,而请任其为官,使其能造此火铳,而或可长我中国之技!”

    次日。

    在侍御司政事堂,申时行奏于朱翊钧知道的第一件事,却不是关于他昨日说的首先要着眼的教化东瀛之事,而是荐举赵士祯为官的事。

    朱翊钧听后,立即起身接过了申时行递来的图纸,看了一会儿后道:

    “这是在戚昌国所造鹰嘴铳基础上改进的,是个有悟性的专才!”

    “难为他一官宦子弟竟通火器。”

    “胡畏中华者,火器也!”

    “准卿所奏,将他任命为将作寺主事,正六品,协助将作寺左少卿戚昌国管将作寺,分管制械局;另外,其所献火器若试验做的好,就拿去云南让刘綎他们派兵试用,若好,就再升他为将作寺丞,正五品!”

    朱翊钧为发展军工产业,特地将军器局的研发新式军械功能搬移到了将作寺,且在将作寺下面划分制械局与制药局等专业官衙,以使大明军事工业方面能全面开花;而军器局则只负责对成熟火器进行批量生产和对批量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而注重成熟火器的生产质量。

    不过。

    朱翊钧因为火器直接授赵士祯为正六品主事官,倒是让申时行等执政公卿越发笃定,当今皇帝是真的重视技艺。

    戚继光更是越发觉得,自己那几个点错技能的儿子似乎真的不是什么坏事。

    “陛下,兵科都给事中张鼎思弹劾宁远侯迟迟不受枢密院所发钧旨,将俘虏夷丁编为新营,派去云南,而恐是故意使其逃跑,以养寇也!或恐还留勇勐者为家奴,而暗蓄异志。”

    这时,申时行又奏了一件事。

    宁远侯就是李成梁。

    朱翊钧已因辽东大捷和古勒寨大捷,升其为侯。

    朱翊钧听后皱眉道:“这个张鼎思居心叵测!区区两千余俘虏的夷丁,就算被李成梁全部收留或放掉,安能助其养多大的寇,蓄多大的志?”

    “传他到御前来!”

    接着,朱翊钧又吩咐了一声。

    张鲸拱手称是,就先离开了侍御司。

    这时,戚继光恐执政公卿中的许多文臣因本身对武将有歧视之心,而不知天子之意,以至于还以为张鼎思所奏看上去颇有道理,甚至令人敬佩,毕竟敢弹劾边镇大将,也就起身问道:

    “陛下可是担心,张鼎思明弹劾宁远侯养寇,而实则欲坏本朝对外用兵的大计,而先弹劾宁远侯,使辽镇的大将人人自危,不得不真的养寇;”

    “再加上,女真蒙古等可能也不想真的被朝廷抽调丁壮去南方,也就因此和辽镇边将一拍即合,一起演戏,要么屠所俘虏夷丁,加剧仇恨,要么放走所有夷丁而壮大诸夷,即养寇,最终坏掉本朝借夷灭缅的方略?”

    戚继光问后,申时行、潘成、余有丁、王锡爵、徐学谟等文臣皆瞅向了戚继光,而深思起来,随即也大多颔首,做出恍然大悟之态。

    朱翊钧则在这时候说:“对于边事处置,不能不慎!虽然庙堂上已主张对外用兵,但天下,宁自毁长城使外夷做大也不愿朝廷兵强马壮的奸邪之辈也不少。”

    “陛下圣明!”

    ……

    “陛下召见?”

    兵科都给事中张鼎思惊讶地问着来传他去的宦官田义。

    田义点首。

    张鼎思一时只得跟着田义走来,且笑着问:“公公可知,陛下为何召见吾?”

    “给谏还是别问的好。”

    田义回道。

    张鼎思讪讪一笑,一时不停地开始用额头揩拭着汗珠。

    很快,张鼎思就到了御前。

    一到御前。

    张鼎思在看见戚继光后,就恍忽明白了什么,而眸露出阴冷之色,随即大拜在朱翊钧面前:“臣见过陛下。”

    “你不必恼恨蓟国公,是你轻视了朕!非是蓟国公提醒了朕。”

    朱翊钧这时澹澹地说道。

    张鼎思道:“陛下,臣只是风闻言事而已,毕竟宁远侯的确迟迟未发夷丁,臣也是为朝廷着想,才上疏直言的啊!”

    “为何不先问枢密院,确认一下原因?!”

    朱翊钧突然沉声问了张鼎思一句,又道:“你是兵科都给事中,难道没有权力催问枢密院对军务的完成度?”

    “臣,臣。”

    张鼎思结巴起来。

    朱翊钧则笑了起来:“是想看朕的笑话吧?”

    “陛下!臣知罪,臣不敢如此不谨,不先问枢密院就擅劾边镇大臣!以至于没想过令中外生疑,恐误军国大事的坏处。”

    张鼎思忙叩首在地,满头是汗地奏禀道。

    “没有人指使你?”

    朱翊钧问道。

    张鼎思眼睁睁开始熘熘地转了起来。

    “罢了!谁会跟你一样笨,差点把‘欺君’两字写在脸上。”

    朱翊钧说着就道:“拖出去,弃市!”

    张鼎思顿时张大了眼。

    没多久,锦衣卫就走了进来,将张鼎思往外拖去。

    张鼎思忙朝申时行等喊了起来:“诸公为我说说情啊!”

    但申时行等未答语,皆无视了张鼎思。

    这天晌午。

    张鼎思被押到了西市牌楼。

    “时辰到,斩!”

    一时,待时辰一到,监斩官就丢下了令牌,而他的头颅也被摁了下去。

    张鼎思只是苦笑起来,喃喃说道:“只是弹劾李成梁,没有明言反对大兴兵事,竟然还是被看穿了!”

    唰!

    随着一刀落下。

    张鼎思人分两半。

    血渌渌的头滚在了一边。

    ……

    “朕宁断言路,也不能让不谨或者包藏祸心之言官坏我边事!”

    “拟旨告戒六科与都察院,对于边臣要慎重弹劾,不然,边事若是因此更糟糕,亡了社稷,负责的不是他们,而是朕!”

    “至于边镇若真的造反或叛国的话,且因为朕不准随意弹劾,而致使朕错过平叛的时机,且因此亡了国,没关系,反正负责的是朕!新朝大可以怪朕昏庸,而他们反正也可以继续为新朝之臣,也一样可以拿朕做例子提醒新朝之君。”

    回到之前,即张鼎思被诛之前,在被锦衣卫带离侍御司政事堂时。

    朱翊钧在张鼎思被锦衣卫带下去后,对执政公卿们下达了新的旨令。

    “陛下乃英明之君,自是不会被奸臣蒙蔽!”

    “内阁对此也有责任,竟选出了张鼎思这样的给谏,实在是有愧于陛下的信任。”

    】

    申时行立即主动请起罪来。

    “你们又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哪里完全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毕竟朕要是稍有不慎,也会被他们骗了过去。”

    “所以,为执政大臣难,为君更难!”

    朱翊钧叹起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