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玄幻小说 - 好友在线阅读 - 第48章

第48章

    那驻马镇的农夫的姐姐嫁去了宣德,他听说宣德遭了难,带上咸菜和馒头,一路走去了宣德,到宣德后发现姐姐一家没了,连房子也没留下,塌在了大火中。宣德城内情况惨淡,官府招募男丁,他到官府报了名,领着酬劳修了半个月的房子,打听出姐姐家的消息,去万人难碑之前烧了纸,这才回了驻马镇。

    他在官府干活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少年人,那少年人长得极其好看,只是总是冷冷的,让人不敢看他。他和那少年人不熟悉,只知道他似乎名叫“扬焰”,干了活却不要钱。

    他要回驻马镇那天,和一起干活时认识的人说了自己要回家,他说他家就在堂庭山西面,那叫扬焰的少年忽然问他堂庭山是不是有一个叫奉玄的修士,他恰好知道奉玄,就说自己认识奉玄。他急着搭别人的驴车出城,那少年来不及找纸笔,就把智门寺那天的香火券给了他,请他为自己捎一句话:“吾友安心。赎罪之后,定当相见。”

    佛子没事。

    佛子只说“安心”两个字,奉玄就真正安下了心。

    智门寺的香火券上印的是智门寺的琉璃塔,券上写着“四月十三日”。二月十九,夜雪初停,奉玄辞别佛子,独身去了卢州。自那天起,他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听过佛子的消息了。

    在智门寺佛塔上,佛子说:“意气少年时,相逢为君杀,提剑不惧死,归来复弹铗。”奉玄记得这诗的每一个字。在智门寺,奉玄手中拿着刻意剑,佛子说,他们应当比剑,不应当相杀。

    不应当相杀。奉玄拿着剑,这次只等着和他的友人比剑——手中心中事,长短难相期,刻意二尺三,思君十万里。他担心他的友人,希望再见到他的友人,与他的友人以朋友的身份尽情比一场剑。

    奉玄养了两个月的伤,伤势完全痊愈后重新扫起了地。每天扫完地,他都随师父读经练琴、喂鹤练剑。虚白散人不会剑术,师姐不在山上,奉玄已经很久没能拿着剑与人尽情地比一场了。

    六月多雷多雨,被道门称为“雷斋月”,从六月开始,隐机观就会闭观,除药师外,众修士都要在观中听雷采气、磨练心境。隐机观的闭观会持续到九月——九月已是初秋,暑云散去、凉风微起,正适合下山行走。隐机观闭观期间,除了药师外,其他修士都不能出入道观;除上山求药之人外,观中人不见外人。

    佛子没能在隐机观闭观之前来堂庭山。

    一天早上,堂庭山下了大雨。雨停之后,天低云沉,山上起了云海,水雾随风缓缓东行。雨水汇集,虚白散人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早早叫醒了奉玄,带奉玄去烟云里弹琴采气。

    雨天不必扫地。奉玄背着古琴跟师兄去了后山,山中高树遮天,草露沾衣,呼吸之间,肺腑皆净。几日不来,地下的旧石板上生了青苔,又落了核桃花穗,湿滑难行。奉玄和师兄走过流杯渠,进入绿树无人之境,停在了鹤亭,在哗哗水声之外,只听见鸟鸣的声音。鹤亭外的鹤不知去了哪里,忽然飞过来一只,身姿飘逸秀挺,有如仙人。

    云烟自山岫中冒出,虚白散人和奉玄在亭中弹了《山木》《反迷》与《西极之南》。远处山岫中的云烟散去后,两个人收了琴,奉玄替虚白散人将他的古琴“陶然”带回了他的房间,虚白散人自去洗手劈柴。

    奉玄回松风台放下自己的古琴,看见宝象琵琶,拿起琵琶,拨了拨弦。他想试着用琵琶弹出《反迷》的曲调,就带着琵琶去到廊下,在廊下任微风吹着衣服,试着弹了一会儿《反迷》的调子。

    道观忽然外传来了笛声。

    雪岩药师和隐微药师都会吹笛,隐微药师经常在奉玄弹琵琶时吹笛和他共奏。那笛子吹得很好,笛声清亮,令人听了如有洗心之感。奉玄以为是师姐提前回来了,不再试着弹《反迷》,转而弹了一首自己熟悉的《剑器浑脱》。

    铮——

    铮——

    琵琶铮铮有声,笛声渐起,婉转相和。

    奉玄听着笛声,弹得畅快,一曲弹完,将起新曲的机会让给了师姐。笛声重新响起,奉玄听了片刻,听出是《四方安》,抱着琵琶跟着笛声弹出了《四方安》的曲调。

    在宣德城智门寺佛塔上,奉玄曾经用笛子吹出《四方安》向师姐报信,奉玄的笛子吹得很差,佛子特意为他弹铗正音。

    虚白散人劈完柴,也来了松风台,坐在檐下,听奉玄弹琵琶。

    《四方安》弹完后,虚白散人听得意犹未尽,对奉玄说:“你们再奏一曲?”

    奉玄说:“让师姐休息一下,先进道观吧。”

    “师弟啊,你错啦。吹笛子的不是隐微,”虚白散人笑了一笑,“做笛子的木头不一样,吹出的声音也有细微的差异。那名吹笛的人,或许是佛门的人,他吹的笛子是一支名笛,名叫‘准提’,我曾经听法相上师吹过。”

    奉玄愣了片刻,佛门的人,难道是……佛子。佛子姓第五,第五一家是武家高门,武家高门有三雅:文雅诗、武雅射、乐雅笛。如果吹笛子的是佛子……

    或许佛子会吹笛子……

    奉玄想起来在宣德他吹笛子时佛子的神态,佛子丝毫没有表示出他会吹笛子。

    奉玄没了动静,虚白散人看向自己的师弟,奇道:“师弟,你的脸怎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