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都市小说 - 桂花刊在线阅读 - 1.奔赴远洋

1.奔赴远洋

    旧金山唐人街有一家中医推拿针灸诊所,来客多是被咳嗽感冒和腰椎顽疾折腾的邻里街坊。一九五二年,裘世德带着妻子儿女登船远洋,到了民国时期人人口中的三藩市湾后,一群鬼祟硕大的生灵窜过女儿的脚。不出多日,肺痨蔓延唐人街,“裘世德”中医推拿针灸诊所应运而生。

    转眼间,牌匾渐渐有了掉色的痕迹,坐门口闻药的是一个印度人,裘母一时间不晓得乌花贝母的英文是什么,只能比划着,半是英文,半是上海话。

    “你要嚼着这个吃,这样咳嗽就会慢慢好。这是乌花贝母,嚼进去会有苦涩感,一次含三颗,或者分三次各含一颗,侬晓得伐?”她当面示范,捏三颗乌花贝母放进嘴里,指着正在嚼动的腮帮子。

    印度人恍然大悟,又对着拳头开始小咳。裘母讲道:“你这个咳嗽好久的咧,一定要按时吃,不然好不了。”

    印度人微笑点头,鼻腔漫进针灸房里的幽香,是他不熟悉的味道。他用带着印度口音的英文问裘母这是什么烟,裘母说这不是烟,是她丈夫正帮人做艾草针灸,这样可以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然后抓了一把中药,多番交代他按时吃。

    印度人送了一包香料回馈,抱着一袋印有“裘世德”三个繁体字的古牛皮包,戴帽子出门,铃铛来回一响,又进来了一个人。

    裘母正忙着低头敲算盘,嘴嘟哝了一句欢迎光临,闻到一阵桂花香,没抬头也预知这是哪位俏佳人,亲热地笑道:“是谁大驾观临啦。”

    算珠上下哒哒作响,裘子颖趴到堆着中药样本的樱桃木桌上,双手托腮,告知道:“姆妈,我进报社了。”

    裘母这才抬起头来,看向女儿,惊喜:“是你欢喜的么。”

    裘子颖眉开眼笑:“是,爹爹知道了也会开心吧,”想到什么,又惆怅,掀开了印度人送的香料包,数着里面的芫荽、肉豆蔻、胡椒、柠檬叶、肉桂,细声说道:“只不过编辑跟我敲了一个主题,她让我深度跟进一下寰球唐人街的现状,所以会把我外派到伦敦一段时间。”

    “你才刚进去,这么快就要出远门,还是隔着大洋的地方。这杂志社是真是假。”裘母多少有些惊讶,可是她的女儿也二十岁了,迟早要独立出远门。

    “当然是真的,这是学校教授推荐的,他和我的编辑以前是同事。”

    “可是……”裘母深谙女儿的脾性,不再说下去,唯有叹息:“你欢喜的,意愿的,我是拦不住你呀。”

    裘子颖不再佯装惆怅,抱着她母亲的脖子,亲昵地说:“我会给你写信打电报的。”

    艾草香愈演愈浓,裘世德拉开了门帘,他把一个客人送走,才得知这个消息,顿时勃然大怒,“太远了!我不允许!”

    裘子颖方才的温存仅停留一会儿,心脏大跳一下,只觉血往脸颊涌,生闷气:“凭什么,我已经二十岁了!爹爹,我不是小孩子。”

    “我们已经弄丢了你的兄长,不能再弄丢你了。”裘世德尽量语气平淡,可还是有些怨。

    裘子颖一时哑口无言,却还是力争:“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不同往日,更何况我还有阿加莎女士带着呢。二十岁,在你们那个年代,我肯定被包办婚姻了。”

    裘母李婉平与裘世德确实是包办婚姻促成的一对伉俪,他们生于民国时期的上海,都是大家庭,因父母商业联姻的缘由而结伴一起。原本李婉平看不上裘世德那急性子,但他打动她的是渊博的医学知识,一头扎进灵丹妙药的痴劲,难能可贵的还有他怀着的仁心。李婉平是大家闺秀,家里卖的是流传洋场十里的香烟,耳濡目染地,她也能靠嗅觉分辨烟草的成分。夫妻二人在上海的公馆诞下一儿一女后,养育几年,儿子就读于私塾,女儿在女子小学受双语教学。起初生活安稳,直到战乱命运多舛,二人的家庭决定从黄浦江迁徙到香江的狮子山,越过了警察驻扎的铁丝网。他们先在香港新界定居,几年后便搭乘渡船,经过日本,来到正值现代化的美国。

    只是,旧金山的唐人街并非传说般华丽。那时候,裘子杰在停靠日本的码头失踪,徒留急眼心碎的三人辗转到唐人街,裘子颖刚踏入唐人街铺满垃圾的地板,便看见成排目中无人的老鼠。她一下子吓得腿软,捏着裘世德的衣角,躲他身后。

    日子久了,店铺林立。年幼的裘子颖习惯在父母忙活的时候充当帮手,提着一箩筐漂亮的旧式旗袍和西装送到对面善美洗衣店洗。掌管善美洗衣店的是一位年逾九十的老太婆,一九零六年旧金山大地震,她的第一颗烂牙与地皮一起剥落,随着市政府和华人会馆的搬迁整改,她的第二颗牙齿敲进祖传的镀银龙凤陶瓷茶杯。裘世德一家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讲话漏了从耶尔巴布埃纳岛到阿拉米达岛的海风,头发花白如雪。善美仍把这里叫作华埠,最喜欢拄着拐杖骂来这里巡查的番鬼。针对这样的行为,她却笑嘻嘻地对着李婉平劝诫,年轻人莫要这样做,老太婆尚且可以被当作失心疯对待,年轻人是要被拉去打靶的!她说得多严重,可是在一旁偷听的裘子颖不相信,毕竟她们在上海见过不少老太婆口中的番鬼。

