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都市小说 - 鉴宝:从地摊捡漏到全球首富在线阅读 - 第289章 有铭文

第289章 有铭文

    石磊很满意常晓丹这话。

    他虽然出道时间不长,但战绩彪炳,确实能镇得住场子。

    何况他现在的战斗力比之前又上了一个档次,如果有人拿他以前的战斗力当标准,他一定会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话间,王静又收拾妥当,然后一起离开酒店。

    黎诗诗开车,王静在副驾驶。

    石磊和常晓丹做后排。

    直奔淀山湖。

    到地方后细细一看,果然不一般,一栋栋独栋别墅别提多漂亮,没有很高的围墙,但隐私性很好,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形成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再辅以精心修剪的攀爬类花草以及造型精致的草坪花坛,怎么看怎么惬意。

    这别墅,舒适性比首都的四合院要强不少呢。

    下车,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朝石磊招手。

    石磊扭头看常晓丹:“这是正主?”

    常晓丹点点头,挽起石磊的手臂走过去,甜腻地打招呼:“刘奶奶,我幸不辱命,给你把人带过来了,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阎王石磊,有他在,绝对没有人敢捣乱。”

    小老太太伸手:“年轻真好啊,高大帅气,极有男子气概,男人,就得是这个样子。”

    石磊微笑:“老太太过奖了。”

    “屋里请。”

    “请。”

    进入客厅,有佣人泡茶。

    老太太直接问:“小石啊,丹丹说你要八大山人的画,是这样吗?”

    “如果有别的选择那自然更好。”

    “别的……我有一幅祝枝山的大草字,你看看?”

    “可以啊。”

    祝枝山是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以书法见长,影视剧里存在感很强,但在收藏领域却要差不多意思,跟唐伯虎、文徵明没得比,仅比徐祯卿好一些,因为徐祯卿不擅长字画,而是以诗词著称。

    祝枝山就是祝允明,枝山是祝允明的字。

    祝枝山的字,行情可能不是非常好,跟唐伯虎、文徵明比要差点意思。

    然而,真要评价祝枝山的字,那水平是相当地高,说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也不过分,尤其草书,水平极高。

    这一点,连傅青主都不得不承认。

    傅青主的书法水平本就极高,但跟祝枝山比,却差一大截,这是傅青主自己都承认的差距。

    比傅青主这个准书法宗师强一大截,那岂不就是宗师中的宗师?

    只是很可惜,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本身就比画要低,同样一个人的字和画比,价格都能差到十倍以上,就这,祝枝山的字也能卖到千万级别,几十个字就能卖到上千万,这在书法作品市场中已经是首屈一指的行情。

    另外,祝枝山的字,在明代就已经很值钱,当时的人包括后世的人都以能拥有祝枝山真迹而为荣,傅青主就曾收藏过好几幅祝枝山真迹。

    也因此,石磊一听祝枝山的字,心里就先同意了好几分。

    虽然从经济价值这个角度比较,祝枝山的字肯定不如八大山人的画。

    但石磊就是更想要祝枝山的字。

    当然,现在只是看看,如果八大山人的画是法器,或者灵气含量更高,他也不会矫情。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

    很快有佣人取出两个盒子。

    石磊亲自动手,挨个儿展开。

    伸手一抹就清楚了,都是好东西,但都不是法器,灵气含量也都是a 级,没多大差别,所以他直接选了祝枝山的字。

    老太太很惊讶:“不仔细看看?”

    “不用,都是好东西,差距不是很大,选哪个都一样。”

    “可是这价格却差了好多呢。”

    “我没打算卖钱。”

    “自己收藏?”刘老太太上下打量石磊:“听说你不怎么喜欢收藏啊?”

    “那都是谣言,而且我的四合院快装修好了,家里没点好东西怎么能行?”

    “原来如此,这么说,祝允明这一幅大草《青溪》还挺适合,嗯,挂书房里最好。”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刘老太太却又眨眨眼:“你就不怕这字画是赝品?”

    “您老人家不至于做这种事情。”

    “万一呢?你刚才就简单瞅了两眼,真是赝品,你可看不出来。”

    “不,我能看得出来,”石磊微笑:“我可不只是会打架,古玩鉴赏才是我吃饭的本事。”

    “哎呦,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这事儿,”刘老太太一拍额头:“走,带你看看那只青铜大鼎,顺便也帮我瞅瞅是不是真的,我可不想为一件赝品折腾成这个样子。”

    石磊摇头:“嘉德不至于吧。”

    “那可难说,干这个买卖的心都挺黑。”

    “这点我赞同。”

    石磊一边附和老太太,一边跟着老太太进入仓库。

    说是仓库,其实更像一个小型展览馆,那装饰和布置,相当专业,各种防护措施和灯光都是顶级水平。

    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仓库中央的那尊大鼎。

    石磊在拍卖会开始之前看到过,但没有机会上手。

    可现在……

    就摆在他面前,距离很近,没有玻璃罩和隔离带,几道灯光照在大鼎之上,把这尊高度在八十公分左右的大鼎衬托得神秘又威严。

    石磊靠近,没有急着上手,而是耐心地观察大鼎的每个细节。

    刘老太太轻声问:“感觉怎么样?”

    “挺不错。”

    “是真的吧?”

    “嗯。”

    “工艺呢?”

    “很成熟的多次浇铸工艺,陶范制作,采用倒浇法,工艺相当精湛。”

    “年代是……”

    “周晚期吧。”

    “对了,里面有铭文,你要不要看看?”

    “还有铭文?”石磊大惊。

    青铜器,尤其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铭文跟没有铭文,价值可是天差地别的,甚至那几个铭文比鼎本身更重要。

    鼎是非常重要的礼器,尤其是这么大尺寸的大鼎,要么用于祭天,要么用于陪葬,能被记载在上边的文字,很可能就是一段还没有被发现的历史,甚至有可能改变现如今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的认知。

    在这之前,他还真不知道这鼎里有文字。

    想到这里,顾不得刘老太太的反应,直接探头往里看。

    果然有文字。

    不过数量不太多,就六个。

    石磊继承了傅青主的传承,傅青主本身就很擅长考据和鉴定,对金文甚至甲骨文都有一定的研究。

    只可惜,傅青主研究的这些东西并不算深刻,因为明末清初时候对金文和甲骨文的研究还处于零敲碎打的阶段,是傅青主这类学者自发研究的,成果基本随缘,跟现在那些享受国家编制和资金的专业研究院没得比。

    所以,石磊竟然一个也不认识。天羊行空的鉴宝:从地摊捡漏到全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