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吕布说着,撩起衣摆,跪倒在地。“万望陛下垂怜。” 看着猛虎伏首一般的吕布,刘协感慨万分。 真是时也运也,若非北疆大捷,朝廷威信大增,吕布岂能如此乖巧? “温侯最近读书有成啊,言辞温润典雅,不负温侯之名。” 吕布面红耳赤。这是他想了很久的言辞,的确花了些心思。至于读书,他最近也的确读了一些书。每次被魏夫人吵得不得安生的时候,他都以读书为借口,退避三舍。 一想魏夫人,吕布心生寒意。 他是真不想再和魏夫人一起闭门自省了,等不到儿子出生,他可能就挂了。 “望陛下垂怜。”吕布再拜。 刘协又等了一会儿,才很勉强的松了口。“既然温侯一片至诚,朕就应了。即日起,你加侍中衔,随朕左右。” 吕布大喜过望。“谢陛下。” 只要能跟着天子出巡,他就很满意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居然加了侍中衔。 侍中不仅是比二千石的高官,还是天子近臣,可以随时看到天子的。 没等吕布高兴过来,刘协又道:“你一家三口,亲情难解。既然你父女已经随驾了,索性再加一个,让你的妻子也随驾吧,以免骨肉分离,不合人伦,又耽误了你的子嗣。” 吕布一惊,抬起头,看着刘协。 刘协扬扬眉。“怎么,不愿意?” “不不。”吕布回过神来,躬身领命。“臣感激不尽,臣代内人及小女,谢过陛下。” —— 臧洪取道河东,拜会了河东尹荀彧。 他和荀彧之前就熟悉,此刻在河东重逢,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荀彧问了他一路上的经历,尤其是问了行经河内的见闻。 河内太守董昭也是旧相识,但他们交往不多。如今董昭弃袁绍而归朝廷,被天子拜为河内太守,却还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很少向荀彧通报情况,荀彧了解的情况非常有限。 臧洪有些不屑。“董昭为人重利轻义,但能力还是有的。河内还算安定,只是比起河东来,还是相去甚远。” 荀彧笑道:“子源,有何不妥之处,你直言无妨,不必用这些虚言应付我。” 臧洪不满地瞪了荀彧一眼。“我有必要奉承你么?我说的都是实话。”他想了想,又道:“要说不妥之处,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我初来乍到,还不清楚真伪,不敢妄言。若有机会查实,再说无妨。” “比如什么?” “我听说河东为补户口不足,使女子为工,甚至有以女子为主的工坊。” “你说的是纸坊吧?”荀彧点点头。“确有此事,主事的是天子之嫂,少帝的未亡人。” “好像不仅如此吧。” “她还是我的外亲。” “所以你便置之不问了?”臧洪冷笑道:“圣人有云,男耕女织,内外有别。女子抛头露面,经商理事,成何体统?如今大乱之后,户口不足,或可为权宜之计。就怕百姓习以为常,将来户口滋生,仍沿袭不改,甚至于男女混杂,民风淫佚,可就悔之晚矣。” 荀彧笑而不语。 他为河东尹,这样的话不知道听过多少了,早就有了免疫力。 “多谢子源提醒,我会留意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也有一句话要提醒你。” “你说。” “天子志在中兴,却并非只为一家一姓,而是行圣人之道,兴王者之政。”荀彧放慢了语速,确保臧洪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丧乱之后,天下不安,不仅男女混杂,忠奸更是难辨。天子记功忘过,不舍纤善,不记旧怨,麾下文武中不仅有子源这样的义士,也有张济、吕布这样的武人。子源入朝之后,当以大局为重,有容乃大。莫逞一时意气,辜负了天子的厚望。” 臧洪眉头紧皱。“你是说曹操吧?” 荀彧轻轻点头。“在你之前,曹操之子曹昂等人已经北上,你会在天子身边见到他。” 臧洪深吸一口气,屏住片刻,又缓缓的吐出来。“我与曹操有仇,却与曹昂无怨,也不至于和一个小辈计较。” “这就好。”荀彧也松了一口气。“我刚刚收到诏书,天子拜你为雁门太守,着你尽快上任。” 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见恨晚 臧洪并不觉得欢喜,反倒有些失望。 “雁门还有户口么?” “不多,全郡加起来和东武阳差不多。”荀彧淡淡地说道:“当然,这只是在籍的编户。受天子感召,最近不断有塞外的胡人入塞定居,只是他们未受教化,管起来更难。” 说着,荀彧露出一丝浅笑。“如果子源觉得为难,不愿就任,我可以代你上书天子。正好我这里也缺人,你若是愿意的话,留下来做个县令也行。” 臧洪哼了一声。“你不用激我。”随即又道:“河东这么缺人么,连县令都不足?” 荀彧含笑摇头。“不是缺人,是缺能用的人。” 臧洪不由自主地撇嘴,刚要嘲讽两句,荀彧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如今的河东与往日不同,不仅是大汉的行都,更是大汉中兴的根本,甚至是样本。所以不能满足于百姓安定,赋税充足,还要合乎王道。县令长乃亲民之官,教化之本,非德能兼备之才不能胜任。放眼整个河东,如何能基本满足要求的只有两个,安邑令刘巴刘子初,绛邑令贾逵贾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