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锦鲤娘子(种田文)在线阅读 - 锦鲤娘子(种田文) 第9节

锦鲤娘子(种田文) 第9节

    第14章

    何慧芳把院门打开,让沈泽秋和安宁先把东西拿进去,沈泽秋知道她娘的性子,有时候好打抱不平,他觉得还是自己陪着一起站在外面好。

    “你也进去!”何慧芳不领他的情,他咋不知道避嫌哩,秋娟和他是提过一嘴要做娃娃亲的人,这要是被安宁瞅见了,安宁该多心了。

    沈泽秋还真不知道何慧芳为啥不让他出来,他根本没想起这茬,他点点头,行,他先去灶房烧火煮饭去。

    屋子里安宁已经点好了灯,两个人一个择菜,一个烧火淘米,手上动作不停,嘴里也一直说着话,时不时的笑一笑。

    这边是春风沐面怡然自得,外面王汉田家就是另一番场景了。李元觉得自己能来接秋娟回家,就已经给足了她面子,再矫情兮兮,他可憋不住火了。

    王汉田坐在堂屋里吧嗒吧嗒的抽旱烟,隔壁屋秋娟哭得直抽,陈春花心酸的抹了把眼泪,用手推了下秋娟的肩膀:“走吧,和李元回家吧。”

    话音甫落,秋娟哇一声大哭,回哪个家,这里就不是她的家了吗?

    “娘,今晚俺想在家住一宿。”秋娟不想回去,想到李元的拳头和婆婆阴阳怪气的话儿,她一步也不想踏入那个家门!

    “秋娟!天黑透了!”院里李元的声音透进来,像凌空一道惊雷劈来,把秋娟吓得一抖。

    陈春花也不想和女婿家闹僵,他们老王家在沈家村是个外来姓,人丁少,势单力薄,不好和李家闹翻了。

    日头彻底落山了,村庄里黑压压一片,秋娟一把拿起桌上的包袱,胡乱擦了几把眼泪后走出来。经过堂屋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王汉田咳嗽几声,语重心长的嘱咐秋娟。

    “闺女啊,嫁到别人家里了,做事要勤快,孝敬公婆,伺候丈夫,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比不得在家里一样任性,咱也别学那些个泼辣货,三天两头和婆婆吵,丈夫吵,像个啥样子。”

    “我王汉田没这样的闺女!”

    秋娟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就像泄闸的洪水,刷刷直流,这一刻她明白了一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早没她的位置了。

    院子门口,何慧芳叉着腰,看见秋娟和李家的人出来了,心里也是一酸,虽然她和陈春华不对付,但相邻相亲的,她要帮腔骂死这个只会打老婆的窝囊废!

    可秋娟低着头,谁也不看,李元拽了一把她的胳膊,沉着张脸就和其他李家人一起把她带回去了,陈春华甚至没有出院门,王汉田更是连个人影都见。

    啥?自家闺女被欺负成这模样,娘家人一个屁都不放?何慧芳堵着一口气,气得直跺脚,趁着人还没走远,她骂了几句。

    “软脚的怂汉!”

    “光知道窝里横,没出息的东西!”

    晚饭何慧芳都没吃好,安宁给她夹了几筷子菜,柔声问:“娘你咋了?有啥心事儿啊。”

    何慧芳摇了摇头,拿起碗喝了一大口稀粥,“没啥,看见有人受气,娘心里跟着也不舒坦。”

    就王汉田和陈春华那两口子,也是对大怂货,把好好的闺女给害了,没有娘家人撑腰,秋娟又咋在李家挺直腰做人?

    吃罢了饭,安宁和沈泽秋在屋里整理今天新进的料子,中秋后天气就转凉了,九月正是做秋衣的时候。所以沈泽秋新进的料子大部分都是厚布,而且今年棉花涨价,这布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往年厚的棉料,普通的是十六七文钱一米,今年涨到了二十文钱,那些印花的或者有暗纹的就更贵了。考虑到村民们的承受力,沈泽秋进的大部分都是素色棉布。

    也不知道那对兄弟卖多少钱一米。

    安宁和沈泽秋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要和那兄弟俩定一样的价格才行,村民们买东西都是谁实惠光顾谁家,才不管你进货价是多少哩。

    如今之计,一个是薄利多销,二是想办法压低进货价。当然,要是安宁的裁剪生意能做起来,那就太好了。

    安宁也明白这个道理,点了盏灯,坐在木凳子上俯案描画。

    不多久月亮升起了,透过半敞开的窗户照在安宁的身上,沈泽秋洗漱好了正走进来,他从被后抱住安宁,和她一起看天上的月亮。

    安宁的耳朵都红了:“泽秋哥,你是不是要睡了?我吵到你了?”

