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大将军的读书郎在线阅读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76节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76节

    温润哭笑不得:“这样啊!?”

    张大爷颓废了半天,想办法。

    “这样,我们接了去山南大营的差事!”温润道:“我亲自带队,带我们家长工去,我可是举人,有功名在身的,他们敢扣我?”

    何况去了,还能见一见王珺。

    也不知道他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能不能回来呢?要是能回来就好了。

    “这,行吗?”温润去,倒是挺合适,因为没人敢扣着他不放。

    “行啊,去看看王珺。”温润道:“给他送点东西去。”

    “你真的想去啊?”张大爷以为温润对王珺,是不满意的呢。

    “去看看,让家里人放心。”温润又想了想:“不过在去之前,我得先去县衙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行,行!”张大爷现在只能听温润的。

    俩人中午吃过了饭,下午就去了县城。

    结果到了县城都天黑了,张大爷直接带着温润去了张大哥家。

    张大哥家里幸好还没做晚饭,看到俩人来了,张大嫂热情接待,还去街上买了鱼回来。

    晚饭就是很地道的腌笃鲜搭配的红烧鱼,大白米饭。

    张大哥家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儿,才三岁多点,正跟在母亲身边,张大嫂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索性张大哥这边的家,地方也不大,事儿也不多,她只需要带着孩子,收拾一下家务即可。

    颇有点现代“宝妈”的意思。

    只是晚饭只有张大爷陪着温润。

    “你张大哥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在店里吃,家里这儿就娘俩儿在,她们俩在后头吃了,动筷子吧。”张大爷因为没了压力,这会儿倒是心宽了不少,还给温润将鱼头夹了过去:“吃这个,我看你挺喜欢吃鱼头。”

    “嗯,喜欢吃。”温润的确是喜欢吃鱼头,尤其是里头的鱼脑,是他的最爱。

    他最喜欢吃鱼了,跟猫儿似的,而且最爱吃鱼头。

    两个人吃过了饭,张大嫂过来收拾了一下就退下去了,这个时候可不时兴妇人跟陌生男子同桌而食。

    何况她还要带着女儿。

    “早点休息吧,明天再去县衙。”张大爷也累了,这几日老头儿跑来跑去,家里的活儿也顾不上,有点上火,嘴丫子都起了水泡了。

    温润被安排在了客房里,是东厢房,一个套间,外间是个洗漱加会客的地方,里间则是一铺炕,有炕桌,下面还放了个小桌子,上面有一个花瓶,里头插了一簇崭新的杏花,屋子里一股淡淡的花香。

    以前什么味,温润不知道,反正现在干干净净的,被褥什么都是新的那种。

    温润只要干净,并不挑什么新旧,躺炕上就睡着了。

    很晚才朦朦胧胧的听见有人回来了,然后是张大哥的声音,还有张大嫂的动静。

    第二天起来,是张大哥来给他倒得洗脸水,都是热水:“昨天不知道你跟我父亲来了县城,都没回来,今天正好一起吃个早饭吧,这么老是往县城跑,县衙什么时候能不折腾人啊?”

    “不知道,我去县衙看看情况。”温润一边洗漱,一边跟张大哥说了他的决定。

    张大哥摸了摸薪留起来的胡须:“这样合适么?你不是说,县衙太乱了,不适合掺和进来。”

    “我不掺和,主要是我想去认认门,知道王珺在哪儿。”温润洗过了脸,将毛巾搭好:“有个什么事儿,也能知道去哪儿能找到他。”

    真当他想去啊?

    他是想去确定一下王珺在哪“服役”好么。

    一旦有个什么事情,也能知道去哪儿找人。

    要不然,这被动等着王珺回家来看一两眼,他都不知道王珺在哪儿。

    他要主动,起码知道他在哪儿。

    “也是,你们俩既然结契了,就好好过日子,他……唉,你也别生气,身不由己吧。”张大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合适了。

    早饭是张大哥出门去买的,甜豆浆,油条大果子,还有卤肉。

    虽然很大油大盐的,但在这个时候却是少见难得的丰盛啦!

    吃过了饭,张富贵就上工去了,张大爷跟温润去了县衙。

    县衙还是老样子,就是在大门口的时候,他们俩遇到了一伙人。

    各村的村长,在各自里长的带领下,也正要进大门呢。

    这里头,唯有张大爷最自由了,马里长带着两个村长,有些愁眉苦脸。

    莲花坳有人罩着,不用担心,可别的地方不行啊!

    尤其是温家庄,被县令大人重点关注,他们那里多少户人家,多少斤粮食,派出多少人护送,这都被县令大人说的明明白白。

    想耍赖都不行!

