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使者眼神有些怪异起来。 “回去告诉胡刺史,西平的确有困难,一万石还不够塞牙缝的,这样吧,一口价,三万石一人,公道价,这几个将领的家族凑凑,怎么也能拿出来。”杨峥都帮他们想好了。 三九二十七,二十七万石粮食…… 双方价位差距太大,杨峥就是不松口,使者只能灰溜溜的离去。 西平九月一过,天气就转凉。 而各地的忙碌依旧在继续,开田,平整土地,修路、筑渠。 大概是杨峥的狮子大开口有些惹恼的胡奋。 几个胡部又南下掠夺,正遇姜伐野的羌卒,大败而归。 适当的敌袭,也让百姓与西平军府同仇敌忾。 北面深山老林中的一些部落,以前不怎么鸟西平,现在一个个都听话了。 派去的民营屯长、什长也受到了礼遇。 南面捷报频传。 施行十二转军功制后,府兵战斗力直接爆裂,相当于为自己打仗,人人奋不顾身。 而羌人还处在奴隶社会,兵甲战备不全。 一百多年前,对付汉军,提着把锄头、根削尖的棍子嗷嗷叫就冲上去了。 当他们发现提着环首刀、挺着长矛、穿着皮甲铁甲的敌人也是羌人时,对他们的心理冲击何其之大? 四路府兵,长驱直入,往往能击破数倍之敌。 看到捷报,杨峥颇感欣慰。 能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持续四五百年的制度,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而杨峥能清楚感觉到,自从分田减赋、府兵制等等一系列措施颁行之后,西平也进入高速发展期。 每到秋天,西域诸胡就纷纷南下西海草原。 今年西海风平浪静,倒是有一些小胡部请求内附,被安置在龙耆附近。 邵通的汉化之策最为激进,一把刀子,生或者死,自己考虑。 “每人五千石,不能再多了。”姑臧使者第五次往返。 杨峥几乎可以确定与自己讨价还价的不是胡奋,胡奋性情豪爽,不会这么锱铢必较,所以一定是卫瓘。 “每人两万石,不能再少了。”杨峥自然不会同意五千石的价格。 不过这一次使者有备而来,似乎知道杨峥的心理价位。 每天来三次,一分一毫的磨,锱铢必较。 弄得杨峥不胜其烦,最终以一人一万石谈拢,九个人,凑个整数,胡岐要了两万石,一共十万石。 胡奋出三万,邓艾出七万…… 也算是一笔小财。 几个降将欢天喜地。 这年头魏军能当上将校的,很少是从底层杀上来的。 大部分都是有些靠山和家世。 一向养尊处优,在西平却跟普通士卒一样劳作,一样饮食作息,对他们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其他人都头也不回的跟着去了,只有皇甫闿对杨峥鞠躬拱手。 杨峥也拱手还礼。 安定皇甫氏,算是汉魏以来的将门,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汉末三将的皇甫嵩,都是出自安定皇甫氏。 安定胡氏若不是抱住了司马懿的大腿,给皇甫氏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乱世激流之中,士家也是载浮载沉。 这几日九野营暗中观察,杨峥大致知道皇甫闿的心思。 在西平呆了大半年,看到了,也感受到了。 将门也是会选边站的。 只是杨峥现在势力局限在金城西平边隅,皇甫家却在安定,不可能冒着灭族的危险投奔自己。 邓艾吃一堑长一智,这厮现在异常狡猾,两眼发红只盯着杨峥,与卫瓘在凉州互相配合,凡是东来西往进出金城之人,皆严加拷问。 好几个九野营将士被他抓住。 以至于东面的消息越来越少。 东面暂时难以突破,杨峥把精力放在北面。 卫瓘有心整治细作,但胡奋目前控制的区域也只是武威。 张掖、酒泉、敦煌,到处都漏风。 没有邓艾对地方的控制力,想完全堵住自然不可能。 “武威近日也在推行府兵制!”孟观带回一个让杨峥惊讶的消息。 “他哪来的田地?”杨峥好奇道。 感觉自己被抄袭了…… 有种莫名的愤怒,又有种莫名的期待。 胡奋卫瓘抄袭自己,岂不是对自己的认同? 但府兵制的推行没那么简单。 西北羌胡多汉少,首先要完成汉化,然而武威是匈奴和鲜卑,有自己的王脉传承,汉化难度非常大,不像西平的羌人一盘散沙。 其次,武威的羌胡多是游牧部族,不会种田…… 杨峥之所以推行府兵制,是有很多前期准备的。 屯田制、奴隶、待归、治民一条龙。 设计了一套相对完美的融合与上升体系…… 而且西平田多人少。 武威也有田,但更多的是豪强,大部分是草原…… “胡奋收了一些官屯,又用从豪强手中赎买了一些中下等田,分给麾下汉军部曲……”孟观自己也感觉有些好笑。 果然是乞丐版的府兵制。 杨峥也有些好笑。 这种试图改变的勇气还是值得赞许的。 农耕文明,土地其实就是战斗力。 “彭护近期如何?”杨峥对自己名义上的岳父还是比较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