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逆清1845在线阅读 - 第25章 发钞权

第25章 发钞权

    潘清菡最终还是答应了赵源,跟着赵源回到了丽如银行。

    当晚,罗伯特设宴款待赵源、潘清菡以及亨得勒,一旁陪同的除了亨特以外,还有之前见过的郭实腊,按照罗伯特所说,此人代表了香港总督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而来,具体意图并不明确。

    在此之前,罗伯特曾经给赵源介绍过戴维斯的情况。

    与这个时代很多来华英国人一样,戴维斯同样是一个中国通,号称精通汉学,刚刚在去年五月份就职香港总督。但是此人在香港的名声并不算好,曾经因为登记户口证、征收地税、专利税、财产税等一系列繁琐政令,受到了广泛的抵制。

    当然,这也跟首任香港总督璞鼎查有很大的关系。

    璞鼎查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军人,早年间主要在印度活跃,后来被英国政府任命他为鸦片战争时期的侵华全权代表,用来代替查理·义律,也就是率先开启鸦片战争的那位英国驻华商务总监。

    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被英国人所占领,璞鼎查便成为了首任香港总督。

    但是,璞鼎查的港督任期并不长,仅仅只有短暂的一年,且此人更像是一个职业军人,在管理香港时手段粗暴,主要照搬了英格兰的原有制度,在香港成立了治安委员会,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太平绅士’,依靠这些人来协助港督府来治理香港。

    除此之外,璞鼎查还采用“以华制华”的首单,在华人中实行保甲连坐制度,还利用一些华人来协助他维持治安,甚至还颁布了专门针对华人的宵禁令,严格规定华人不得在晚上十点后在外面行走,但是这些举措反而引起了当地人的进一步不满。

    可以说,璞鼎查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烂摊子,等戴维斯接任时,香港问题非常多,秩序混乱,管理不善,最严重的是财政状况已经濒临崩溃,英国政府为了维持在香港的统治,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的金钱,甚至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因此,戴维斯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上的问题。

    当初说起戴维斯时,罗伯特的脸上曾带着几分不屑,嘲讽道:“这是一个钻进了钱眼里的人,他甚至打起了妓女的主意,在这些婊子的身上也要抽税!”

    可以说,即便是在香港的其他英国人,对戴维斯的评价也不高,认为其能力有限。

    在宴会开始后,郭实腊望着面前的赵源,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赵,我们又见面了。”

    赵源脸上微笑,心中自然知道这个郭实腊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想要进一步拉拢他,成为英国人统治香港的爪牙,他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今天这么巧,竟然又遇到郭实腊先生了。”

    言语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嘲讽味道。

    罗伯特对港督戴维斯并不感兴趣,对郭实腊也不太看得上眼,便也不去主动解围,只是端着酒杯静静地看郭实腊表演。

    郭实腊脸色丝毫不变,他缓缓开口道:“赵,你应该明白一点,我代表的并非我自己,还有总督,他很关注你,也愿意帮助你。今天来这里见你,也是总督的意思。”

    赵源摇了摇头,道:“郭实腊先生,我实在难以想象,总督为何会关注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一次来香港我只是为了应约丽如银行,如果总督对这桩合作感兴趣,不妨跟罗伯特先生谈一谈。”

    果然,此话一出,罗伯特的脸色就变了。

    “郭实腊,赵先生是丽如银行邀请的合作伙伴,还请你回去禀告总督,这件事关系到大英帝国在华的根本利益,届时我会亲自回到伦敦跟巴麦尊爵士谈。”

    郭实腊脸色微微一变,道:“那就不打扰几位了。”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宴会。

    罗伯特望向了赵源,道:“赵,现在你可以好好谈谈发钞的问题了。”

    赵源举起了酒杯,道:“罗伯特,掌握了发钞的权力,即掌握了收取铸币税的魔法,而对于丽如银行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罗伯特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看着里面琥珀一般的酒液随着杯体转动,若有所思道:“听上去的确很诱人……”

    在这一点上,赵源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人在发钞问题上的经验,可比西方丰富多了。当然,踩的坑也多多了。

    首先,要明确一点,自古以来的货币发行权,通常只有一国政府控制下的中央银行所拥有,尤其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私人铸钱仅仅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也给大部分人带来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只有中央能发行货币。

    但要注意的是,在金银本位体制下,政府控制的主要是实体金银,而非纸钞,因为纸钞最早是建立在货币基础上的支付凭证,早期并不具备流动性,就比如宋朝出现的交子。

    但是,随着交子影响力的扩大,自身信誉度的提高,也使得交子具备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出现了流通性。

    问题是,实体天然金银铜货币,本身会受到原料的限制,并不能想制造多少就制造多少,可是纸币却不一样,它本身不具备稀缺性,只要发钞行乐意,它想制造多少就制造多少。

    于是,华夏历史上出现的几种纸钞,比如交子,比如大明宝钞,最终都走向了信用破产,沦为了废纸。

    人们在吸取了教训之后,开始只相信有限流通的纸钞——也就是后来由各个钱庄出具的庄票以及后来的银票,因为它们并不是朝廷所控制,且具备严格的兑付条件,从根本上限制了大肆发行的空间。

    而西方早期的纸钞便与银票极为相似,它本身不具备流通性,而只是一种存款票据,且发行方都是金匠铺,不具备法律效应,单纯依靠金匠铺本身的信用机制来维系。

    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这些金匠铺便逐渐发展成了专门的银行,也就具备了专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存款票据以及开设支票账户的金融服务机构,而后也出现了放贷业务和吸取存款的业务。

    事情演变在这个时候,发钞权其实已经不是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可是被掌握在这些主要的私有制的股份银行手里,他们发行的纸币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反过来通过这些货币来影响政府的决策权。

    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联储、德意志银行和法兰西银行等央行,其实都是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私有银行,他们便是通过发钞权来逐渐控制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