    沈泽秋摇摇头,把安宁手中的笔搁下,“我怕你累。”

    “不累的。”安宁扭过脸看他:“你明儿早起,去睡吧。”

    沈泽秋不动,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鼓起勇气在安宁的下巴旁边啄了一口,二十来岁的青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食髓知味后,更离不开安宁了。

    安宁的脑子里哄然绽开一朵绚丽的烟花,她的脸更红了,害羞的低下了头。旁边的沈泽秋也没好上多少,他直起腰关上了窗户,吹熄了灯,屋子里一下陷入黑暗中。

    “睡……睡吧。”

    安宁扶着沈泽秋的手,小夫妻俩都很没出息的红了脸。

    *

    清早上,匆匆扒拉了几口粥,沈泽秋就挑起货担出去了。安宁继续在家里把样子画好,何慧芳喂过家里的鸡和猪,做完了家务事儿,洗干净手,回屋换上了新衣裳后,高高兴兴地出了家门。

    “安宁,我出去转转。”何慧芳打了声招呼,拿上一双纳到一半的鞋垫出了院门。

    “哎,好。”安宁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应了,这也是昨晚上商量好的,既然价格款式都摸清楚了,工具也都备全了,那在家开裁缝铺的事儿迟早都要说出去,让大家伙知道知道。

    何慧芳今儿就是出去做活招牌的。

    “我们家安宁的手艺,做的好吧,就连镇上的裁缝都夸,说比城里的都好看!”

    “城里流行的款式哩!”

    “以后做衣裳,找我们家安宁,比镇上价格便宜,还更好看!”

    “保管穿出来亮亮堂堂,有精神。”

    何慧芳从村东头走到村西,边纳鞋垫边走,说了足足一下午的话,回家后迫不及待的灌了半蛊凉白开,她擦了擦嘴,回屋把衣裳换下了。

    虽然人人都夸,但没人说要做一套,毕竟村里人一年到头也就做上一两身,万一裁毁喽,那可咋整呢?

    不过安宁和何慧芳也不担心,花样子还没拿出去给人瞅呢。

    到了晚上沈泽秋回到家里,安宁的花样本刚画完,刚才摊开让风吹干墨渍,现在刚好。

    “泽秋,快过来瞅瞅,安宁画的活灵活现哟。”何慧芳急忙招呼沈泽秋过来看。

    他放下了担子,三两步疾步走进来,花样本摊开在桌上,麻黄纸已经被裁剪成两片瓦大小的一沓,用粗线缝成一本,翻开来看里面有十来种的衣裳样子,年轻姑娘穿的襦裙,老太穿的坎肩,还有男子的衣裳等,安宁不仅画了正面,还画了背面,最后一页是各种盘扣的造型。

    她笔触柔顺,将衣裳的细节全都画了出来,沈泽秋觉得,这简直就是神了。而且安宁还在花样本封面写了三个字,沈泽秋不认得字,小时候何慧芳想送他去私塾读书的,奈何家里出了事,自然也就耽搁了。

    “安宁,你还识字儿呢,真好。”

    安宁笑了笑,“泽秋哥你想学不?我教你。”

    “好!”沈泽秋直乐,他可真有造化,遇上安宁这样好的媳妇儿。

    今天沈泽秋运气还不错,打听到了那兄弟俩的价格,素色厚布他们卖二十二文一米,沈泽秋一咬牙,跟他们卖了一样的价格,换季时做新衣的人多,今天卖了十米布出去,不过因为利润低,只挣了二十文钱。

    可沈泽秋和安宁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明儿把花样本带上,看看效果咋样。

    第15章

    第二日清晨,沈泽秋拿上花样本,挑上货担迎着朝阳出发了。何慧芳和安宁为他今天的生意捏把汗,能做的准备都做好了,接下来就顺其自然吧。

    门前的石阶上晾着些南瓜子,是何慧芳从那日沈大伯家给的老南瓜里挖出来的,见南瓜子颗粒饱满,何慧芳特意晾干了,想在院里的菜地种上。

    安宁拿着把小锄头,和何慧芳一起趁着时辰早,凉快,给院墙下的一小块地松土。

    她已经不用戴着面巾了,脸颊上的痂掉了八成,就是掉了痂后肌底还有些粉,和正常肤色不一样,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养好。何慧芳盘算着过几天药膏用完了,再去白胡子那一趟。

    南瓜这东西命硬好养活,松了土,挖一个小坑,撒上三五粒种,把土培上后浇些水,三五日后就会抽出嫩芽来。不过她们这都是红壤,不肥沃,南瓜种出来产量不太高。

    等忙完了这些,时辰已经不早了,阳光洒在院子里,蒸腾起一片暑气。

    “安宁,过来坐,等歇汗了咱烧些热水擦擦身。”

    何慧芳从堂屋里扯出一张长木凳放在树下,手里攥着两把大蒲扇,安宁接过一把也坐了下来,蒲扇扇起阵阵凉风,她舒服的眯了眯眼,忽又叹了声:“这么热的天,泽秋哥在外头肯定很热。”

    “唉。”何慧芳也心疼啊,这种苦日子沈泽秋已经挨了好几年,“日子会好起来的。”

    这句话何慧芳是在安慰安宁,也像对自己说。

    安宁不想惹得何慧芳伤感,就没顺着这个话茬往下说了。虽然秋天已经到了,但“秋老虎”还是很厉害的,今晚给泽秋哥熬一些凉茶,明儿好带出去喝才好。

    这边正想着事情呢,篱笆院墙外沈家大嫂的身影匆匆出现,“慧芳啊,慧芳!”

