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言情小说 - 太平公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

    书名:太平公主

    作者:千里相逢

    文案:

    我是大绥国的镇国太平公主。我爹是皇帝,我娘是皇帝,我嫡兄、我庶兄和我侄子也是皇帝。简言之,我们全家都是皇帝。故而,我是不是也应该弄个皇帝当当?我要是当了皇帝,一定要立太傅苏棠为皇后,不管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搜索关键字:主角:李若白 ┃ 配角: ┃ 其它:

    ==================

    ☆、第一章

    我是大绥国的公主。

    曾经有得道高人说我命煞有劫,若能潜心修行,平安渡过十五岁,便能一生太平了。

    于是,十五岁以前,我是白云观的道姑太平,十五岁以后,我是大绥宫的太平公主,太平是我的道号,也是我的封号。

    如今,我是大绥国的镇国太平公主。

    镇国两个字,是三年前我的庶兄李卓御极时赐封的。我推说担待不起,他说:公主深明大义功不可没,有何担待不起?

    同样的话,四年前我的嫡兄李哲御极时也对我说过,他当时要追加公主府的实封,我自然是感恩戴德乐意之至,毕竟钱多不扎手谁会嫌钱多嘛。但他又说要特许我开府设置官署,参与国政,这着实让我惶恐。我一个妇道人家素来安分守己,对国事无兴趣,对政事不擅长,对错综复杂的人事既无头绪也不耐烦,嫡兄的好意我自知无福消受,我实心实意地推说担待不起,可是皇帝嫡兄非说我担待得起,满朝文武也说我担待得起。盛情难却之下,我只得恭敬不如从命地担待了。

    女子参政自古罕有,但在本朝却有先例可循,开创这个先例的是我母皇。

    我父皇在我十六岁那年英年早逝,我母皇受父皇遗命登极临朝,母皇治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朝野上下无不臣服,再无人敢说牝鸡不能司晨。

    母皇仙逝后,我的嫡兄李哲即位。他继承了父皇的才,母皇的貌,生得才貌双全,正值年富力强,本可以像父皇和母皇一样干一番宏图伟业,名垂青史,怎奈天妒英才,嫡兄御字不到一年,便因为过劳,倒在了皇贵妃的凤榻上。对此我痛心疾首,万分后悔把国色天香的皇贵妃介绍给我嫡兄,以至于间接酿成如此大祸。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嫡兄的訇然离世让我体会到,做人做事量力而行很重要。

    我的庶兄李卓却不以为意,结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他身上,同样是御字不到一年,同样是因为过劳,不同的是,庶兄是倒在了御书房的龙案上。

    短短数年间,江山几易主,人事多变幻,天意不可测。我曾一度十分担忧,我们老李家是不是有什么隐性疾病,导致宗室子嗣单薄,寿数不长,这个病什么时候会发作?是不是只传男不传女?会不会有一天突然落到本宫头上?这些问题困扰了本宫好一阵子。

    但往深处想一想,本宫也就宽心了。

    其实,本宫在二十多年的生涯里,先后经历了父皇、母皇、嫡兄、庶兄四代帝王,对很多事已经看开了,看淡了,说穿了荣华富贵生老病死不过是过眼云烟,道家讲究乐生忘死,本宫修道多年未有所成,却也耳濡目染受到了熏陶。回想那个未曾谋面的得道高人,兴许是有些道行的,他说的,未必不是真的,至少迄今为止,本公主还是比较太平的。

    不太平的,是大绥国。

    现如今,我侄子李凌治坐上了皇位,他是我庶兄李卓的庶子,也是独子,子承父业,名正言顺。

    他对我也说过类似的话。

    当时,在御书房的大殿上,内阁宰相们上表请我垂帘听政,我推说担待不起,有李凌治他娘,也就是我的嫂嫂韦太后,有满朝文武辅佐国事,有没有我这个镇国太平公主着实无关痛痒。

    殿门外风停雪住,如千帆过尽尘埃落定,亦如我倦了的心情,我是实心实意地推辞。

    十三岁的李凌治突然开口说:“江山社稷为重,还请姑姑多多担待。”

    李凌治素来沉默寡言,一开口就江山社稷为重,不单是我,就连韦太后和宰相们也是一愣。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哪里懂得什么轻和重,我知道,一定是他的西席苏棠教他这么说的。苏棠素来恭谨端方,见了我目不直视,不逾男女之防,那日,他却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眼波幽幽,目光溶溶。

    如他所言,江山社稷为重。

    但说到底,让我心软的是李凌治唤我的一声姑姑。

    大冷的天,李凌治身上的缟色孝袍有些单薄,青涩少年,显得弱不禁风,一双眼眸却是倔强而清澈,定定地望着我。这孩子从小就没了娘,上有哥哥下有妹妹,爹不疼,正宫娘娘不爱,可以说是拿了一手十三不靠的烂牌,直到死了哥哥没了老子才被正宫娘娘韦氏想起来。论起来,韦太后不是他亲娘,我李若白却是他亲姑。

    我一应承下来,内阁们山呼跪拜,苏棠脸上隐隐有若有似无的笑意。

    韦太后一面抹眼泪一面点头,她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说话也俗白:“太平,凌治是你亲侄子,自家人帮自家人,李家的江山就拜托你了。”

    太后她太言重了。

    但李家的江山我的确是责无旁贷,除非我不是镇国太平公主。

    两年多过去,我已经习惯了每逢三六九坐在丹陛之上珠帘之后,一抬头是我侄子李凌治稚气未脱的背影,一低头是文武百官错落有致的队列……

    今儿是三月三,暮春之初,桃花盛开,是赏景赋诗、男女相会、踏青游玩的好日子。

    我低头,隔着珠帘看到队伍前列的太傅苏棠,他一袭紫袍,腰间的玉带上坠一只紫金袋,手执一柄象牙笏,长身玉立,卓尔不群。同样是朝服,他穿起来生是比别人多了分清丽俊逸,让人不由多看几眼。他的手指毓秀修长,适合抚琴,而不是拿着笏板,我正如此想着,忽见他手中的笏板似是抖了那么一抖,一抬眸,恰对上他的眼波。

    他这是在看我?

    我心尖一颤。颤完一想,隔着珠帘他根本看不见我。

    “姑姑意下如何?”

    李凌治的声音入了我的耳。

    我知道苏棠他不是看我,而是像李凌治一样在等我答复。

    一阵彷徨,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听到李凌治所问的是什么问题,况且,我素来是不爱拿主意的。许久凝滞,我开口道:

    “皇上有何高见?”

    说完这句话,我面前的珠帘突然被撩开了。

    白色的承尘映入眼帘,我揉揉睡眼,心中唏嘘,已经有小半年不曾上过朝了,竟然做起了旧梦。

    窗外桃花三两枝,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