    善美洗衣店里头摆放了淡紫色香炉和威风凛然的金蟾蜍,嘴含铜钱则伏向门内,虔诚地把袅袅财气送进主人屋。门口一把竹藤椅,老太婆总是坐那里摇葵扇怀古贬今,戌时驾到就闭目滚佛珠,嘴唇蠕动重复南无阿弥陀佛,睁开眼睛见到番鬼就刻薄一句,三藩市发生火灾必定是他们愚昧糊涂不识佛理,触犯太岁所致,然后叽叽咕咕传述玉皇大帝的恩赐。裘子颖常常揶揄她是老古董,李婉平委婉地教育:“婆婆出生于一个小渔村,还是一个朝代之前的遗老,人家经验丰富,你就不要在这里犟了。何况,这里不同于上海。”

    老太婆只是张开牙齿稀疏的嘴巴骄傲道:“我长寿。你个细路毛都未生齐!”

    几近周折,裘子颖发现世界不只是上海和香港的形状,每个人看到的哈姆雷特也不一样。就是在这个时候,她迷上了读报,在浩瀚的文字里领略大千世界,从中夯实英文,深造粤语。她常读华文日报和周刊,报上各个阶级和派系的人对唐人街和华人社区针砭时弊,令她愈加了解这片地方。

    《金山时报》事务所的编辑办公室开了一扇窗,却耷拉着上等的窗帘,太阳有些大,光透过窗帘的几何孔照着主编的方形脸,像东星斑身上的细白花点。主编是被华人商会捧上的广东人,为了让美国人阅读华文日报,他们增加了英文栏目,遂高价聘请颇有知识水平的本土编辑——曾在曼哈顿教授美国历史的阿加莎,来指导英文栏目的建成。

    阿加莎穿着白色衬衣,转一支钢笔,悠闲地抿咖啡,对前来造访的裘世德和裘子颖说:“我理解令尊的担忧和困扰。不过我需要提醒的是,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珍妮弗去另一个帝国学习,而且作为老师,我也会陪伴出行,照顾她的安全。”

    裘世德讲述忧虑:“我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只是,她是我的女儿,我唯一的女儿。欧洲也就那么大,要是他们再吵起来打仗,我真是不敢想!”他不想再经历那痛心疾首的事情。

    二战刚结束一段时间,阿加莎也万分理解他的顾虑,操着官腔说:“联合国签署和平协议已久,各国停止交战十年,世界也仍然在回归和平建设的步伐中。正是如此,我们更需要珍妮弗到伦敦唐人街调查,看看战后的唐人街如何重建,将所见所闻带来旧金山,甚至传播到整个美国社区。”

    裘子颖这时候说:“我已经成年许久了……按照法律,我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裘世德怕她误会,叹气:“我不是禁锢你,只是害怕。”

    “裘师傅。”听了几个来回,主编面对着窗抽一根雪茄,呼烟后说:“我们报社会资助报销,你就让阿颖去吧。我拿我的名声担保,她会平安归来。”

    裘氏父母终是忍痛放手,将裘子颖的衣服带去善美洗衣店重新洗一遍,又精心制作了赤豆糕和桂花糕,从水雾氤氲的锅旁边舀一勺自酿的花雕酒,泡实几只螃蟹,做一道老派醉蟹。另一只锅里还蒸着一条鲳鱼,切断葱姜铺鱼面,熟后浇一勺热油和酱油,鲜香扑鼻。几道菜上桌后,裘世德又烧了三人份的小馄饨,下虾仁和香芹粒,托着盛放杜鹃瓷碗的盘子和热腾腾的蒸汽出来。

    裘子颖捏蟹黄,夹鲳鱼,吃馄饨,饱食一顿沪上大餐,在父母二人的拥抱中分离。三日后启程,她拎着整顿好的行李与阿加莎搭乘飞机前往伦敦。已是一九六三年,她们不再选择水路。在裘子颖刚抵达旧金山唐人街之际,多国轮船公司在欧洲航路上激烈竞争,几年后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水路受到限制,航空飞行则日渐兴起。因此,她们这次出行最为高效方便的交通显然是航空飞行。

    临近降落时已是深夜,从空中俯瞰伦敦仅剩的灯火通明不多,但有几处极为亮眼,听阿加莎介绍,全世界只有一些地方会在深宵造出灯火辉煌夜夜笙歌的奇观,她认为那正是伦敦的不夜街,华人聚集的地方。

    下机以后,二人感到气候变化,缩了缩脖子。伦敦明显寒冷干燥,她们不约而同地裹紧衣服,围上围巾,走到海关。

    托了报社、华人组织和旧金山市政府的各种关系,裘子颖一家才换来美国身份,因而她可以拎着一本护照以商务活动为由进入英国。若不是如此,她无法依法律向父亲宣告自己的独立,以往长时间在外漂泊无依,不知该攀着什么维护自己,如今也算是有了着落,稍微感到安心。阿加莎评价,他们已经是唐人街里比较幸运的一家,裘子颖听后心思复杂。

    裘子颖吸着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空气,忽然生出朦胧的乡愁,也许在思念上海,也许在思念旧金山唐人街,脸皮有些紧绷,然后说:“阿加莎,如果你在这个偌大的世界有一个安定的家,不需要奔波周转,那是许多人羡慕不来的。”

    阿加莎觉得她孩子气,微微抬着下巴:“我祖父是夏威夷的原住民,到我这一代,我已经不像印第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