    沈家大嫂直接推开了虚掩的院门,安宁急忙问候了句“大伯娘好”,沈家大嫂扯起一点笑点了点头,快步走进来,“别忙活了,我不喝茶,今天来找你们啊有事儿。”

    “啥事呀?”何慧芳摇着扇子,安宁刚想进屋给沈家大嫂倒茶,闻言也顿住了脚步。

    “还有啥,毛毛家的事儿呗。”沈家大嫂无奈的叹了口子气。

    何慧芳一下就明白了,“咋了?他爹的病又重了?”

    “就这个把月的事了。”沈家大嫂摇头,招呼她们出来,“走吧,去我家商量,大家都到了。”

    安宁和何慧芳把门关好了,就一起往村南边去。毛毛家的事儿安宁多少知道些,他是个苦命娃,祖辈都不在了,唯一剩下个爹也得了肺病,父子两个种着几亩薄田勉强混日子,遇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要亲戚们接济了。

    到了沈家大伯的院子里,大家都到了。沈家大房有三儿俩女,都已经成亲了。儿子沈泽玉、沈泽钢、沈泽石都没分家,还是和长辈一起过,女儿沈梅春、沈梅夏嫁到了外村,今儿没回。

    二房沈有禄有三儿一女,沈泽文沈泽武是双胞胎兄弟,下面有个妹妹沈梅冬,最后是三房里的老幺沈泽平。

    毛毛站在堂屋的梁柱边上,扯着衣角,抽抽搭搭把脸都哭花了。

    人到齐了,沈有福磕了磕烟灰:“毛毛他爹病又重哩,大夫说要买药煎着吃,他家穷拿不出钱来,毛毛是两代单传,如今就咱们这支亲咧,我的意思,咱们凑些钱,给毛毛拿去给他爹抓药。”

    大家心里门清,这抓药抓的是个心理安慰,总不能眼睁睁瞧着人病死,一点都不做,毛毛日后长大成了人,会悔恨一辈子的。

    沈家这些小辈们虽然没分家,但除了沈泽平外都成了家,有的还有了娃,庄户人手头攒点银子不容易,就算家里男人同意,媳妇也各有各的盘算,一时间下头窃窃私语,互相打起商量。

    沈有福哒哒的抽着烟,没吭声了。

    “我出两百文钱。”何慧芳率先站起来说,她走过去摸了摸毛毛的头:“伯母家也是拔锅起灶一干二净,别嫌少。”

    毛毛打了个哭嗝,揪着何慧芳的衣襟哭得说不出话来。

    沈家二房二嫂吴小娟见状,悄悄用手肘撞了撞自家男人:“咱也拿二百文。”

    沈有禄瞪了她一眼,背过身去瞅自己的几个儿子,三房那个情况出二百文是仁至义尽,他们跟着拿二百文像个啥样子?最后父子几个商量好了,沈有禄道:“我们拿三百文。”

    最后大房也拿了三百文,凑了八百文钱够毛毛回去抓几服药了的,各家又都拿了些玉米面,红薯南瓜啥的,又去看了看毛毛的爹,人躺在床上呼吸声粗重的像是在拉风箱,眼瞅着已经时日无多了。

    安宁和何慧芳走在回家的路上,何慧芳择了根柳枝在手上,毛毛爹要是没了,这孩子跟谁呢?多半还是要他们这一支养了。

    到了家里何慧芳用柳枝抽了抽自己,又轻轻抽了抽安宁,嘴里絮絮叨叨:“祖先保佑,晦气走开。”

    这是个风俗,去探望了病重的人,都兴用柳枝抽打身体赶走晦气。

    晚饭何慧芳蒸了一锅红薯,炒了一盘子嫩红薯叶子,还熬了一大锅稀粥,她仍旧觉得安宁身子弱,不想饿着她,就招呼坐下吃饭,不等泽秋一起吃了。

    安宁探身往院门外看了好几次,总感觉沈泽秋就快回来了,“娘,咱们再等等吧。”

    还真是神了,今儿天还没黑透,沈泽秋挑着担子就回到了家里,何慧芳一拍脑门,还真有心有灵犀这回事咧,安宁说泽秋要回来了,他还就真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