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折骨为刀(重生)在线阅读 - 折骨为刀(重生) 第85节

折骨为刀(重生) 第85节

    洛久瑶的指节早已攥紧,指甲扣入掌心,一时间硌得人生疼。

    她盼着他能抬首看她一眼,心中却又知道,此时此刻,即使她承接住他的目光,也无法抉择眼下的情状。

    景央园周遭早有埋伏,沈家花了一月有余的时间在穆城埋下暗线,更有许多人混入园中,若是亮了刀刃的打斗,他们有十足的把握将景央园中的人尽数擒拿。

    但若埋伏在周遭的士卒此时动手,他们或许会与想要的证据失之交臂。

    虽有流民在此,他们可以捉拿管辖穆城的官员,可以捉拿景央园的东家陶屏,却很可能失去找到北契与西境勾连证据的最好机会。

    下一个机会是什么时候,二者暗中的联系是否会因此而变得更为谨慎隐蔽,他们都不得而知。

    可他们不能用这些无辜人的性命来换一个机会,换一个未知的证据。

    她不能,沈林也不能。

    更何况,这本就是一场见雀张罗,知己知彼的局。

    线香将要燃尽了,陶屏终于再次开口:“这茶是为款待姑娘而取来,不想姑娘自燕京来,却不知这茶是新岁进给御前的贡茶?”

    洛久瑶拎起茶盏。

    她依旧未动过盏中茶水,翻手将茶水浇在了茶盘一侧的紫砂茶宠上。

    “是么,我却瞧着,是东家错了。”

    洛久瑶放下茶盏,弯着眉眼望向陶屏,好似真的是在同他认真言谈案上的茶水。

    “这茶贩入燕京尚可,却远远不够呈到御前。”

    她看着他,终于笑了起来,“燕京的皇城里,可从不会收这等货色的贡茶。”

    起身之间,沈溯的长剑登时出鞘,径直架上了陶屏的脖颈。

    “小人今日好大的面子,不仅与殿下同坐在一处喝茶,还能与殿下说这样多的话,实乃是小人的荣幸。”

    陶屏依旧坐在原处,提着折扇,慢条斯理道,“还未见赌局输赢,殿下别急着离开啊,小人曾与您提及,这间厢房是最好的观景处。”

    “您也瞧见了下面那些搭起的弓箭,它们不为杀人,而是为引火所用——殿下此刻杀我,不仅殿下心爱的侍从,这景央园满园的人,可是都要为小人陪葬的。”

    第76章

    “未见赌局输赢?”

    洛久瑶垂眼看他, 缓缓道,“东家违约在先,如今却与我论输赢?”

    她抬手捻住长剑的剑刃, 前送两分,刃尖一寸寸没入陶屏的脖颈,染上血迹。

    有血自陶屏的颈侧留下,见他持扇的手因疼痛而轻抖, 洛久瑶松开指节。

    “东家本不想死,弓箭引火便只不过是威胁我的手段,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你的死期还没到,无需故作凛然。”

    她缓缓道,“你身上背着成百流民的性命,十足的金贵,就这样死了才可惜。”

    陶屏的面色依旧未见松动,洛久瑶轻声叹息:“能在此等要塞的交接城邦做这样一笔生意,自要有灵活周转的身份, 东家能参与其中,怕不是熙国亦或北契的商人, 是来自北梁罢?”

    陶屏的眼尾终于跳了跳。

    洛久瑶捕捉到他的神色, 又道:“你确是有个不错的身份,我父皇心中挂念北梁许久, 如若他知道北梁人辗转在熙国边地,为北契与西境搭了一杆交易的秤, 他也会很高兴得了一个名正言顺宣战于北梁的理由。”

    陶屏仍不示弱, 强装镇定道:“殿下说笑了,来此地的异族人皆有通关铜令在手, 小人身微言轻,岂敢做这样的事。”

    洛久瑶道:“东家太过自谦,你的胆子我是见识过的。富贵险中求,你既做这样的生意,园子里自然还存着北契与西境来往的证据,求了多年富贵,承担些代价也无妨罢。”

    陶屏的神色终于显出一瞬惶然,底气有些不足,嗓音更是虚下几分:“发号施令的权利在小人手中,殿下以此莫须有的罪名威胁我,就不怕我鱼死网破,现在就下令乱箭取了那小侍卫的命么?”

    “好啊,你大可以用自己的命来赌一赌,赌若今日他伤及分毫,你会不会死得更惨些。”

    二层守卫的弓箭拉了满弦,洛久瑶余光瞥去,目光顿然沉冷,“这样吧,我今日捉你回去,届时两国不平,我再将你送回北梁,做遏制两国交战的替罪羊怎么样?”

    陶屏本已是强弩之末,闻言终于不再挣扎,道:“殿下想从小人这儿得到什么?”

    弓箭撤下,栏杆一侧的垂帘轻轻荡了荡,洛久瑶转头瞧去,声音恢复平静:“我要北契与西境的人在此来往时,抵在你手中的筹码。”

    “还有,若我猜得没错,今日不止我一人是自燕京来的客。”

    “带我去见他。”

