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银狐在线阅读 - 第四十四章 顾命三大臣

第四十四章 顾命三大臣

    襄阳皇宫天子寝殿内,刘备倚靠在木塌上,浑浊的目光看着三人。

    诸葛亮、沈晨、关羽忧心忡忡地站在床边等候。

    室内炉中烧着香料,略微冲散了那丝丝药味,窗户打开透透气,屋外阳光明媚,屋内气氛沉重。

    刘备见三人脸色凝重,便笑着说道:“你们三个是怎么了,即便是孔明也平定南中,出将入相,都是战场上的大将军,见惯了生离死别,怎么反倒伤感起来。”

    “大兄.唉.”

    关羽纵使男儿有泪不轻弹,看到刘备现在的样子,还是忍不住眼角泪水不停地落下。

    刘备伸出手示意他们三人靠近一点,然后对他们说道:“我叫你们来,想必你们也知道缘由。国家一统大业未成,我却要死了,之后的事情,就要托付给你们。”

    “大兄。”

    关羽上去蹲在地上,两米的伟岸身躯此时竟变得佝偻起来,紧紧握住刘备伸出的手,看着他道:“莫要说这样的丧气话,大兄.国家大事,还是在大兄身上。”

    刘备笑了笑道:“好了云长,我的身体我知道。人都有这个时候,你也不要这般儿女情长。晓卿说过,不要沉迷幻想,要接受事实。”

    “大兄.”

    关羽与刘备感情极为深厚,纵使刘备这般说,又如何能不伤心得起来?

    刘备拍了拍他的手,轻声道:“我死之将至,赖有诸君相助,能在南方复兴汉室,亦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唯独只希望能早日国家一统,孔明。”

    “陛下。”

    诸葛亮上前拱手。

    刘备说道:“朕死后,太子继承大统,君行周公之事,国家事务就全赖孔明辅之。”

    “臣铭记在心。”

    诸葛亮肃然拱手鞠躬行礼。

    这是打算顾命托孤。

    自周成王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周公旦开始,顾命大臣便由此诞生。

    而且顾命大臣往往并非一个,有多位组成的团队。

    如周成王留下了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等人辅佐周康王,于是就有了成康之治。

    汉武帝临终前留下来的团队则是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辅佐汉昭帝。

    现在刘备显然也是打算效仿周成王和汉武帝,留下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关羽以及骠骑将军沈晨承担顾命角色。

    刘备嘱托了诸葛亮之后,又召唤道:“云长,晓卿。”

    “大兄。”

    “陛下。”

    关羽和沈晨都应了声。

    刘备继续道:“北伐的大业,就交托在你们身上了,兵马军队,皆由你们掌管,由丞相分配,大事要一起商议。”

    “是。”

    二人都领命。

    刘备说道:“晓卿之前说准备攻打并州了吗?”

    沈晨回答道:“是的陛下,臣已经准备好兵马,粮草器械也一应俱全,先取河东,再攻并州,威胁河内洛阳等地。”

    “嗯。”

    刘备又问关羽道:“云长,淮南如何了?”

    关羽回答道:“刚刚攻下合肥,兵马还颇为疲惫,因而还在整顿军务,待后续粮草武器军械都运达之后,就能继续进攻广陵汝南等地了。”

    刘备说道:“晓卿能否策应云长,与云长一同进攻?”

    沈晨就摇摇头道:“军机之事,还是要随机应变,若是一同进攻,恐失了先机。何况臣以为,由臣先发动进攻是一件好事。”

    “为何?”

    “若臣攻打河东,威胁并州与河内,曹魏必然惊恐,此时大将军按兵不动,甚至佯装不能北上,只派人驻守合肥,主力撤回濡须口,曹军就可能会调集汝南守军防备并州,到时候汝南兴许更好攻破。”

    “嗯,原来如此。”

    刘备轻点下颌,片刻后又叹息道:“关中有晓卿,淮南有云长,我便心满意足矣。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若我一死,河南战场无有主将,翼德鲁莽,孟起不能过于执掌兵权,士元和孝直又有时候会意见向左,令人担忧。”

    这就是现在刘备最担心的问题。

    历史上马超很快病死,但如今因在南方过得还算不错,甚至跟着刘备几次击破曹军,勉强为家人报了一些仇怨,因此倒是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赍恨吐血而死。

