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玄幻小说 - 好友在线阅读 - 第175章

第175章

    气氛依旧沉重,没有人敢乱动。高勒小心地向韦衡行了礼,说:“少将军,我没把人带到监狱去,把人带回来了,只想收一下武器。”

    韦衡忽然笑了一下,那笑似乎是冷笑,看着一点都不和蔼,他说:“你要不把我也抓起来?毕竟那印也可能是我偷的嘛。”

    高勒“扑通”一下就跪到了地上,给韦衡磕头赔罪。

    韦衡说:“士兵们都听着,都把兵器收了,往后退三步!”

    被挑掉了头盔的士兵拿起头盔,也后退了三步。

    高勒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韦衡看也不看高勒一眼,抬眼对一众士兵说:“该去哪儿去哪,在这儿围着干什么?”他的语气不重,然而气势迫人。士兵们被他扫了一眼,瞬间散了。

    韦衡对佛子说:“第五兄弟,收剑吧。高勒太紧张了,我替他给你赔个罪。我一进来,以为这是要上刑场呢。一个虎印,算个什么,也就高勒当个事儿。只要我韦衡在,别说虎印丢了,就是熊印一起丢了,我也能调得动兵。”韦衡说话的时候向一边捧着几把剑的士兵招了一下手,从他怀里挑出刻意剑和春冰剑,还给了奉玄和佛子。

    韦衡请奉玄和佛子回自己之前在镇军府里住过的住处小住几天,让奉玄帮自己遛遛狗。韦衡带奉玄和佛子往镇军府里走,冷飕飕给高勒留下了一句话:“你这几天太忙啦,高大人,今天就在这儿歇一歇。”

    因为韦衡的话,高勒在原地跪到了天黑。

    晚上,高勒让人搀扶着,去给佛子赔罪、向韦衡谢恩。韦衡和佛子、韦衡在镇军府后花园的一袖梅风亭中小坐,一钩新月独挂高天,园中草木秋死,雪压青松。韦衡看见高勒一瘸一拐被人扶着走来了,说:“高勒,我知道你是忠心的人,你是我的得力助手。我让你做的事,你要去做,但是不要加倍做,否则苦头都要落在你身上。”

    高勒说:“谢少将军教诲!今天是我太冲动了。”

    韦衡叹了一口气,说:“歇着去吧。我知道你着急,你不要让人看出来你着急。军印丢了,在被人知道之前能找回来最好,找不回来再说。照你那看谁都是贼的样子继续找下去,军印要是明天能找回来,大家今天就都得知道军印丢了。”

    高勒称“是”,随后由人扶着走了。

    韦衡敲了敲头,说:“头疼。”他看向佛子,问:“第五兄弟,我上次曾说,有机会想听你吹准提。我现在想‘韦衡’,你现在愿意给我吹笛吗?”

    韦衡说他想“韦衡”,奉玄知道韦衡养过一条叫“韦衡”的狗。韦衡想的“韦衡”应该就是指那条亡故的狗。

    佛子不太明白韦衡的话是什么意思,问:“……韦衡?”

    韦衡说:“死了,埋了。一条好狗,死在罗源,就埋在园子里。狗有时候比人忠心多了。”

    狗比人忠心,韦衡的话似乎别有深意。奉玄在今天才知道,原来韦衡和高勒之前也会有不和。韦衡身边有戚屏,他防备戚屏,奉玄以为他全心全意信任高勒,没想到他会当众处罚高勒,一点都不给高勒面子。

    佛子对韦衡说:“小韦将军想听什么曲子?”

    韦衡说:“《风落平野》,室韦人的曲子。你会么?”

    佛子说:“不会。”

    韦衡说:“不会才对。以前乐师吹过,我让他留了谱子,有谱子,你能吹吗?”

    佛子点了一下头,“嗯”了一声。

    韦衡让婢女去他的书房某处某处取来谱子,婢女走了,韦衡看着园子,说:“不知道你们两个有没有在后花园里转过,这园子里有很多梅树,我姨母把它们养得很好。园子刚建成的时候……好像是八年前吧,是个冬天,小工们为了找那时候的镇军将军讨个彩头,给梅树浇温水,让梅树提前开了花,说是祥瑞。梅树提前开了花,镇军将军搬进来,很是高兴。不过很多小梅树熬不过寒冬,开花之后,不久就被冻死了。”

    他说:“我们要听笛子,人家说梅花里吹笛最好。我想让梅树现在就开花,可是不想让它们死了。逆命而为,难得善终。都是缘分呐,缘分不到,今天吹笛梅花不开,以后的落花风里又没人吹笛,风也就只能白刮了。”

    婢女拿回来笛谱,韦衡看到笛谱上熟悉的曲子,似乎有某种预感一般,对佛子说:“能吹笛时且吹笛,没准以后就听不到了。第五兄弟,为我连吹两日吧。两天之后,还找不到军印,无论如何你们都得走了。我预感到卢州会乱起来,明里不乱暗里也会乱,我不想留着你们。”

    乐师留下的笛谱中多收录室韦笛曲。

    佛子拿到笛谱,用名笛准提为韦衡吹了两夜笛,重新吹响了韦衡记忆里的室韦乐声。韦衡想了两夜故人。

    第三天,镇军府的梅花开了。

    作者有话说:

    1曹植《求自试表》: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

    ————

    佛子不说什么,但是佛子内心对韦衡是比较认同的,否则他也不为韦衡会吹笛子~

    第93章 梅荣2

    红。

    卢州的天亮得越来越晚,即使是白天,天色也常常昏暗得如同傍晚,一切迹象都预示着卢州十二月的雪季快要到了。龙海镇军府院中的照路灯笼一夜未熄,雄鸡初鸣后,婢女为灯笼换上了新的蜡烛,借烛光照亮天亮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