    斗戏台侧的线香终于燃尽了。

    洛久瑶朝下望,对上沈林抬首望来的目光。

    他砍落铁笼的锈锁,走进去,砍断了束缚住笼中人手脚的镣铐。

    --

    困在景央园中的流民受尽了磋磨,伤伤死死后余下不过半数,陶屏命人解开牢狱的禁锢后,二人将一众人交给了沈溯与崔筠。

    可数十人中,洛久瑶没能瞧见那个被唤作‘二十一’的少年的身影。

    有人匆匆来报,说是侍从押送其自斗戏台回到牢狱的途中看管不慎,竟叫他溜走了。

    景央园尚封锁,后园在明的出入口又只有一处,少年逃不出方寸,洛久瑶便将寻人一事交由沈溯处置。

    能在多方势力中周转多年,陶屏自是个识相的,见挣扎无望,便引洛久瑶与沈林走入后园更深处。

    景央园背倚一座矮山,后园向内是一方石洞,走得远些,脚下变作了凹凸不平的石路。

    石洞间昏暗,一时看不清脚下深浅,洛久瑶些许踉跄,沈林便伸出手,在旁扶稳她。

    暗沉光线中,手臂有了依托,洛久瑶本悬起的心好似也终于落到了实处。

    落手之间,她触及他护腕上冰凉的扣,指尖顺着他的腕朝上勾了勾,悄声攥紧他微凉的指尖。

    出乎洛久瑶意料的是,所行一路上未见机关埋伏,三人顺着石路向前,始终安静无声。

    直到脚下的路变得平坦,前方隐隐有亮光闪烁,陶屏开口:“我自见到殿下时便想,殿下来此,本也不是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卑贱之人。”

    洛久瑶已收回手,听着陶屏的话,她的视线半分也没偏移,始终落在不远处闪烁晃动的火光上。

    她冷声:“你还是省着些话说,出了这园子,有的是你招供的时间。”

    陶屏噤声,没忍住一会儿,又开口道:“殿下可曾听过有关北梁的一个传言?”

    火光渐渐近了,照亮眼前的一方石门,洛久瑶回转目光:“北梁近年间似乎没什么惊天骇世的消息,你是说百年之前,曾埋骨北地的那个人?”

    陶屏点头,牵动颈侧的伤口,有血流淌下来。

    他并不在意,继续请洛久瑶向前,边道:“不想殿下这样小的年岁,也曾听过那则传言。”

    洛久瑶走到石门前:“偶然听闻罢了。”

    北梁没落后的地界不过方寸,百年之间再无什么口口相传的传言,若能经人记住的,大概也唯有百年前这一桩。

    百年前的穆城曾归于北梁的地界,那时的北梁尚繁茂,还被人称作梁国。

    陶屏口中埋骨在北地的青年,是当任梁王的第三子。

    此人身为皇子,更是梁国的将军,世人皆知其善战好斗,自领兵后不断征于边地,为彼时的梁国打下不少城池。

    可这样一个人,却曾道平生唯有一愿,是愿各国归一,实现天下大同。

    他宣扬此言,却将口中的愿景当做四处挑起战争的托词,其千里之愿始于与熙国接壤的北地,战火最先烧尽的,便是当年他攻下穆城后,城中宁死不臣的百姓。

    沧山终年落雪,可铁骑踏过,山野千里尸首横遍,尽是鲜血染透的红。

    上一世,洛久瑶对政事少有操劳后总看些闲书,曾在书中翻到当年北地一事的记载,只是因年岁久远又太过惨烈,书中所言不过寥寥几句。

    她亦不喜看此类记载,草草翻过便放下。

    倒是洛璇在旁瞧过,饶有兴致地寻来许多记载当年事的野史翻阅。

    眼前的石门上刻着不知名的图腾,旁侧镶嵌着朱红的鸽血石,俨然是陵墓的形制。

    当年传言的结局,是熙国一位年轻的将军终将人斩落马下,那人身死在梁国与熙国的交界,最终埋骨在尚未收回熙国的穆城。

    火光闪烁,洛久瑶抬眼望去,忽而想到什么。

    “这便是那座陵墓?”

    她问陶屏,“你同我提及此事,不会是想告诉我,你建立景央园,为北契与西境搭建来往的桥梁,是因这个百年前的传言?”

    陶屏笑了:“殿下慧眼,我自拜读那位梁国将军所愿,心中向往其所言大同之景,便想若有朝一日能得见各国归一,我也算死而瞑目。”

    “冠冕堂皇。”

    洛久瑶的嗓音轻飘飘的,“你助西境的人调换各处流民,又捉来流民圈养,让他们面对饿狼凶兽,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幼妇孺都看做待宰的牛羊,在景央园以斗戏为名行杀戮之事,也是为此?”

    “殿下还是没能想明白。”

    陶屏道:“如百年之前一样,证道之下,总要有人流血,总要有人为此牺牲的。”

    洛久瑶瞥他一眼,眉目间是沉沉的冷:“少为你杀人取乐的行径找好听的幌子。”

    陶屏轻声笑笑,没有继续言语。

    石门后依旧是一条幽暗的廊道,蜿蜒向内,一路上只石壁侧有零星的灯烛。

    一路走来未见伤人的机关,将至尽头,眼前开阔起来。

    视线所及变得明亮,被灯火照亮的石洞尽头,是一方干干净净的石桌。

    桌上摆了盏油灯,甚至还沏着茶水,石桌侧立着一道人影,俨然在此等了许久的模样。

    那人的手中似乎捧着什么,正垂首,目光久久落在掌心里。

    洛久瑶的脚步顿了顿。

    她将那支断箭寄回燕京后,曾设想过秦征会做出的动作。

    秦征得知她在北地,定然会猜到她手中握着有关北地与西境之间往来的证据。

    而她寄回断箭用以挑衅,手中定然已有了九成的证据。

    他想销毁证据,不给洛淮降罪西境,借机收回城池的理由,便不可能在此时回到崇昌。

    如此一来,他十有八九会遣人前来北地,或是来销毁证据,亦或是来灭她的口。

    乱中的决断更易露出破绽,洛久瑶打的便是这个主意,他们只要捉住破绽,将证据交还燕京,便能从洛淮手中拿到处置秦征的旨意,再顺藤摸瓜牵扯出更多参与此事的人。

    可洛久瑶没有想到,今日来此的人,会是秦征自己。

    石桌侧的少年听到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