    可五虎上将当中,只有关羽有统率大军的能力。马超虽然能统率,然而他几次统率大军,都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担任主将恐怕为难。

    另外就是他的性格有缺陷,刚愎自用,且反复无常。刘备素来有识人之明,自然不可能将主将的职务交到马超头上。

    其余黄忠病死。

    张飞同样性格有缺陷,脾气暴躁冲动容易坏事。

    赵云倒是沉稳有加,或许可以为帅,但他多年戎马生涯几乎没有独自领兵的经验,有限的一次还是在寻阳守城突袭了孙权,很难承担起指挥十万人以上的集团军作战。

    而庞统和法正参谋意义更重,且庞统性情温和,法正性情暴戾,都不适合做主将,有的时候甚至发生争吵,容易引发矛盾。

    所以一旦居中调和的刘备死了,河南战场确实已经找不到人能够承担起主将的责任。

    诸葛亮举荐道:“陛下可以令赵云为关中主将,晓卿回河南。”

    “晓卿?”

    刘备看向沈晨道:“卿以为如何?”

    “让我回河南吗?”

    沈晨低头思索了一会儿。

    目前真正有实力的帅才只有三人,自己、诸葛亮以及关羽。

    赵云或许可以做主将,但毕竟没有统领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经验,别看历史上他在箕谷之战中指挥有度,在与曹军交战失利的情况下没有造成多大损失。

    问题在于关中战场可是敌我加起来二三十万人级别以上的大规模战争,能同时指挥那么多人的,整个汉末三国也是寥寥无几。

    孙权倒是带过,然后被张辽虐成傻子。曹操也带过,赤壁一把火烧个精光。之后能统领十万级别以上胜利或者没有大败的,似乎也就诸葛亮、司马懿、姜维、钟会、司马孚、司马昭等少数人。

    甚至姜维都存疑,因为钟会最多带过十余万军队,而姜维最多也就带五六万人,没有一次性带十万人以上的记载,只不过是他五六万人在剑门关挡住了钟会十多万大军。

    另外司马孚和司马昭属于取巧,新城之战中司马孚只是防守,等着诸葛恪自己因为瘟疫而退兵。司马昭更是打的一群乌合之众,并非是精锐对垒。

    所以如此大规模兵团作战,且还是双方精锐主力交战,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才能。

    赵云带几千人或者一两万人打小规模战役可能是一把好手,但能否承担起关中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军事主将,必然是一件有待商榷的事情。

    想到这里,沈晨摇摇头道:“子龙叔并没有统领十余万大军的经验,我恐他在与曹军对垒中有些疏忽之处,影响整个战局。因而为稳妥起见,臣以为必须还是要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关中。”

    “那河南怎么办?”

    刘备问。

    沈晨目光看向诸葛亮,笑道:“陛下,丞相用兵之能不在我之下,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丞相?”

    刘备扭过头,他倒不是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毕竟南中之战诸葛亮已经证明了自己,在几乎没什么损失的情况下,把南中轻易平定,可谓是智将无双。

    主要是现在的南方不像历史上刘备集团只拥有益州一州之地,而是拥有整个淮河以南,加上关中和西北凉州。

    如此大的地盘几乎已经是曹魏的两倍有余。

    即便多是地广人稀的山区以及少数民族栖息地,但地盘越大,就意味着处理的政务将呈几何上升。

    现在刘备病倒,等他一死,刘禅哪怕刚刚继承大位,也是没有能力处理政务。

    因此到时候整个南方的政事都要系诸葛亮于一身。

    甚至不仅是政务。

    他们处于北伐的关键档口,粮草、军械、物资,都要诸葛亮筹集运送到前线。

    如果诸葛亮走了的话,国家政务显然就无人打理。到时候即便诸葛亮在前线取得战果,后方恐怕也是一团乱麻。

    刘备听到沈晨举荐诸葛亮,犹豫道:“可是如今国家大事皆系孔明一身,若他出征的话”

    沈晨说道:“陛下,国家的政务确实繁琐,但三位副相以及三省台部那么多官吏便足以处置,唯独这军机大事,必须要有主谋之人方能不会有损伤。”

    “嗯。”

    刘备觉得很有道理,希翼的目光看向诸葛亮道:“孔明,若我死,河南就交给你了。”

    “臣遵命。”