    尤其是看到县令大人那么干脆利落的收拾了李县丞,温家庄的人就更害怕了。

    他们可是将一个举人“嫁”了出去的,这个时候他们后悔了,后悔那么早放温小叔一家子离开,要不然,还能有个顶罪的。

    现在温润倒是跟县令大人认识了,那他们“更更”害怕了好么。

    见到温润,温村长的脸色闪过非常不自然的尴尬和隐隐的气愤。

    可惜,温润不搭理他,连马里长温润都只是点点头,就扶着张大爷往县衙大门走,本来想自报家门来着,但是大门那里守着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得到了什么命令,竟然非常热情的迎了上来:“温老爷,张村长,快请进!我们大人都等了好几日了,前天还嘀咕呢,说好了请温老爷喝茶的,怎么温老爷回去了就不来了呢?”

    “这几日在家里忙着盖房子呢,私塾盖好了,正在装修,这不就过来了么。”温润跟这个人不熟悉。

    但是他认识这个人。

    当时县令大人介绍的人里头,就有他一个。

    好像是叫牛伟恒,长得非常高大威猛,却是个捕手,连捕快都没有混上,可看他的样子,应该是个很勇武的壮士。

    “难怪了,这几日没见到温老爷。”牛伟恒明明比温润大十几岁的样子,却像是跟温润同年似的,还跟张大爷说了两句话,带着俩人直接进了二堂,去了县令大人办公所在地。

    前头介绍过就不多说了,但是进了房间之后,温润看出来不同了。

    上一个县令办公的地方,温润也见过的,里头布置的不说富丽堂皇,但是也很有富贵气息。

    多宝阁上摆着的不是金银就是玉器,或者是少见的古董等等。

    可是这位可倒好,多宝阁不见了,改成了书架子,上头分门别类的摆放了很多文书,全都是跟县衙有关的,什么水利啊,农桑啊,赋税什么的。

    其中有一个上头放着的都是关于书院的,温润怎么知道呢?

    因为上头挂着个小牌子,类似书签那样的东西,但是比书签大一些,上头都写着吶!

    不过这应该是县令大人的分类,上头都是县令大人的亲笔。

    因为他正将一个新的挂上去,上头写着的是“春”之一字。

    “来了?坐!”县令大人打了一声招呼,

    比起初次见面的时候,这位县令大人那如出了鞘的刀子一样的犀利,这次见面就好多了。

    县令大人穿着的是便服,一套深青色的文士衫,脚踩官靴,腰上只挂了一枚淡青色的玉佩。

    屋子里一股淡淡的墨香。

    温润告罪一声,就坐了下来,张大爷紧挨着他落座。

    有小厮上了茶水,没有点心,也没有什么干果的,就一杯清茶,但也不错了。

    “我还以为你要忙完了才能来县城呢!”辛大人放好了东西之后,就坐到了案几后面。

    他面前的案几上,摆着的东西,可不少。

    作者闲话:

    江湖放小攻出来露个脸哈!记得给小攻打赏。

    第82章 君山银针

    一个很大的笔架,上头挂满了各色毛笔。

    但无一不是好的毛笔,红木笔杆的毛笔,紫檀笔杆的狼毫。

    还有砚台,那是一方雕刻成“鱼跃龙门”形状的端砚!

    一方用了一半的墨锭,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应该是上好的徽墨。

    因为那墨锭上还有金色的标记,只是不全了。

    看不出来上面的金色标记是什么样的。

    而案几上最多的还是各类文书,更有一本本账册,一个展开的半张文书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儿,离得太远了,温润没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

    但是有一红色的朱砂大印。

    应该是官府正儿八经的官文。

    还有一张写了一半字体的纸张,摊在桌面上。

    这么多东西,幸好这案几大,才放得下,甚至还有一块地方,放了一个茶碗。

    不过已经干了,小厮又给他换了一盏热茶,这才退下去。

    三个人坐下,喝了两口热茶,县令大人才开口:“这是家里人带来的君山银针,你可喝的惯?”

    他没问张村长,因为张村长一看就不是个品茶的人。

    温润前世的一位导师,就很爱喝君山银针,而且那个时候的君山银针,讲究非常多。

    “好茶!”温润道:“君山银针可是个好茶啊,唐代就已经有了,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了君山银针,将它带上了高原,入了藏地。”

    “不错,君山银针既不是乌龙也不是红茶。”县令大人一听温润对君山银针并不是一无所知,顿时就高兴了。

    “看这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一看就是上好的金镶玉啊!”温润对君山银针的了解可多了:“正所谓: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

    “好诗,好文采!”辛县令更高兴了:“温举人可喜欢这茶?呵呵,这可是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时的君山银针,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

    一般的人,可喝不到这样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