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二女乖巧的靠在他肩上…… 窗外,小女孩们伸着脑袋往里面凑。 “去去去,再看就没有羊肉吃。”杨峥恐吓道。 “哇……”小女孩们一哄而散。 杨峥陪了二女两天,宛如一个称职的丈夫,对阿怜百倍怜惜。 对春娘则多浇了些雨露。 二女气色好转不少。 不过杨峥不可能长久沉迷在温柔乡中,有太多的人依附在他麾下。 第三日,张特、周煜、姜伐野、尹春、周放、公孙甫等几个核心人员赶来。 赵阿七在蜀地,袁效留在西都。 张特拱手道:“将军恕罪,段达事出突然,属下……” “此事错不在你,你能见机行事,把西河大营的人转移到积石山,便是有功。”杨峥就事论事。 段达的叛乱没有扩散,张特、尹春、周放、公孙甫几人都功不可没。 当时的情况,段达与姜伐野是人是鬼,谁能分辨? 按兵不动,各守本分,才是最佳选择。 因为他们手上掌握了近万西海胡奴隶,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奴隶若是暴动起来,就不是眼前这么小的阵仗了。 段达叛乱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证明了其他人还是忠心可靠的。 也算是清理了内部潜在威胁。 “叛乱之事,就此作罢,朝廷升我为护羌校尉,驻兵西都!” “恭喜将军!”几人眼中都升起喜色。 杨峥把沾血的缣帛递给众人。 在看到自己名字后,陆续半跪在杨峥面前。 “多谢将军提拔。” 没有杨峥,他们很可能还是武卫营中的伍长、什长,没有特殊机遇,想要爬上去难如登天。 “周煜、尹春,今后积石山交给你二人。” “遵令!”二人拱手。 周煜能文能武,其实是最适合人选,也最能体会杨峥用意。 尹春果断有谋,前次攻杀冶无戴,提出的几个建议颇为中肯。 如今的积石山,羌胡混杂,需要得力干将镇守。 姜伐野威信不足的短板已经暴露。 还是留在自己身边为好,以后身边少不了熟悉羌务之人。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山 现在积石山最大的问题是缺粮。 本来在枹罕广开屯田,一场动乱,全部便宜了郭淮。 三千正军,加上近万西海奴隶,吃饭就成了重大问题。 连春娘和阿怜都只能喝稀粥,可想而知他们的食物。 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没有食物,就稳不住人。 附近几个郡,西平、陇西、金城全都废了。 不过府衙废了,当地豪强没有。 西平最大的豪强无疑是郭家。 自文帝起,西平郭氏就是朝廷笼络的对象。 明帝继位,郭家满门荣宠,父子叔伯或肃列朝堂,或为一郡太守。 又以郭太后从兄郭德出继明帝母甄氏,袭爵平原侯。 当今皇帝继位,郭太后掌审夺之权,郭氏满门扶摇直上,满门封候,成为数一数二的新兴权贵。 别人没有粮食,郭家肯定有。 自己以后就是西平的一把手,向郭家借些粮食应该不难吧? 再说跟郭遁的关系摆在这儿。 大家都是自己人。 杨峥一面派人向夏侯霸要粮,一面向长安夏侯玄求助,自己则带着两千羌賨精锐赶往西都。 大战之后,百姓陆陆续续回归。 漫山遍野间,战争的伤痕被逐渐抹平。 尽管快进入冬季,汉民们依旧在田垄间辛勤劳作,为下一年的耕种做好准备。 此情此景,让杨峥心中忍不住感慨。 华夏文明在黑暗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朝堂上的英明神武是上限,而底层百姓的坚韧不拔是底限。 不过这些百姓在见到士卒之后,全都像见了鬼一样,逃入山中。 杨峥不由苦笑。 这年头军与贼也没什么区别。 早年魏武起家,屠城之事屡见不鲜。 这些年自诩正统,有所收敛,但也只是不敢明目张胆而已。 上梁不正下梁歪,明帝耽于淫乐,士族豪族并起,能指望地方官吏将卒有多清廉? 风风火火赶到西都。 西都大小官吏竟然一个出来迎接的都没有。 只有郭氏弄了几辆牛车,送了些羊酒,以示犒劳。 不过这点东西,杯水车薪。 西北冬天比较漫长。 没到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地步,但秋收之后,一天比一天寒凉。 饥寒饥寒,越饥饿,就越寒冷。 郭家还算山倒,杨峥对借粮越发有信心了。 杜预带着几个小吏也来迎接杨峥。 “西都有良田一万四千顷!” 湟水谷地,群山环绕,祁连山脉遮蔽了北方的风沙,积石山脉遮蔽了高原的风雪,一条湟水自西向东,滋润整个谷地,自古就土地肥沃,欠缺的是开发。 曹魏立国,虽然收复了大片领土,但因三国混战,人口大幅缩减,曹魏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连雍凉关中,秦汉龙兴之地都荒无人烟,出现大量无人区,更不用说这西北边陲。 自敦煌至西平、陇西、北地,每个地方都面临夷多汉少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