    诸葛亮没有拒绝,最终应下了这个请求。

    因为沈晨说的是对的。

    大规模军团作战不是几千几万人的打仗,事关国运,就必须要谨慎。

    赵云终究是没有这方面的领兵经验,万一出现纰漏就可能造成北伐彻底失败,所以还是他亲自出马最为稳妥。

    当下刘备也没有犹豫,将如今的大汉兵权一分为三,分别由沈晨、诸葛亮和关羽执掌。

    同时让三人为顾命大臣掌管国家大事,以诸葛亮为主,沈晨关羽则分别可以管理凉州、汉中、关中、淮南、扬州等地的官员任命以及地方政务。

    这样整个大汉几乎是一分为三,权力也都为三人控制。

    但刘备却并没有害怕他们会叛乱割据,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本就是一介草民出身,能够拥有今日,全都依赖三人鼎立相助。

    如果他们早有异心,自己也不可能有现在偌大的南方。

    因此他对他们充满了信任。

    之后四人又聊了一会儿,刘备精力很快就变得越来越差,慢慢地竟又疲倦地睡下。

    他们不敢打扰,只能先退回到殿外。

    众人见他们出来,便簇拥着过去,吴皇后甘夫人糜夫人等人进了殿内陪伴刘备,其余众人就在殿内聊了一下。

    到了傍晚时分大家各自散去。

    出皇宫的路上,沈晨和诸葛亮一起走着。

    宫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亭台楼阁无数,雕梁画栋,竹影森森。

    他们往皇宫正门方向去,走到德阳殿左侧屋檐斗拱下的时候,诸葛亮忽然问道:“晓卿。”

    “嗯?”

    “你怎么举荐我为河南主将?”

    “思来想去,只有兄长了。”

    沈晨叹息道。

    “陛下自感大限将至,这北伐,还能打下去吗?”

    诸葛亮目光担忧地看向北方。

    刘备如果真的死了,对于南方的震荡肯定是非常大的。

    现在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半,将士们其实也都疲惫不堪,军心士气已经不如最开始那么高。

    如果不是西线和东线战场连战连捷,恐怕士气低落,早就应该退兵回来了。

    要是过了不久,刘备真的病逝,消息传到前线军中,将士们的士气肯定会跌落到谷底,即便他亲自去,也不一定胜利。

    这对于大汉来说,打击太大了。

    沈晨思虑道:“兄长的意思是,应该退兵回来?”

    “嗯。”

    诸葛亮点点头道:“若陛下真有万一,先退兵回南阳,方是最好的选择。”

    “我也赞同退兵吧。”

    沈晨说道。

    诸葛亮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难道你就不担心退兵回去之后,将来北伐更艰难?”

    沈晨摇摇头道:“统一战争没那么好打,但再艰难也得打下去,何况我们至少已经处于战略优势,只要对关中和淮南经略得当,很快就能重新发起新一轮的攻势。现在曹魏顶住了我们继续进攻,兵马俱为疲惫,也该回来休整。”

    “唉”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有些话一直没跟刘备说。

    那就是虽然沈晨和关羽取得了不小优势。

    但河南战场迟迟处于僵持,且甚至还有些被动劣势。

    这就意味着双方将陷入持久战。

    到了曹魏和大汉这个级别,谁也不可能一口就吞并对方,只能慢慢消磨,步步蚕食才能胜利。

    所以战争继续打下去,大抵要么两败俱伤,要么最终还是得黯然退兵回去。

    因而见好就收,先占领关中和淮南,再慢慢吞食北方最好。

    可惜之前刘备一直不听劝,执意继续进攻北方,导致最近这半年基本上都是徒劳无功,损耗粮草。

    现在刘备重病,纵使谁也不希望他现在就病逝,可如果他真的在这个时候驾崩的话,或许也该是退兵回来休整准备下次北伐的时候了。

    昨天不是我故意断章啊,我都很久没断章了,肯定是不小心的,小问题。今天一直没什么精神码字,强行码出来的,天气太热了,感觉像中暑了一样,昏昏欲睡,现在还犯着困,精力太差了。我看看能不能码出第二章来,如果码不出来睡觉了的话,那就是没了,大抵也补不成,不过至少明天应该两章,后天和大后天可能单章,因为我又得去外地相亲(约会),嘿嘿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