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杜预、卫瓘,一个阳谋,一个阴谋,简直是天作之合! 杨峥找准一个方向,他们就能举一反三,出谋划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骆谷之战,举步维艰,杨峥时时刻刻想着去占个山头当土匪。 后来到了陇西,也只想当个吐谷浑。 再后来,只想割据凉州。 人的野心都是一步一步的。 魏武刚刚举兵时,估计最大的梦想也就当个太守,后来当刺史,再后来,最大梦想是汉征西将军…… 人干什么都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小兵就想杀伐果决顾盼自雄,估计活不过一集。 好在,杨峥已经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了。 虽说与司马昭差距巨大,但并非不可弥补。 再说司马昭不是司马懿,永远不会犯错…… 第三百九十五章 马政 事实上,杨峥一直以来陷入了传统误区。 比拼人口钱粮,那是中原争霸的玩法,是农耕文明的玩法。 现在的凉州并非简单的农耕势力,麾下有农户,也有大量牧户,散落于西海、居延、武威、北地等郡。 历史上,但凡这种耕牧二元化的势力,都相当难缠。 契丹一个辽东加漠南,就能立国两百多年。 西夏一个西套地,就能与宋廷拉锯近百年。 它们的人口钱粮能与中原相提并论吗? 而现在杨峥面对的只是一个拥有关东的司马家,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帝国。 国不可夜郎自大,人不可妄自菲薄。 饭一口一口吃,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大战略提出容易,推行却要面对很多困难。 首先就是要将士卒骑兵化,以增强机动能力,不仅是骑兵要骑马,步卒也要骑马,还要骑两匹到三匹。 “今年战马出栏六千匹,河曲、西海战马进入稳定期,山丹马场若完全恢复,三地一年可出一万战马左右。”军马司司丞索靖道。 昔日温文尔雅的世家青年,变得黝黑健壮,全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干练之气,可见他也没闲着。 历史上最大的马场,就是霍去病在张掖武威居延建立的山丹马场,一直延续到后世,直到苏联的顿河马场建立,才屈居第二。 “若是加上北地郡、河套、河南地,一年能出三万匹战马否?”杨峥盯着索靖年轻的脸。 天下局势给杨峥压力,所以杨峥不得不给他压力。 索靖面有难色,“属下尽力而为。” 杨峥笑道:“你也不用太有压力,可以鼓励民间养马,军马司收购,两汉历代都有马政,你可借鉴一二,若有难处,可向鲁公、杜长史求教。” “多谢将军指点。”索靖松了一口气。 难度的确很大,但也正能因此考验能力。 若不是为了培养索靖,杨峥完全可以让杜预主理此事,当年的西海牧场就是他弄出来的。 “属下觉得,不一定全部用战马,可用劣马驮马掺杂之,大军长途跋涉,亦可杀劣马驮马为食。”索靖提议道。 “此策甚好,你可写完整章程出来。” “唯。”索靖拱手退下。 大汉极其重视马政,所以才能反过来,以骑兵压制匈奴。 现在天下牧场,十之七八在自己手上,没道理不利用起来。 河套、河南地的重要也由此显现出来。 才过了两天,索靖的马政便出炉了。 其一,鼓励民间养马,一户献一成年战马,可免除当年全家徭役,田赋减半。 其二,于边地设立马市,收购漠北部族的战马。 其三,于山丹、北地、河套设三十六马场,以鲜卑、乌桓、匈奴俘虏充之,为凉州牧奴,效法屯田奴隶,五年转为待归,十年转为治民,编为伍什民营,施行连坐之制,以骑兵巡视,一人逃走,全伍皆斩。 这三策都借鉴了西汉的马政。 文景时,实行马复令,民间一家养马一匹,可以免除全家三人的徭役,有利于农业生产以及畜牧业的发展。 汉景帝时设马苑三十六所,养马官奴婢三万人,饲养战马多达三十万匹。 为武帝反击匈奴积攒了家底。 汉武帝更是重用休屠王子金日磾,掌管马政,死后被人称为马神、马王爷。 凉州水草丰足,地广人稀,民间散养一二匹健马、牛羊完全不影响他们的生计,鼓励他们养马,其实也是变相的与民休息。 官府得马,百姓免赋税徭役,皆大欢喜。 “不错,有此三策,凉州战马无忧矣。”杨峥松了一口,接下来,只要给人给钱,让索靖全力施行即可。 “此三策是杜长史大力襄助,否则属下一人难以成事。”索靖毫不居功。 “嗯,杜长史虽然帮你定策,但具体施行还要靠你。” “熟悉定当竭心尽力。” 索靖刚走,杜预就来了。 杨峥估摸着两人同时来的,杜预故意给机会他单独面见。 “这三年政绩统计出来了。”杜预捧着一摞左伯纸。 “哦?”杨峥兴趣大起。 打再多的地盘,不能有效治理,就不能转化为实力。 凉州潜力非常巨大。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可耕可牧,还是商贸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