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都市小说 - 被退养后的日常在线阅读 - 第64章

第64章

    罗丽丽被他逗笑了:“你呀你,我之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贫嘴呢。”

    萧良节笑愣了一下,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行为有撒娇的嫌疑。这是他许久没做的事,本以为永远都不会再发生,谁知道现在竟在罗丽丽面前显露出来。

    “也是,小孩子嘛,性子就是比我们这些三四十岁的人活泼。”罗丽丽随和地说道,“这段时间我们住在一起,虽说是天天见面,但我连你笑的样子都难见,本以为你是个比较成熟内敛的孩子,还暗暗可惜了一番,没想到今天你这样做,真是让我觉得惊喜。”

    萧良节不自在地说:“婶子怎么知道,我一定是个活泼性子呢。”

    罗丽丽笑道:“因为我见过你小时候的样子啊。”

    萧良节又是一愣。章淑华说过,何锦将他接走之后,他发了一场高烧,好了之后就将以前的事忘了个干净。尽管这些年来有想起一些零碎的片段,但根本不足以算作是回忆,眼下罗丽丽提起他小时候,失忆的萧良节顿时好奇心大起,追着罗丽丽问道:“婶子,我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你小时候啊……”罗丽丽回忆说,“我第一次见你,是跟着你叔叔去他家见家长的时候,你被你妈妈抱在怀里,一见我进来,就激动地叫‘婶子’。当时我跟你叔叔还没正式订婚呢,一切未成定数,你叫的那几声‘婶子’,让我羞得不行。”

    萧良节神色还算镇定。因为没有这段记忆,他听罗丽丽说的时候,只当是在听一个有趣的故事:“还有呢?”

    “你也知道,你爸爸和你叔叔并不是亲兄弟,是你的爷爷再婚之后才组成了新的家庭。两个老人家还在的时候,他们两兄弟还能和睦相处。可在那之后不久,老爷子就突发心梗去世,从那以后,关系渐渐生疏了,直至最后几乎断了联系,我也没怎么见过你了。”罗丽丽说,“不过从偶然的几次往来中,我还是能肯定,小时候的你,是个性格外向,爱笑会说不怕生的孩子,应该是随了你妈妈的。”

    萧良节心里漏了一拍,咬着嘴唇问:“婶子,你知道我爸妈的事吗?”

    他的记忆中没有过多关于亲生父母的部分。只是大约能够猜出,脑海中时不时会蹦出来刷一下存在感的歌谣,是他妈妈哄他睡觉的摇篮曲。换成以前还在何家的时候,他不会去纠结这个事,可如今他都回到江州了,身边的许多人可能都知道他父母的事,唯独他不知道,这不像话。

    谁知,罗丽丽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我刚刚也说了,我嫁过来之后没多久,就和你们家几乎断了联系,关于你的父母,我只是知道大概,太细节的事我真的不清楚,你如果想知道,还是问你叔叔会更好。他比我知道得多,也不会说错。”萧良节听后有些失落,还不等他叹口气,罗丽丽忽然话锋一转,又加了个不过:“不过,有件事我可以告诉你——你的爸爸叫萧松,妈妈叫洪曼。他们两个十分恩爱,你是包含着他们全部的爱出生的孩子。”

    萧良节张了张嘴,心里五味杂陈。喉头一时涌动着许多的话想说,可到了最后,他也只是笑了笑,轻声说“好”。

    罗丽丽怕他听了难过,毕竟不管他的父母是恩恩爱爱还是形式夫妻,斯人已逝,独留萧良节一个人在世上,对他来说,终究是太过残忍。她大脑飞速运转,想着该如何转移一下萧良节的注意力,正发愁的时候,关哲颠颠地跑到厨房来,打开冰箱就拿走了一瓶橙汁,“砰”一声响之后,他就抱着橙汁离开,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眼神和动作是多余的,仿佛完全没看到他妈和他哥。

    “这小兔崽子。”没想到办法转移萧良节的主意力,罗丽丽自己的注意力倒是被转移走了,“半点规矩都没有,真是太放任他了。”

    她把切好的火腿放在锅里摆好,越想越生气:“真是关富平的好儿子,半点长进都没有!”

    萧良节:“……”

    “婶子别生气。”萧良节劝道,生怕罗丽丽抄起手里的夹子去揍关哲,“他就是太饿了,婶子赶紧做饭吧。”

    罗丽丽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三个人嗷嗷待哺,转身专心致志地煎火腿。方才她提到了关富平,又想起来自己是要转移萧良节的注意力,让他不要太难过的,两下一凑,正好让她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主意:“你别看我处处嫌弃关富平,其实我们结婚时也有过甜蜜的。”

    萧良节觉得这话题转得有些生硬,但没说穿,继续听罗丽丽说下去。

    “我生来就是劳碌的命,”罗丽丽继续说着,“可我没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的。”想起小时候几个小伙伴在田地里滚成泥猴子的时光,罗丽丽笑了笑:“我从没想过大富大贵,说我没追求也好,没志气也罢,我一概都不理会——大约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慢慢懂得了一些感情之事,开始想象未来自己的丈夫会是什么样子。身边的一些同龄朋友也一样,有人说要找长得好看的,有人说要找长得安全的,有人说要找自己喜欢的,有人说要找有钱的……说了好多好多。

    “他们说的那些我也想过,可我觉得都不适合我,我还是想要一个安稳的家。”罗丽丽说,“身为丈夫,他不需要多么爱我。只要他能给我尊重,给我一个遮风避雨之所,让我安稳地窝着,与我而言,便比日日山珍海味还要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