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索靖脸色不太好看,张斅、张焕等人嘴唇在不停颤抖。 被缉拿之人,有不少就是他们的族人。 百姓们则幸灾乐祸,不患寡而患不均,国法和税收也是一样,不能欺软怕硬。只用在没有靠山的百姓身上。 “时辰已到!”赵阿七高声道。 两千多士卒举起了砍刀,百姓两眼瞪圆。 “斩!” 砍刀落下,人头也跟着落下,鲜血迅速染红长街。 秦法之公正严明也在此刻深入人心,杨峥的威信也再度高涨。 流了血之后,度田令也变得沉甸甸的了。 地方上再也不敢抗命,百姓、豪强、士族也规矩多了。 各地官府也将度田视为头等大事,没有人敢在这个上面动手脚,连河套、南中这些偏远之地也主动度田。 不过索靖、张辅、李密的风评也变得不好,张辅被称为吊睛虎,索靖被称为白耳狼,李密被称为黄脸豺,三人酷吏之名扬于国内。 离秋收还有一个月,钟会的使者赶来了。 还是钟会的另一个养子钟毅。 一阵溜须拍马后,才步入正题,“大王与司马氏有不共戴天之仇,司马氏行占田制后,国力鼎盛,不日将大举攻伐淮北,淮北若破,则必会倾力攻秦,望大王顾念昔日与家父旧情,出兵援手,大恩大德,钟氏没齿难忘!” 杨峥忍不住纳闷,自己跟钟会有旧情吗? 不过钟会的养子温文尔雅,举止得体,没有钟会身上的轻薄和骄狂,倒是不让人讨厌。 杨峥向陈寿使了个眼色,陈寿会意,“司马氏攻打你家,与我大秦有何关系?” 钟毅不卑不亢,温声细语道:“恕在下直言,中原实力冠绝天下,大王虽行均田制,但立国尚短,根基太浅,无法与中原相抗,没有家父在淮北牵制,中原国力会全部投入潼关之西,大王虽骁勇善战,然中原文武亦非庸才,冯飒大战,若非晋王一时冲动,胜负难料也。” 世家子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秦国的问题其实就是“立国尚短根基太浅”八个字。 均田制是猛药,但效果肯定没有司马昭春药那么快。 “若晋王起兵攻打淮北,正是大王攻取潼关、武关、河东要地之时,以大王之英明神武,定不会错过如此良机。”钟毅道理中夹杂的马屁,着实让人难以招架。 杨峥大笑了两声,“钟氏不愧为颍川士族。” 其实就算钟会没有派出使者,司马昭只要敢攻打淮北,杨峥肯定不会坐视的。 不过以现在的形势看,淮北几乎四面被围。 北有青兖,西有荆豫,东有徐州,南有扬州,洛阳出兵顺颍水而下,直达淮北,怎么看钟会都不像有机会。 甚至都不需要洛阳中军,青徐兖豫荆扬四面围拢,淮北就撑不了几天。 淮北是个好地方,但司马昭釜底抽薪废除屯田制后,淮北就是死地。 “你父难道没想过拿下淮南?”杨峥好奇问道。 钟会也算是搞阴谋的行家里手,不会看不出淮南对淮北的重要,两年过去了,却一直按兵不动。 石苞被调走之事,背后隐隐约约有钟会的影子。 但接下来,也就没其他动静了。 拿下淮南,淮北这盘棋也就活了。 最不济也能挟淮南投奔东吴,上一次诸葛诞就是这么玩的,吴国比司马家还激动,倾国而来。 可惜诸葛诞私心太重,双方不能合力。 “多谢大王挂怀,此事家父自有安排。”钟毅彬彬有礼道。 这么一说杨峥也就心中有数了。 “钟士季才智卓绝,想必不会令孤失望。”别人不说,杨峥也不想刨根问底。 钟会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与司马昭妥协。 钟毅拱手道:“家父一向引大王为知己,虽天隔两地,然时常思慕,常言天下英雄,唯君与吾。” 旁边的陈寿眼神也古怪起来。 杨峥全身一阵肉麻,“知己就免了,时常思慕也大可不必了,让你父亲好自为之。” 钟毅面色如常,“大王,家父还有一事相托。” “但说无妨。” 难怪钟毅嘴上像抹了蜜一样,各种马屁旁敲侧击而来。 “家父思念旧友嵇中散已久,请大王准允与在下一同回淮北暂住些时日。” 刚刚还说“时常思慕”,原来思慕的是嵇康啊。 钟会这厮也不知怎么回事,年纪也不小了,不娶妻不生子,盯着男人干什么? 也没听说他有龙阳之好。 “不可!”杨峥直接拒绝。 放嵇康过去,不是肉包子打狗了吗? 话说钟会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还惦记嵇康干什么? “回去告诉你父亲,把心思用在大事上!”杨峥正色道。 钟毅微微脸红,“唯!”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东与西 蜀中丰收让原本动荡局势渐渐平息下来。 宣义司和镇抚司通力合作,蜀中百姓和豪强也很快就接受了现实。 毕竟这是生与死的问题。 再说秦国赋税相对而言并不重。 至于河西豪强,完全是不知好歹。 本来占据商路赚的盆满钵满,为了土地利益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