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大明1521在线阅读 - 第177章 大辩论(二)

第177章 大辩论(二)

    “我先来!”

    王大化在第一时间站了起来,用声大的优势,压倒了所有同僚。

    “你要说什么?”被压倒的同僚,当然不服气,直接反问道。

    “我王大化认为,杨公子这三条策略,非常好,我非常支持!”

    哄~

    王大化的表态,顿时引起满堂哄笑。

    只有内阁和六部的大员们,还坐的比较沉稳,暂时没有表态。

    但是那些外围的新选手们早就迫不及待了,他们都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用自己丰富的学识,强大的辩才引起皇上的重视。

    哪怕有皇上说一句不错,也会对他们的仕途产生重大的影响。

    “好什么好,我有问题问杨公子!”

    杨慎淡定的坐了下去,微微拱手:“请问!”

    “你说要进行土地改革,让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难道这样就能如你所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了么?”

    “敢问这位,高姓大名?”

    “兵科给事中,手下的从九品记司,正德十三年同进士,昌玉轩。”

    “昌兄好长的名头,我且问你,你既是记司,那你在兵部誊抄一份奏疏,需要多久?而你二大爷让你帮着写一份状书,同样的字数,你又用时几刻?”

    “这……”昌玉轩还没想好怎么回答,杨慎就已经给他堵死了后路。

    “昌兄想好了再说,我在兵科可也有不少好友,若在皇上面前妄言,可是欺君之罪!

    是不是没话说了?只因,为公时则游船划水,为私时则争分夺秒而已。

    你都如此,何况百姓乎?为他人种田和为自己种田,能一样吗?”

    昌玉轩像只斗败了的公鸡,垂头丧气的坐了回去。

    此时,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站了出来。

    徐阶单纯就是看不惯杨慎这种狂傲的做派,但对他的观点还是比较认同的。

    而且是他提出的官员考核的方法,怎么在杨慎这里,官僚体制就并未得到有效的改革呢?

    “杨兄,对你其他观点,我倒是表示认同,但唯独对你所言,官僚体制还并未得到有效的改革,表示不解,还望解惑一二。”

    见徐阶这么客气,杨慎自然你投之以木桃,我报之以琼瑶。

    “实不相瞒,对于官员体制的改革,我只是觉得仍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但此事一是太祖旧制在此,二是土地和商业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暂时倒也可以先不动,等到不适应的时候,再行改革也不迟。

    既然子升问到了,那我也不放先说一说,我以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仅存即可,至于礼部实无存在之必要,古之仪制、贡举之法,完全可以由国子监和翰林院完成,皇上已经成立大元帅府,完全可以取代兵部,刑部的职责,完全可以分给大理寺和内阁,而工部的事情,则完全可以由大明重工集团承担,户部所做之事,内阁和大明银行已经足以。

    相反,某以为该成立商部,以统筹协调商业、手工业、各集团和朝廷、官府之间事。”

    “多谢赐教!”

    徐阶的嘴张张阖阖几次,最终还是只说出了这四个字。

    杨慎刚才所言,太过惊世核俗,这种改革才可称为大刀阔斧,才能称为天翻地覆,远超自己的想象。

    嘉靖都不用再试探,就看在场官员,包括杨廷和在内,那惊愕的表情,就知道这个改革,目前来说有点太超前了,暂时不能为大家所接受。

    赶紧先给这些人吃个定心丸,别让他们被那些士子门天马行空的想法所吓到了。

    “用修这个想法是不错,但还缺乏深思熟虑,诸位听听即可,朕暂时还没有要如此大改的打算。”

    呼——

    刚才落针可闻的宁静,被齐齐的呼气声打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朕倒是想再成立两部,一个就是刚才用修所说的商部,就由徐阶担任第一任商部尚书好了。”

    徐阶,今年才刚刚二十岁整,就是商部尚书了!

    这个决定差点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皇上就算不拘一格,也太不拘一格了。

    “该有一部么,朕觉得应该叫艺部,或者叫文化教育部,用修你当这个第一任尚书如何?”

    杨慎欣然谢恩领命。

    大明八部衙门正是成型。

    “陛下,臣也想和杨尚书探讨一下。”杨廷和终于忍耐不住开口了,他眼神严厉的盯着自己的儿子。

    “唔?好!朕要看看你们父子如何对阵。”

    “杨尚书!”杨廷和这一称呼,把杨慎吓的一哆嗦,本能的感觉到屁股一阵幻疼。

    “父亲……”

    “朝堂之上无父子!我是作为内阁首辅在对你问话。”

    “是……首辅大人请问。”

    “好,这第一个问题,你可知道四口之家一年需要吃米几何?良莠参半之田,风调雨顺之年,一年可产米几何?”

    “……”杨慎真被问住了,他还真没去实际调查过,那些士子门也没有亲自种过地。

    “我告诉你,四口之家一年要吃米三石,良田好年头也不过产粮两石,去除朝廷十五税一的税,以及劳役折米之后,一家人需要至少良莠之田四亩才能面前应对普通年景,要想度过荒年,至少要再翻一倍,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田可以达到你说的耕者有其田?”

    这个问题,杨慎有准备。

    “土地清丈已干去年冬完成,当下共有官田、私田、军屯共计七百于万顷,远多于此前户部帐上的四百余万顷。当前大明,有田者十一,佃者十九,也就是这七百余万顷,除了军屯和官田,也有几百万顷,只集中在六百来万人的手里!

    陛下改革之后,朝廷官员、学校、军队,皆有朝廷供给,这些官田、屯田,除了退军田之外都可以拿出来匀给无地者耕种!”

    “那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地从原有的土地者手里拿走,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政局将为之动荡。”

    “政局为之震荡?首辅大人别忘了,车要前行总免不了要颠簸,可那些石子终究无法抵挡车轮滚滚,难道因为害怕颠簸,就不向前行了吗?

    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别忘了这些利益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一个小偷在被抓住的时候,总会反抗的,难道就因为这些小偷会反抗,捕快就不用去抓了吗?捕快会怕受到伤害吗?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天下百姓支持的事,那些人翻不起多大的浪花来的!”

    杨廷和冷哼一声,他儿子这口吐莲花般的辩才,显然没有把他说服。

    “杨尚书,别忘了大明是有大明律在的!”

    “那又如何?”

    眼看着儿子还是不如老子,即将落入自己的圈套,杨廷和也故意停顿下来,先喝了口奶茶。

    在吊人胃口这方面,爷俩倒是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