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反穿越调查局在线阅读 - 第264章

第264章

    史晓峰听得忍不住哈哈大笑,对劳志奎道:“朱老师说的也没毛病啊,您收的那些东西,别说八万,它就是八十万,也还是垃圾呀。”

    劳志奎无奈的长叹一声,伸手抓过一块哈密瓜塞进嘴里,咕噜道:“唉,这回可算是栽到家了,想我堂堂的潘家园‘神眼劳’,竟然被一老农骗个底儿掉。”

    赵亮在一旁边玩游戏边说:“您啥时候又成神眼了?以前不是回回被人骗得底儿掉吗?”

    “嘿,我说亮子,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别老翻我的旧账行不行?再说,这不还有贵客在嘛,”说着,劳志奎拿根牙签递到熄灯面前:“来,大兄弟,整点水果吃。”

    熄灯道长先是一愣,然后好奇的看看赵亮,眼神中充满了询问的神色,见对方点头同意,便接过劳志奎手里牙签,从盘中插起一块哈密瓜塞到嘴里。

    只嚼了两下,熄灯便忍不住大声赞叹道:“哎呀,这天界的仙果实在是太好吃了!应该还有延年益寿之神奇功效吧,小道真是福缘不浅啊。”

    “啊?天界?仙果?还延年益寿?”劳志奎听得一脸问号,赶紧又拿了一块也塞进口中,边吃边说:“这,这不就是哈密瓜吗?我也没尝出什么特殊的味道啊?”

    史晓峰赶紧在一旁打圆场:“哦,对对对,我也觉得这个哈密瓜味道甜美,不同凡响,比作神瓜毫不夸张。”然后他小声提醒劳志奎:“领导的亲戚,也算领导,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别驳了人家面子。”

    劳志奎稀里糊涂的点点头,不再多言语。没想到,那边的熄灯道长在连着吃了几块之后,便又掏出小竹简,自言自语的说道:“嗯,仙果名叫哈密瓜,记下来记下来。”

    赵亮见状赶紧丢掉手机,一把抢过熄灯手中的秃头毛笔,骇然道:“大哥,这个东西可不能记啊。哈密瓜要等到汉武帝之后才从西域传入中原,直到东汉才有文字记载,你这硬生生给我提前了几百年,会被枪毙啊!”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广泛的爱好

    从秦朝末年穿越回现代,还以为自己是福缘深厚,升仙来到天界的熄灯道长,自此便在赵亮仙长的洞府里美滋滋的住了下来。

    因为有这么一位活宝在,赵亮寸步都不敢离开,于是他跟局长请了几天假,以便守着熄灯道长别惹出什么祸来。史晓峰现在是先秦处的人,同时还肩负着保卫代理处长人身安全的重任,所以他也名正言顺的一起留了下来,没回局里上班。

    赵亮的小表舅劳志奎上一笔古玩买卖被人套牢,做的血亏无比,之前靠着朱老师火眼金睛赚得大把钞票,几乎一股脑的都折了进去,急得他险些去摸电门。不过多亏劳志奎这个人还算心大,睡了一宿就没再纠结,寻思着自己总有机会能够再次翻盘,不至于被这小小风浪击倒。只是现在他手里没了弹药,于是便决定先窝在家里,养精蓄锐。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赵亮妈了。这老太太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毕业工作,终于肯搬到外面去住,正打算开始自己的人生第二春呢,可眼下倒好,家里一下子多了四张吃饭的嘴,就像个男生宿舍似的,而自己则变成了宿舍阿姨兼食堂大师傅,原定出去旅游散心的计划也全都泡了汤,把隔壁单元楼的崔大爷气的直跳脚。

    熄灯道长并不清楚隔壁单元楼的崔大爷究竟是哪路神仙,当然也体会不到“夺人所爱”的深深怨念,他只知道,这天界的伙食真是太好了,赵亮那位神仙妈妈的手艺超赞。每天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层出不穷,全都是熄灯在凡间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直把他吃的肚皮渐大,腰围渐粗。

    与美食相比,更令熄灯道长开心的是,他的见识眼界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除了那个会出现人物风景的“天地无极光怪陆离镜”之外,他还认识了不少宝贝。比如:能自己吹出冷风,让室内瞬间变冷的“北冥玄冰盒”;一坐上去就仿佛有好几只手在挠痒痒的“太一松骨逍遥座”;还有可以把屋子照的亮如白昼、抬头直视能把眼睛闪瞎的“天庭玉盏夜明灯”;以及赵亮仙长整天捧在手里,不住盯着傻笑的那个黑色宝贝,好像叫做“花薇梅特三零随心所欲板”,名字虽然绕口了点,但那个宝贝不仅能玩小人打架,甚至还可以千里传音,简直太神奇了。

    当然,这些玄之又玄的宝贝名字,以及它们的花式用法和神奇功效,全都是史晓峰仙长教的。

    赵亮对此大感头痛,不止一次偷偷提醒史晓峰,别再满嘴跑火车的胡咧咧了,小心把熄灯道长给忽悠瘸了。没想到史晓峰则提出了过硬的理由:如果不这么干,熄灯岂不是更容易把很多现代概念带回古代去,进而给历史造成困扰嘛。赵亮想想也觉得挺有道理,于是不再多言,任由史晓峰这家伙随意发挥。

    赵亮不干涉,熄灯道长学的就更加起劲了。他成天追着史晓峰问这问那,问完之后又拿着小竹简记下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冰箱不叫冰箱,叫“广寒宫”,马桶不叫马桶,叫“水龙穴”,微波炉不叫微波炉,叫“老君炼丹鼎”,劳志奎在一旁看的异常懵逼,忍不住悄悄跟赵亮打听:你们屠处长的这位远房亲戚,怕不是个二傻子吧?

    赵亮郑重的告诉小舅,你可别小看这个熄灯先生,他虽然长期住在山沟沟里,对城市生活不太熟悉,但他对考古却非常精通,尤其是战国晚期的古董鉴定,其造诣远超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