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露 - 言情小说 - 制霸好莱坞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0

分卷阅读100

    想到他们会那么说——”

    几个同事和她们擦肩而过,感兴趣地看了她们几眼。

    黛德丽在化妆间门口终于打断珍妮,她的语气有些不耐烦,“我知道——我知道——”

    虽然没有明说,但她脸上就写着‘为什么你这个愚蠢的女孩如此好运’这句话,珍妮也能想象黛德丽现在的心情,在她为了保住饭碗做了这么多以后,现在还是要失去工作,这当然让她很失落,但另一方面被她坑过两次(虽然都出于‘巧合’未成功),珍妮却还什么都没发现,还把她当好朋友,无疑让她又有种夹杂了心虚的优越感,她一方面觉得珍妮实在很愚蠢,另一方面又会为‘愚蠢女孩总是好运’而不平衡,再混合了即将失业的恐惧与烦躁,就形成了现在她这种奇特的不耐烦态度。

    不过不论如何,人们总是很难去真正讨厌或者憎恨一个愚蠢的人,尤其是当她并没有犯什么错(蠢得犯不了错),只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黛德丽会和记者胡说八道的可能性应该不高。

    ‘愚蠢的女孩’吸了吸鼻子,不再说话——她看了黛德丽几秒,终于忍不住了,上前把她抱住,真情流露,“我会想念你的,亲爱的,真的,我会想念你的。”

    即使完全看不到黛德丽的脸,但珍妮也能感觉到她现在肯定在翻白眼,她一边收紧手臂,一边在心底记下几条笔记:

    1 一会要和詹姆确定,炒掉她的时候只说是委员会的决定,不要提到可.卡因,免得黛德丽起怀疑。

    2 ……好吧,其实有时候,做个白莲花型Bitch也挺爽……

    作者有话要说:注:安.本森是我虚构的人物。不过这里说的BBC是国营电视台是真的。

    ☆、第四十九章 强敌安.本森

    “维尔玛演员换人?百老汇新星风暴下的受害者。”珍妮把杂志丢到餐桌上,“恭喜我吧,我的第一本国家级杂志居然是。”

    “是的,不能不承认,你一直在让我吃惊。”茱蒂在电话那头说,“一般来说,百老汇的消息很少上到国家级杂志,我们预计这件事最多只是在纽约当地的八卦报纸上占据一席之地。、八卦版,诸如此类,没想到会对你有所关注,我猜他们是注意到了百老汇不寻常的票房热潮,还有网上关于你的那些评论。”

    的确,过去的一个月里,珍妮弗.杰弗森的IMDB演员热度蹿升得很快,她的讨论版发帖数也比一些大牌明星更多,用户更为活跃,这不能不说是神秘主义宣传策略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官方主动放出的消息只有珍妮的全名,而珍妮弗.简.杰弗森这个名字,也给珍妮带来了第一个半官方的代称:J.J.J,除此以外,关于她的履历、学历、家庭生活甚至是年龄,都是未解之谜。

    如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能她的粉丝怀揣着无人能理解的热情,郁闷地过上几天,也就能消化掉对*J的这种喜爱,继续如常生活。但现在是2002年,网络已经走进了美国两岸的千家万户,以往小众的文化,现在也能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根据地。

    比如说音乐剧,和影视剧相比,它无疑是小众的,现场演出方式决定了大多数爱好者入门的门槛都很高,一些居住在小城市的爱好者往往没多少机会找到同好交流,每年的巡演当然不必多说,那属于给什么看什么,没有挑选余地的情况,可当他们到百老汇看剧的时候,有了选择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剧评半信半疑地买票。

    但现在有了网络,一切就都不一样了,爱好者们通过网络社交,建立起丝毫不亚于现实关系的虚拟友情,他们可以尽情地通过讨论来回翻滚、发酵自己对于音乐剧的喜爱,更方便地形成一种类似于狂热的氛围。在从众心理的带动下,很多人会为自己本来没打算买的DVD、周边等慷慨解囊,所以说,网络对于小众艺术是利好消息。依托于网络,‘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的粉丝群可以长久地稳定扩张,而不会因为人数稀少而慢慢散失。

    而J.J.J就是小众艺术的一种,她的粉丝现在以看过音乐剧演出的观众为骨干,以及纽约音乐剧爱好者为羽翼,虽然人数不多,但彼此联系却很紧密,甚至自发形成了观剧活动,每天晚上都会有人在论坛上PO出今晚的观剧感想,甚至会对比这个观众前后看过的几场表演中,J.J.J在每首歌,乃至是每一场对戏中的表演细节差异。

    这样几乎是邪.教般紧密而狂热的粉丝文化,以及每天午夜在老舒伯特剧院排队等待开票的人群(日益扩大),当然会吸引媒体的目光,为了贯彻之前定下的饥饿营销,珍妮的PR茱蒂.阿克曼已经联系了纽约的一些主要八卦杂志,希望他们不要报道珍妮的身世故事——由于珍妮的身世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闻点,只是出于营销策略需要,而且她本人也不是那种一举一动引发四方风云的大明星,只是个引人注目的新人而已,茱蒂的公关没有遇到什么难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只有的这篇报道,对于她们来说是个意外。

    “好在对你的兴趣不足以让他们派遣记者进行独家调查。”电话里传来茱蒂翻动杂志的声音。“这基本上就是对纽约那几张报纸的转载,还描述了一下你造成的热潮,配图也很不错,没有刻意丑化,这对你的知名度是有利的。”

    的确,也许是考虑到大部分的观众都来自非纽约地区,的这篇报道是以珍妮上位导致黛德丽失业的事件来揭露百老汇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如果说有谁在这篇报道里是丑角的话,那也是老舒伯特剧院的决策层。报道用微妙讽刺的口吻分析了黛德丽失业的原因,并回顾了一些舒伯特组织领袖人物的言论:‘在百老汇,只有最优秀的人能生存下去’,整篇报道明显是要用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来满足观众的猎奇*。

    报道本身选配了两张图,一张是失意低沉,皱眉抽烟的黛德丽街拍,还有一张是含笑对狗仔挥手招呼的珍妮。黛德丽的配词是:可怜的沉默输家,而珍妮的配词则是:现在是赢家,可能赢多久?

    一般来说,狗仔照并不会刻意把明星照美,如果看到效果堪比时装大片的狗仔照,那肯定是事先联系好的摆拍。而且摆拍和抓拍的区别明显到八卦路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只有粉丝才会指着摆拍大喊‘原来连抓拍都这么美’云云。珍妮这一张照片是明显的抓拍,但她胜在年轻貌美,身材窈