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言情小说 - 农女有田有点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23

分卷阅读1623

    是看不出分毫的。

    如今路程过半,越往边关北疆这边行走,越是困难。

    谈判的消息也不如最初那么便利,两三日就能送到。

    若是碰上风雪天,耽误个五六日那是正常的。

    秦博涵心中只盼着,若是宋重锦他们能在自己没赶到之前,就将一切都谈妥,那就最好不过了。

    再不济,也能压住了草原那边,让他们不敢提过分的要求。

    因此他倒是半分不着急。

    倒是那个小内侍,开始还勉强忍得住,等到过了五六日,前头还没消息送来,脸上就显露了出来。

    每日里,还没等秦博涵吩咐,他就早早的去问,可有前面的信件和公文传来。

    听说没有,整日里就坐立不安,甚至还十分失礼的在秦博涵面前嘀咕,说前头谈判是不是出事了?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这让他们怎么跟京城里陛下汇报?

    秦博涵越发稳得住了,只说,这大风大雪的,山高路滑,消息有延误是正常的,无需着急。

    倒是勾得那小内侍着急了,透露出意思来,恨不得让秦博涵干脆将皇帝的口谕写下来,让人送到宋重锦手上去,免得他们把握不好分寸。

    秦博涵心中有数,只呵斥道:“胡闹!圣上口谕,唯有你我二人知道,此乃密旨,岂能宣之与众的道理?古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位公公你还年轻,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莽撞行事,若是坏了陛下的大事可如何是好?”

    “今日念在公公初犯,本官就此揭过,若是下次公公再失言,就莫怪本官不客气了!”说着拂袖而去。

    没多大一会,还叫来一个侍从,拿着一本,翻到“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让侍从监督着那小内侍,将这一段抄写百遍。

    小内侍欲哭无泪,他虽然粗通文墨,可写字不是他的强项啊?

    握笔跟握刀似的,偌大一张纸上,以他的实力,只能容纳下四五个斗大的字来,就这么四五字,都写了一身的汗。

    这么抄写百遍,只怕这条小命都要交代在这里,成了世上第一个抄书抄死的小太监了。

    倒是想拒绝,可秦博涵派来的人,是何等人物?

    三言两语,说些好话,说这是秦大人看中他,爱之深责之切,所以才会如此严厉。

    要知道,平日里,也就秦大人的学生,才能有这个待遇了。

    好生羡慕公公云云,就哄得那小内侍,乖乖的坐着抄写去了。

    这边,秦博涵终于知道了那点不对劲在哪里了。

    这个小内侍,开始还稳得住,直到前些日子看到了宋重锦那边送来的公文,都是大楚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消息,他的性子才浮躁起来。

    那焦虑的样子,不像是为了大楚,而是为了草原那边着急。

    若是这么,那皇帝的含糊其辞,就说的通了。

    皇帝那边,出了什么岔子,不知道是接受了草原那边的什么条件,还是别的原因,所以改了口风。

    下口谕那天,御书房里,只有皇帝和他,还有一个小内侍在场,平日里皇帝最心中的苏大总管却不在身边伺候。

    当初他没在意那个小内侍,他又低着头,看不清面貌,只一眼看到那小内侍似乎十分紧张,两只手将袖口快拧成了麻花。

    今日,那小内侍卫心浮气躁,手也是下意识的拧着衣袖,那动作眼熟,倒是让秦博涵想了起来。

    当日他被宣进书房,里面就皇帝和小内侍两人,然后皇帝就变了口风,接着又将这个小内侍送到自己的身边……

    秦博涵闭上双眼,手无意识的敲着桌面,脑袋里却飞快的思索着这里面的含义。

    突然他睁开了眼睛,暗道一声不好。

    当即匆匆提笔写了一封信封好,然后唤来心腹,让他悄悄的寻个法子,将这封信给送回京城顾家和卫国公宋家去。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贺喜

    京城。

    恰好休沐,这几日朝中无大事,皇帝这几日也很少召见人,顾长卿倒是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能在家看看书,喝喝茶。

    往日这个时候,事情倒是很多,皇帝的御书房每日里都会不断人,要召见诸位大臣。

    这些天,皇帝说龙体欠安,倒也不是什么病了,就是有些不爱召见人,每日里只在后宫里歇着。

    前头大臣们,暗中腹诽,都不是年轻小伙子了,也不知道节制保养,年底下大家忙得脚不沾地呢,你老人家咋还留连后宫不出来了?

    又不是没儿子,要加紧造一个出来。

    您老人家儿子生下来的都有九个了,听说后宫里又有两位娘娘怀上了,在历代帝王中,这子孙也算茂盛了。

    咋还不知足呢?

    当然也有那闺女在宫中当娘娘的,倒是在家里念佛,要知道这几年皇帝已经不大往后宫去了,又盛宠皇后娘娘,其他娘娘几个月沾不到雨露。

    这后宫里,哪个女人不想有个孩子?可皇帝不宠幸,孩子难不成能从天上掉下来?

    如今听说皇帝倒是肯在后宫呆些时日,这些家族男人们,心里高兴的很,若是自家闺女争气,揣个皇子,这一家子就都有靠了。

    因此,虽然前面朝堂有些争议,倒是因为各自立场不同,也没能闹起来。

    倒是顾长卿,心中有些担心,私底下问过如今的太医院院正,听杜仲景说并无大碍,才略微放下心来。

    皇帝在后宫耕耘,大臣们也就难得轻松一点。

    顾长卿自从上次接到了张婆子口述,王永珠手写的信后,倒是颇受了一番打击。

    他本是一番好心,也是相信易明仕的为人,毕竟当年易明仕的品行,还是信得过的。

    可到底岁月不仅催人老,还催变了人心。

    也幸好永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家妹子也是个心明眼亮的,并不是那种,事事听从别人的性子。

    不然,若真是因为她们信任自己这个做大哥做舅舅的,没多加考察,就同意了。

    那岂不是害了自家妹子后半辈子不说,还害了顾家一家还有永珠和重锦。

    这些后果,让顾长卿都忍不住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更不用说顾家老太太了,收到信后,先是骂顾长卿这个做大哥的,居然没有好好打探出易明仕的品行,差点就把自己妹子和顾家一起推入火坑了。

    然后老太太就自责,又开始捶胸顿足的怪自己,那叫一个老泪纵横。

    唬得顾长卿和顾家大夫人又是安慰,又是赔罪,争着将罪过往自己身上揽,都说是自己的错。

    第二日,顾家老太太就病了,卧床不起。

    请了杜太医来看,说是心中郁结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