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历史小说 -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在线阅读 - 第159章

第159章

    发生了这样的事,两人不得不成亲。

    已经和原身失联多年的楚母,在接到原身发的结婚电报后,直接杀到乡下,向原身的婆家要了五百块钱彩礼。

    这五百块钱,被楚母用来给楚卫国的媳妇买工作。

    原身的婆婆性子和软,哪怕给了天价彩礼,也没有苛待原身,原身和丈夫虽然聚少离多,但感情一直还行,可惜好景不长,结婚第二年,原身收到丈夫的死讯和一笔抚恤金。

    楚母再度杀到乡下,这一次,她盯上的是抚恤金和原身这个人。

    她想要怀孕的原身打掉孩子重新嫁人,好重新挣一笔彩礼,用来给小儿子娶媳妇。

    原身拒绝楚母的无理要求,但婆婆性子软弱,给了楚母抚恤金的一半,一千块钱。

    楚母拿着这一千块钱给小儿子买了工作娶了媳妇。

    原身生了个女儿,和婆婆在乡下相依为命,两年后婆婆一场大病,花光了抚恤金人也没能救回来。

    又一年,国家恢复高考,原身二十五岁,但她还是选择带着三岁大的孩子,备战高考。

    楚母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带着已经离婚的双胞胎妹妹楚多红又杀到乡下,要求原身为楚多红替考。

    原身始终无法拒绝母亲的要求,楚多红在抢了她的丈夫之后,又成功抢了她的大学名额,楚多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市政府工作,最后以处级干部身份退休。

    原身又考了两年,却始终没有考上大学,这时候政策松动,原身带着女儿成功回城。

    回到娘家的生活也并不如意,原身没有工作,哪怕承担全部家务,负责照看哥哥弟弟生的七个小孩,但在家中还是不受待见,连带着女儿也被表兄弟欺负。

    如此劳心劳力地在娘家熬了几年,原身三十五岁那年,哥哥弟弟家的孩子都读小学了,家中不再需要育儿嫂,楚母收了一千块钱彩礼,将原身嫁给一个死了两任老婆的鳏夫。

    原身二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要照顾两个顽劣不堪的继子,还要承受丈夫酒后的责打。

    仅仅在一年后,原身怀着六个月身孕,被丈夫失手打死,一尸两命。

    在原身挨打时不闻不问的楚母,却在这时候带着一大家人杀到鳏夫家里,大闹一通后,得了三千块钱赔偿。

    楚母拿着这三千块钱,买了好几套房子,几十年后碰上拆迁,楚家分了将近两个单元楼,摇身一变成了包租户,一个月的租金就能有二十万。

    楚家有钱,两兄弟平分家产都能当包租公,姐姐楚多芳嫁给厂长公子,丈夫也是干部,一辈子衣食无忧。妹妹楚多红虽然离婚,但她借着原身替考当上干部,一辈子也风光无限。

    只有原身,幼年作为人情过继给姑姑,成年后不断被至亲吸血,死后也给楚家做出巨大贡献,就连她的女儿,都被换成了一笔高额彩礼给表哥娶亲。

    [主线任务:不想下乡。]

    楚玉做了三次任务,感觉已经能摸到些许规律。

    主线任务大多是原身心底最大的执念,而隐藏任务也跟原身有关,但却更像是原身心底最强烈的愿望。

    比如上个世界,原身的执念是不希望蒋明珠自尽早幺,而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女儿可以逍遥自在过一辈子。

    “隐藏任务,是原身想逍遥自在过一辈子?不被楚家人吸血?”楚玉试探着问道。

    [emmmm]

    s13号有些犹豫。

    显然,它那不大的脑容量,无法判断楚玉的理解能不能直接和隐藏任务划上等号。

    “如果有的选,她应该也不想当一辈子的工具人,谁不想光芒万丈的过一生呢。”楚玉试图查找关键词。

    [你再想想?]s13号暗示道。

    楚玉思索片刻:“想要受人敬仰地过一生?想要证明自己有价值?”

    [恭喜宿主,发现隐藏任务。]

    [隐藏任务:想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楚玉点头,知道方向她就好做任务了。

    楚家的房子大概三十平,隔成了三个小卧室和一个客厅、一个厨房。

    楚父楚母一间房,儿子们一间,女儿一间,刚好够住下这一大家子人。

    此时楚父楚母楚卫国出门上班,楚多芳出门和厂长公子约会,楚多红和楚卫东出门找小伙伴玩耍,因而只有楚玉一人留在家里干活。

    楚玉压根没有洗碗洗衣服,她直接进了厨房。

    楚家早饭有定数,原身作为食物链底层,自然是吃不饱的。

    楚玉可不会饿着自己,在厨房里翻了一会,有什么吃什么,上了锁的橱柜也直接砸开,将里面藏着的十来个鸡蛋,全都下锅煎熟,顺便还将楚家的油壶造了个干净。

    楚玉勉强吃了个半饱,厨房也不收拾,转身就进了父母的卧室,找到上锁的箱子。

    根据原身的记忆,楚玉在床板底下找到藏着的钥匙,打开箱子后找到被布包着的一沓钱币,以及楚家的户口本。

    楚玉也没客气,拿着户口本就直接去了知青办。

    先前知青下乡是自愿行动,今年政策收紧,明面上不做强制要求,但实际上私底下要求每家必须送一个适龄青年下乡,等再过几个月,知青办招不到那么多人,政策又会收紧,没工作、没结婚的人都必须下乡。

    此时知青办还处在第一阶段,挨家挨户磨破了嘴皮子,但仍然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让家中年轻人下乡。

    从南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